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本章讲述无为而为之道是“道”的本真。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道”生万物,万物自生自灭,其内其外都是“道”的作用,但是“道”并没有左右万物的生长,任其自由的生灭。无论如何的生灭万物都是在“道”中,而没有出离于“道”。可以说“道”是存在的不存在,也可说“道”是有的没有。辩证的观点就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存在与不存在、有或者是无都是对的,都是存在的。“道”顺任自然而不作为,不干预、不施加外界的干扰使其偏离“道”的常态,这种不干预其实也是大“道”的表现。万事万物皆是“道”所生,所以“道”又是作用于万事万物的。治理这件事情也是可以无为无不为而治的,无为无不为是“道”的本初之态。能够做到按“道”的原则治理,那么万事万物皆会依“道”自生自灭从而达到以不治而治的效果。不治而治的万事万物得以充分的自我生长、繁衍、盛衰。自我化育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欲望”,那么“道”中的质朴、本真就会将其镇服、压制、消灭,本真、质朴是安静的,静其躁动的妄想“欲望”,使其归于本真,那么天下自会安定。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左右。从大自然的运转,时间的流逝等等。个体成长也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这不可逆的一切都是常态的“道”,不加任何的干预和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运转状态,又是有自我的内心状态决定和左右的。个体的盛衰都是有内心的强弱的左右的,心之所想命之所往,这又是“道”的有为之法。生是没有选择的自然的事情,但是活却是可以由内心的力量来决定的。通常人们把生活联系到痛苦,不过是人们对自我的认知欠缺或是不自知罢了。
企业运营中管理层面的政策和规章制定是很有商榷的。如果章程的过于严苛那么员工就无法发挥自我的最大价值,很多时候忙于应付;如果章程过于宽松那么员工又把其当做儿戏,缺失约束力,这样员工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新员工入职企业之初应该是有培训和试用期的,其实大多数的工作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做的,但是工作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差异产生于试用期和前期的培训,也就是入职企业之初,员工处于一种混沌的新生状态,其原有的价值观等等在这一刻都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企业的状态和企业的文化在这一刻能够产生很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也会给员工的心里产生微妙的变化,所以在这一刻对于企业用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企业的制度的约束,既严苛有宽松的制度同样对于员工很重要,严苛是需要员工有价值,宽松是因为企业信任员工能够自我约束创造奇迹。能都辩证的运用“道”是可以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企业以及更多事物的命运。
静于心,无为无不为,无所为无所不为,“道”在其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