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醒悟)

  真理往往是简洁的--艾萨克.牛顿

  人这一生可能遇到的最震撼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神奇吗?震撼吗?此时此刻我是有点迷糊】

  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

  用一个句子来说明我们的思考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以及语言和文字有时会被局限到什么程度: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有点拗口,但这确实是事实,平时没有关注这个点,猛然发现这真是很神奇的能力。】

  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划分为四个部分:

  1、我知道的。

  2、我不知道的。

  3、别人知道的。

  4、别人不知道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身上最为隐秘的部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

  【能意识到这个隐秘的存在,证明着我们真的不了解自己,也能了解到我们自己不是自己平时想象中的那个自己。】

  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人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正因如此,人类才具备了其他动物很难具备的一种能力--反思能力。

  得到反思能力的人类,最终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字,形成了逻辑思考能力,进而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物种。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的大脑并不是我们,我们的大脑是(属于)“我们的”大脑。

  尽管我们用我们的大脑思考,好像它在指导我们的行为,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大脑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宰,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分清主仆很重要。

  上图是“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与“有意识地控制大脑”之间的区别。

【一堆大脑过去,一堆大脑过来,让我脑袋晕乎乎的】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信息洪流的现代社会,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大量新闻,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但是无论真假,我们都很少去思考、去辨别,只是本能地觉得是对或是错,有用或无用。

  这个时刻,就是我们沦为大脑奴隶的时刻。

  我们无论接触到什么,都需要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做乌合之众。】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与智商不同。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正常的心智。

  我们经常看到“聪明人办傻事”,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心智尚未开启。

  心智的开启有多种说法:顿悟、开窍、打破旧格式塔建立新的格式塔。

  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最终天差地别。

  心智一旦开启将会“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心智开启以后,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度增长,于是心智可以发展、培养、重建,甚至反复重建,所以“上不封顶”。

  相反,若这一过程出现偏差,心智的发展可能停滞,甚至倒退,一不小心会“痴心不得反癫狂”,怎么可能保底呢?

  【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总会问:学习这个有什么用?

  但是,在未学习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在某个时候用得到,或者是学了却永远也用不上。

  有的人选择:学了总是会遇到用得上的时候,学呗,技多不压身。

  有的人选择:学了不知道能不能用上,没学也没什么问题,因为懒惰干脆不学。

  未来某一天遇到需要使用这项技能的时候,后悔地感慨: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

  然而仅限于感慨,当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仍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放弃的理由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还多了一个新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

  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更改,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机会时,仍然会与过去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们写文章也有很多时候会出现这种想法,写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没有成长,而且无法变现,感觉没有用,浪费时间,所以放弃。

  我们减肥也是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体重不见下降,感觉没用,所以放弃。

  我们锻炼也是如此,坚持一段时间,感觉更累,所以放弃。

  经常放弃,养成了放弃的习惯,在自己的心智里刻下了放弃的痕迹,所以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条件反射地想到放弃,然后放弃……

  我们却没有仔细思考过,我们放弃了这么多,空出来的时间拿来干什么了?吃喝玩乐?浑浑噩噩?

  一种是积极向上、提升自我的生活;一种是消极、混天度日的生活。

  两者对比,显而易见的是前一种生活才是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为什么我们最终却是视而不见,反而每天怨天尤人,抱怨世间的不公?

  这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