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句话:“让我把爱捏柔软了再给你”,内心很触动。
这句话,让我想到前阶段和一位朋友一起包饺子,我揉面,她拌馅。
我按照自己惯常的和面方法,把面粉称量好,倒入冷水,用筷子将面粉搅拌成絮状,当面盆里还有干面粉的时候,自己就着急动手揉面。过程之中,为了把面盆中的剩余干面粉揉进去,自己又不想再加水(因为担心加水后面会太软),就把干面粉裹到揉捏好的面团里继续用力揉。揉好后,盖上盖子醒面。
包饺子的时候,我将醒好的面拿出来继续揉了一会。
朋友看了一下问:“面醒好了吗?”
我说:“感觉差不多了。”
朋友捏了一下面团说:“这里面好像还有硬面。”
我说:“我已经用力揉过了,没问题,就这样包吧。”
但是因为面没有揉开,有些硬,饺子皮不太好捏,又发现包完的饺子,饺子皮很快就变干了。我跟朋友说:“面和硬了。” 朋友笑着说:“没关系,下次就知道了。”
做事需要柔软下来,爱也需要。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太硬了。
长久以来,自己在用着急的情绪、用习性的固执为人做事,不肯在心里面低下一点点的头,虽然有时候表面上屈从了,实际内心里一百个不接受,不乐意。于是把自己绷得紧紧的,整天提着一口气,努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行,自己好,就像自己揉出来的面一样,表面上看着是软的,内心里还有硬疙瘩,还没有揉好、化开,自己用了力,给他人的却是硬绑绑的爱,让人难于接受。
我想到自己去年把妈妈送到姐姐那里时,看到跟着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妈妈在车站里等车,她看着北京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就开始擦眼泪,我坐在妈妈的身边,看到这一幕时,在内心里很想对母亲温柔地说:“妈,您若住不习惯就还回来,不要担心,还有我呢。” 可是自己说出来的话却是硬硬的:“妈,您看看您,有啥舍不得的。”
后来,想到这一幕,自己内心里会生出愧疚,为什么就不肯好好对妈妈表达爱呢?让自己那么硬绑绑的干嘛呢?听前辈分享过,爱的能力,也需要训练。在我的内心里很想去爱家人,爱他人,但却不会表达出来,即使表达出来,也会因为情绪、习性、认知等障碍就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爱,真的需要训练,心里不能掺杂太多生硬的杂质,需要揉捏,把那些杂质揉捏软了,化开了,才能给到他人。
在生命成长的道路上,自己虽然放下了一些评判,偏见,也跨越了一层情绪的阻隔,但习性,意识都还在修在路上,需要经历生活更多的揉捏和历练,才能化解。
看到一段话:你非常有爱,只是表达爱的方式多是以情绪的方式在表达,但你还不知道那是情绪,可他人感受到的就是情绪。不能只考虑自以为是爱的给予,也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接收到这份爱的呈现方式,接收到时便是爱,接收不到时便是情绪。
别让你的爱太硬,把爱捏柔软了再给他人,别人才方便接到,这便是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