文/落白
你的爱就像这片花海,即便春天还未来,你依旧开在我需要的地方。。。
2012之后两年多时间里我吃喝起居都在那狭小的病房里生活,什么节日完全没概念,也许在这之前我是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叶枯有人浇,花开有人欣赏,但我是一个特别注重节日仪式的人,喜欢共享喜庆的佳节。
在那几年里我真的特别害怕这种传统的节日,越是喜庆的日子越徒增所有人的悲伤尤其是你。培根说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但是后来的日子一直是我在他们面前隐藏一切无助和孤独。
昨天是我娘家吃面饼,听这边的奶奶说每个地方不同吃面饼的时间也不同,大概在四十年代因为县里就一个市场,每到过节过年市场就挤爆了来采购的人,后来就安排了五月初四城里人采购,五月初五乡下人,以此来安排节日先后,后来就有了过节煎面饼不同天的事了,听她说后面市场多了也就乱了一些 。
亲情在这世间,总是让生活充溢着一份份平平常常但却恒久的温暖,亲情是贯穿生命始终的。
昨天堂妹微信轰炸让我打滴滴下去吃面饼,因为忙于家务没去看手机,紧接婶婶就来电,她电话里真的是非常急切的希望我能下去,我几番推迟,她还是非要邀我到她家里做客吃面饼,三邀四请,最后我依旧没去。我午饭吃过而且看外面天气真的糟糕,我想她并非只是想让我吃几片面饼而已,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就是那一句:‘你能来就好’我只是想给你一份缺失的爱和关心。我很想对她说一些内心感动和感激的话,可我从来不懂怎么用嘴巴表达爱,在我心里没有什么能比亲情更能满足我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船与食粽子,在平潭,平潭人用她们的方式传承这种传统的节日。
在我记忆里小时候的端午节,是路过家家户户都能看到门边挂观音草,听大人说辟邪,还有蒸包子,小时候小孩都会被大人唤去摘叶子蒸包子,一笼一笼的,那会妈妈都会多蒸些给爸爸出海当点心还有我们吃,还有就是在家门四周喷洒雄黄,还给小孩耳后点雄黄,当时妈妈告诉我是避免被蜈蚣伤,当时我根本一点不理解也没想去追根问底,反正大人这么说这么做就对了,(后来我看新白蛇传似乎自解了一点意思,呵呵)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吃面饼了。
妈妈的一羹一菜是吃过最美的佳肴,即使我挑三拣四,心里的幸福是洋溢在心房里。
每次炒好面饼的料,准备煎面饼她就要撕走我几张作业白纸,每次我都不舍撕给她,都埋怨你怎么不去撕哥哥的啊,他还有很多,她很无奈的说不用那么大。接过我的白纸她就小心翼翼的摊开每张白纸,一张张铺在大大的锅边,当时她肯定有和我说是何用的,现在我真的忘记了。她站在灶台上一手拿着筷子打转着盆里调备好的面糊,一边装来一勺慢慢浇在匀热的锅里,一点点用锅铲晕开成一片面饼,此刻的她就像一位画家认真的完成着她的每一副画生怕一不小多滴几滴溅开了。我总是什么都不会的站在她旁边认真的观看。她突然叫灶台下的他,你火小点这片太焦了浪费了一片,你赶紧到旁边去,等下不小心溅到,你看干嘛,你看十年也不会,你饭都不会煮还想学煎面饼,她很肯定又很嫌弃的对我说。我确实是那种很碍手碍脚的孩子,大人做什么我总是爱站旁边观看,一直到现在我依然是这样喜欢守在煮饭人身边人观看,我并不会像哥哥妹妹那样跑去玩耍,还时不时的问,要不要我帮你吃一片试试看啊,我调皮的问。”要吃底下拿一片自己到旁边去卷点料吃,要吃快点不然等下哥哥妹妹回来看到添乱,她温柔的说。我不吃啦,我只是开玩笑的,等下一家人一起吃才好,我傻笑着回答。她斜了我一眼说你能吃多少,等下吃最少的就是你了,赶紧去玩,然后她就又开始絮絮叨叨起她的经典语录,现在被我用来天天说给我孩子听(不会做你在这吵死,等你会做你都怕死,用平潭话说这一句真的是经典) 浓烟吹散在她的秀发上,香味飘过她衣襟,还有沾在她围裙和额头上凝固的面团,她时不时用小拇指撩了一下来蹭香捣乱的碎发,那真的是我看到这世间最美的妆容。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夜如期而暗,今夜还倾盆下大雨,初五也要翻过,明年往后的每一个佳节都不再会享你饭菜,而以后的我会是那个你,守护着她们的每个佳节,就像曾经的你。
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
我会珍爱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年华,让她们更久的得到母爱,更久的吃到妈妈锅里饭菜,有妈妈的家那才是娘家,我会为你们守着娘家让你们有家可回。
没过多修改和编辑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