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百日_07】不只生活會有囤積物,腦子也有

【拆文百日】

拆解喜歡的文章以及藉文出題給自己,交替進行,持續100天;分析結構、蒐集例子、摘記共鳴反思行動,總有一天,我也要這麼寫。


呼應【拆文百日_反思行動01】

拆文重點不是文章寫什麼,而是作者為什麼這麼寫,因為我的目的是了解原理,進而創造可達類似效果的內容。

因此本篇會著重於拆解作者這麼寫的可能原理與效果,所以書寫架構會是:

what 寫什麼 & why 為什麼這麼寫

畢竟拆文目的是拆出產出內容原理,應用於個人內容輸出。


【原文】学会爱自己:扔扔扔比买买买重要多了,原创2016-06-30,校花,新生大學

第一段:序言

what:寫什麼

作者姥姥家中累積許多不必要的用品,推測是過往困難生活的經歷,讓人捨不得丟棄用不上的物品,總想著或許以後會用上。

就算是沒經歷戰亂蕭條等困難時期的現代人,囤積心理與行為仍無所不在,看看你書架上有幾本未看的書、電腦裡存著多少部未看的電影就知道。

why:為何這麼寫

此處連結三個有囤積傾向的例子:

1.家中姥佬

2.現代人

3.TLC影集

由生活化場景切入,順序依序為:家人長輩、現代人(包括作者與讀者)、媒體影音/不同國家(TLC影集)。

由生活場景切入,有助引發共鳴,讓讀者發現此議題與自己的連結,進而有繼續了解的意願。

雖由生活場景切入,但先從姥姥-經歷困難時期的極端例子,先不直接點入讀者個人生命情境,而是由年代較遠者、情況較極端者、但又是讀者可以想像者(年紀較長,經歷過困難時期的長輩),這類侵入性較淺但有著理解囤積概念的場景開始說明。

第二個例子便是現代人,也就是作者讀者,點出囤積行為是跨越時間的共通現象(歷經困難時期的姥姥-與衣食資源較為充沛的現代人)。

第三個例子連結到國外媒體影音(TLC影集),強調囤積行為不只跨越時間,更跨越空間距離,是所有人類都可能出現的行為。

至第一段,都著墨於「現象」-此現象跨越時間空間的特性,以及幫助讀者聯想其與自身的關聯。(家中長輩、電腦裡存著沒看的影片)

第二段:囤積還是收藏

what:寫什麼

從行文中猜測,這段共使用了幾項資源來說明兩者之差別。

資源一:研究(未提到來源)

1.說明囤積患者於人口中的比例。

2.囤積對象不見得是物品,甚至可能是生命,例如:動物。

資源二:德國人類學家Werner Muensterberger所給有收藏的定義

因為有許多囤積症患者認為自己的行為並非囤積而是收藏,於是作者舉出此定義來進行比較。

並在利用四點定義比較的過程中,收斂出囤積與收藏更核心的一項差別:收藏和囤積的本質差異在是否影響當事人的生活。(這裡我想補充,這些影響通常客觀來看對當事者是負面的,但患者自己不這麼覺得。)

資源三:TLC影集《Hoarding: Buried Alive》紀錄片

描述紀錄片,在讀者腦中視覺化囤積症患者的生活處境。

why:為何這麼寫

第二段在比較囤積跟收藏的差異,但我認爲這段最主要的作用是,藉由比較的過程,讓大家更了解囤積症,能具體想像囤積症者的生活處境。

第三段:為什麼會捨不得丟東西

what & why:寫什麼 & 為何這麼寫

先邀請讀者回憶自己最珍惜的物品,並想像丟掉它們的感受,挑動讀者感情,連結個人不願拋棄物品的經歷。

再來,列出四點分析囤積症的可能原因,我覺得此處較可惜的是,沒有分析因素彼此間的關係,例如:第三點大腦反應的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先天,但也可能是因第四點-後天內心創傷而導致將感情投射物品獲得慰藉;而第一點-對物品產生感情,其實也可能是因為第四點-因創傷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感情慰藉,所以移情至物品。

不過,這些元素間的因果關係確實不好釐清,畢竟人跟環境的交互作用很複雜、很難分解,所以,如果是我,會翻開變態心理學的課本,想辦法舉個case來輔助說明四項要素,讓人能更具體地聯想。

第四段:先扔掉這十樣東西

why:為何這麼寫

個人覺得這段想達成類似行銷中call to action效果,如果內容是產品,當作者可運用內容影響讀者產生你希望的行動,或者至少與這篇文章互動:無論是思考回應討論或者付諸行動,那這篇內容對讀者就具有價值。


這篇內容主要探討物品的囤積,我在想,若將囤積對象轉換成抽象事物,像是思想認知、關係、情感、慣性等,也是值得發展的主題,我會試著以此為題,運用拆解這篇文章後得到的有用模式來開展。

加油!今天拆得比較細,過程中也刺激出更多思考,腦子有動更多,代表這個 what&why 拆解策略比原先效果好。


【出題給明天的自己】

Q1/打開你的背包袋子,說說裡面有什麼是你前一週後一週都不會用的東西,問自己有沒有非得留下的理由,沒有,就丟。

Q2/回到房間,環顧四周,打開每個櫃子,看裡面有哪些是你過去一個月未來一個月都不會用到的物品,說明你當初為何要留下他?

同樣,問自己有沒有非留下不可的理由,必須具體講出可以應用的時間點和情境,如果沒有,就丟。

Q3/你上次清理囤積物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清理當下與清理過後有什麼感受?你下一波想要清理什麼?時程流程,可以參考一下別人的過程。

Q4/除了具體物品外,你觀察自己和身邊的人,還有囤積哪些抽象事物的傾向?
以你為例,妳傾向囤積什麼,每次留下他們的理由是什麼?最後有達成你當初想實現的目標嗎?怎麼做,才能幫助你達成想運用這些事物想實現的目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的, 今天呢, 一共是十二句話。 ...... 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個句子。 ( 笑 ) 今天開篇就是一個特別特...
    演維阅读 3,725评论 0 0
  • 我的读书经验 - 李笑来 李笑来李笑来,原新东方名师,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
    YasuoYuHao阅读 13,270评论 9 61
  • 刚结束了一场聚会,回来有些晚,感慨挺多的。 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长相走位都很顺眼的帅哥,跟着跟着,就在低头看手机的瞬...
    周末儿2阅读 3,437评论 0 0
  • 【周六1:00--3:00。学员:张明川,薛天翔,郭梓濠,张鹤泷。任课教师:李飞】 ✔教学目标:【认识缝纫机,并设...
    A越单纯越幸福阅读 1,378评论 0 0
  • 记录这篇文章之前,先去百度了“飞特族”这个词: 这个故事读起来很轻松,跟小清新代表电影《小森林》有类似的调调。青年...
    止末阅读 4,239评论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