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要有自我主张

知乎上有一个讨论,引来了很多人围观:你是从哪一刻开始决定不再善良的?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

我从未决定不再善良,只是决定不再对谁都善良。

深以为然。

Part.1

是什么让我们不再对谁都善良?

我始终坚信,人本善良。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突然发现,很多人在利用着我们的善良。

在长春读大学时,我亲眼见到在步行街乞讨的男子,夜幕降临时脱下了伪装,抓起地上散布的零钱,扬长而去。

于是,我不再看到乞讨者就掏腰包,而是质疑他们是否在利用我们的善良。

工作后,离我住的地方不远的交通路口,总有一位大姨在那乞讨,左小臂以下包裹着,看上去没有左手一样。

每天上班都能看到,每一次我都质疑她的手。

而有一天,我坐着单位的车路过那个路口,开车的司机大哥,将随身携带的几百块钱,全部塞到了大姨手里。

那一刻,我有点吃惊,一个收入2000左右的司机,竟然一次给出了六七百块的捐赠。

司机大哥说:她以前是咱单位员工,因为有一次差账,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拿刀砍下了自己的左手,后来离职了,精神也不正常了。

然而,有一次坐出租车,又一次遇到那位大姨时,本能地掏出钱来,却被出租司机拦住了。

没等我开口,司机说起了大姨的故事。前半段和我知道的一样,但是后半段让我郁闷了许久:

大姨离职后,精神抑郁,他的丈夫让她出去乞讨,自己不工作不说,竟然用乞讨来的钱去赌,甚至去嫖……

那一刻,心中一万句脏话飘过。

我们的善良,到底成就了谁?

Part.2

我们对他人善良,可是谁会对我们善良呢?

金有树临死前的一句话让人心痛:

“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

一位朴实的农民,目睹一起车祸,没有坐视不管,他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救了19条性命,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最后不得不放弃治疗,死在家中。

19名被救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一人为他送行。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金有树不够善良,不去救人,结局便不会如此。

1人的死,换来了19人的生,看似划算;

而1个善良的生命换来了19个冷漠的走肉,我认为不值!

老人摔倒扶不扶,一直是热议话题,传统教育告诉我们,看到摔倒的老人,应该上前帮助,但自从一系列扶老人反遭讹诈的事件后,很多人看到老人摔倒,想扶但是又不敢扶。

广东省河源市有一名46岁的吴某,不久前,在扶起摔倒的老人后,却选择了跳河自杀。

本来是好心,将老人扶起,并把他送到卫生院治疗。不料,老人却翻脸不认人,一口咬定自己是吴先生撞倒的。

我们的善良,成本可能是生命,还有令人心酸的现实。

Part.3

这个世界,有人在消费你我的善良。

我的善良,源于对你的信任,不想却如此被欺。

前不久,德云社演员众筹事件让人感叹:车房不能卖,病还得治,就只能让别人的善良买单。

无独有偶,近期杭州萧山一姑娘,再一次玩起了消费善良的把戏。

头一天她父亲刚做完胃镜,等待确诊,第二天她就在水滴筹上发起筹款,称已被确诊为胃癌,并催人泪下的写道:

“禁食不禁药的日子,能撑多久?“

而后,该女子被发现在微博炫富,涉嫌骗捐。

很多人自嘲,“原来我一个月工资三千的月光族,竟然还在资助有车有房的轻松筹”。

记得小时候,爸妈给我三五块零花钱,感觉好吃的都在向我招手,但是到了学校门口,看到污头垢面的老爷爷,手里拿着白色的大茶缸,跪在地上祈求的瞬间,我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

现在我会犹豫,很犹豫。害怕的不是损失那点钱,而是怕被人骗了,还要被骂是“傻瓜”。

但是,人终究还是应该选择善良。

还记得那个被誉为最美大学生的丁慧吗?

在车站突发疾病倒地不起的老人,没了呼吸,生命危在旦夕。

听到车站急寻医护人员的广播后,正准备验票上车的丁慧立即折返奔向老人,蹲在地上为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4组心肺复苏后,老人逐渐恢复了心跳和呼吸。

善良,在危急关头,就是最稀缺的资源。

之后,有人质疑丁慧动作的规范性,让人感叹:

善良需要勇气,更需要理解和包容。


世间的纷杂,让我们有时不再相信这个世界,进而隐藏了自我的善良。

但我坚定地认为,我们都应善良,但要有自我主张。

要在行善前,做出自己的判断,做好最坏的打算。

捐助时,要论证是否是有人要消费我们的善良,出手救人前,请通过拍照、录音等方式给保护自己。

同时,也不要一味地善良。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善良以待。

慕颜歌在《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中写到:

“善良不善良”,你要自己学会去选择,要知道,

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喘息的空间就越少;日子也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幸福就会离你越远。 

不要再让别人来践踏你的底线。一味地忍让或取悦,那不是善良,而只是你不想承认的懦弱。也别再昏睡不醒,做着别人不喜欢、不会感激,你自己做不好,也不爱做的所谓“善行”。

你当善良,且有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看到不少为工作“拼命”的故事,很感慨。先是25岁的普华永道上海办事处初级审计员、交大女硕士潘洁因病毒性脑膜炎去...
    onnlfcthqb阅读 2,738评论 0 0
  • “您来自哪儿?” “我来自东部沿海的一个全球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那有中山陵、夫子庙、玄武湖、总统府……它是六朝古都...
    江北桑阅读 4,003评论 19 19
  • 很久没联系的大学同学静雅昨天晚上私聊了我: 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很喜欢,也很羡慕,我之前文笔也还行,也想过写写文章来...
    游走星宿阅读 2,256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