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0期“阅”专题活动。
李想退休后,每天在家买菜做饭,拖地洗碗洗衣服,比上班时还认真。
当饭菜端上桌时:
“这个肉炒老了,咬不动,咋个吃嘛?”
“那个青笋炒耙了,咬起来不脆,没嚼劲。”
“米饭煮得太硬,牙齿想给我磕落?”
“这个菜太咸,那个菜没味,这里灰尘多,那里味道浓……”
李想每天的付出,在每天的餐桌上,总会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挑剔声音,每天都在上演,还不带重复。
李想听了一辈子,也听烦了。
“不好吃不想吃,那就去吃食堂。”
这样还省了自己掏钱买菜,费心想着怎么三餐不重样,每天变花样。花钱还累就不说,关键是总讨不了好。
这样的日子,李想混了一年多,也被挑剔了一年多。
既然白吃白喝,还挑三拣四要求多,那李想也不想伺候。
李想一想通,立即行动。
手机下载一个招聘软件,以居住地为中心,沿着方圆几公里为目标,看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主动与招聘人员联系。
沟通中发现,李想擅长的领域,人家都有年龄和学历要求,多方寻求无果后,那就降低要求,只要有活做混时间,岗位和工资不是问题,这样一来,就容易多了。
李想找到一份工作,在公园里做保安,维持日常秩序,上班时间十二小时,包吃两餐,一个月休息四天,每月到手工资三千元。
只要能逃离那个每天被挑剔得一无是处的家,李想是乐意的。
李想早上八点上班,早七点起床洗漱完毕出门,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随意买个馒头或包子解决早餐。中午有快餐,一荤两素,到时间有人送到岗位上,吃了随手扔进垃圾桶,连碗也不用洗。晚饭也是,六点一到饭菜就送到,吃完再上一会班,到晚八点下班回到家,洗洗玩会手机,就上床睡觉。
自从又重新上班后,李想的生活规律多了。每天早出晚归,每天都是到点饭菜就送到手中,哪怕是水煮白菜,李想也吃得津津有味。
上班的日子,李想也省心多了。一日三餐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换着花样买菜做饭,再也不用听那些负能量的挑剔。不买菜,也就不用花钱;不买菜,也不用心心念念做菜;不做饭菜,也不用听那些无休止的抱怨;不听抱怨,至少精神层面是愉悦的。
李想喜欢上班,在每天漫长的十二小时工作时间,一人一岗维持秩序,对危险行为进行礼貌劝导,确保无事故发生,安全第一。
这样的工作不用动脑筋,只要按部就班例行巡视即可,李想是开心的。
因为是开放性区域,空间足够大,活动区域广,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李想又是自由。
从家庭又走向社会,李想的经历,正应了那句话:“相见不如怀念。”
既然不能悦人,那李想选择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