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人生一段故事▪一瓢
我从小就有极嗜读书的怪癖,一直坚持了二十几年,如果以读书时间在生命中的占比高低来定义是否是读书人的话,那我也可以算作是一个读书人了。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总爱思考,世界上第一本书是什么样子的,写的什么内容,第一个读者是谁。虽然没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在探寻的过程中了解了书的前世今生。
在纸书出现之前最早的书是在殷商时代用于记载祭祀、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气象、政权组织的牛骨或乌龟壳,后来我们称之为甲骨文。
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竹片叫做简或牍,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相传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所以有了韦编三绝的典故。
春秋末期,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这样的书一直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都占有主流地位。现在我们还在用的单位“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如“读万卷书”“开卷有益”和“手不释卷”。我特别喜欢“手不释卷”这个词,不单单是因为道出了勤奋读书的状态,也体现了人们爱惜书,对书的喜爱、依恋,与书融为一体的情感。
“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原文是:“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说: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后来人们多用“手不释卷”来形容书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如果“手不释卷”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品质,那现在很多人都很拥有这样的品质。
让我们来回想下,在公交地铁上的时候低着头在干嘛,在等电梯的时候低着头在干嘛,在吃饭排队的时候低着头在干嘛,睡觉之前低着头在干嘛。
哦,是看手机!不是说看书的事吗?
当然明白的人都知道“手机能藏万卷书”,我们不急着表扬这传统的好品质。先来听听我作为读书人但不代表读书人的看书体会吧。
与纸书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情感,油墨的芬芳,随看随写的畅快,捧在手中沉甸甸的仪式感,让我觉得只有看纸质书才能算是真正的看书。
纸质书有他的诸多好处,也有不少不可回避的缺点,先抛开价格高昂不说,到书城或是网上购买,时间快的也要一到两天的时间。接下来看书的时候如果有重点需要摘抄的内容,就得对着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码下来,想作笔记的时候直接写倒是方便了,可查阅的时候很崩溃,再说如果感想要多于书上的内容,那可怎生是好啊。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的最佳读书体验是,买书不超过一分钟,购买后随时阅读,做笔记的时候,想写多长就写多长,而且查阅非常方便,价格还不贵。
有了,就是将电子书放到手机上,就真的O~了,吗。
首先,手机待机是让全世界人民都“呵呵,无奈”;其次,长时间看手机,会让血液大量流向眼睛,而诱发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导致结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病变。再说有多少人用手机看书的时候是,看三行回一条微信信息,看五行刷一刷朋友圈,即使能坚持看下来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以下内容。
不是说这些文章不好,但这些文章真的是我们阅读学习的初衷吗,有多少人把在这类文章上消磨的时间当成阅读了。
如今我们“手不释卷”要求可能更高些,首先尽可能护眼,能让我们安静的进行严肃阅读,且能满足书籍购买方便、阅读方便、摘抄做笔记方便、携带方便、却不用担心待机的最佳阅读体验。
阅读器,可能是当前最理想的阅读工具。
1、基于电子墨水显示技术,本身不会发光,就像看纸书一样是通过光的反射实现阅读的,不伤眼睛。
2、即使在晚上看书需要开阅读时候,也是前光灯,相当于看书开一盏台灯的效果,依然护眼。
3、随时笔记,一键导出,可同步到手机端和电脑端,不只有笔记还有原文。(摘抄+笔记)
多年打磨,极致精致;
资源丰富,取阅方便;
排版讲究,体验舒畅;
功能繁多,但只能读书。
我们虽好诗书文籍,却也在意健康无害;
碎片时间匆匆而逝,阅读操作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那一卷书几行字的“卷”,已经不再适应现如今的我们了;
这一台,内藏万卷书的“台”,可能更适合我们。
做为当代读书人,我们不仅在形象上褪去了长袍;也应在工具上做好升级。无论形式怎样,我们阅读的初衷一直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