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营的30天(二)

20190616  读书变现第7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课程总结】

解决了三个问题:卡片阅读法是什么?如何给卡片分类?顶级素材的四大标准?

卡片阅读法已经用【笔神】进行操作,【分类】和【四大标准】对我来说绝对是【颠覆性】的操作。

今天我主要是想说一说素材的标准:

●作者具有时间超越性

●不是列清单,而是信息流

●作者善用原型和隐喻

●真善美

【作业】

鉴赏一位喜欢的作家,方式可以是写作家,也可以是对卡片阅读法进行练习

【实践】

●将“苹果阅读法”运用到看同学的作业,找关键词,发现苹果阅读法的更多好处

●将“苹果阅读法-康奈尔笔记用于阅读《成为作家》

●实践卡片阅读法,用笔神进行记录

●阅读测速,今天只有763,不能做了很多事不休息就开始阅读

●今天记录了一下时间:总共用了3小时(第一次记录时间)

●听课思维导图40分钟,作业45分钟,读书测试8分钟,看书28分钟,苹果阅读法45分钟

这是我的一种总结和理解,其中我要说是我现在的一种风格,今天我发表了一篇推文,是对上周的复盘,基本上全部写成了清单式,后来给自己总结了一个特点,任何一种的类型的文章我都可以写成报告式,所以我说我是“报告王”。

我一直在想这是一种天生的正式,我不知道这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似乎表达不了感情,或者比较接地气的聊天,我基本上都是比较正式的方式。

看到今天作业,我实在优点犯难,因为底子确实不是很好,于是我就想起了我昨天复盘的时候的实践,举一反三,决定将苹果阅读法发挥作用。

怎么用呢?用到看同学的作业,每次总是一种感觉要看很多作业一样的,但是没有目的的去看首先浪费时间,其次有点不知所措,而运用认知思维原理,我的大脑其实也可能只能记住20个左右的资料。

于是我就给大脑发号施令,我要寻找同学如何鉴赏作者,还要寻找他们写的哪些作家,看一下自己的新知。

花了45分,终于出来了,找到了20位同学,形成了表格

鉴赏作者的方式有列看过的书本,有写卡片阅读,还有用回忆的方式表达出来,看到了他们的文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还有一个同学将老师的卡片阅读法进行扩充,还用上了思维导图,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打开我认知。

可是还是没有找到与我相同想法的同学,后面在14个关键词时我寻找到一位表达我心声的朋友,369号,他说:“其实不是什么喜欢,而是相对来说更合脾气,某些表达方式更加好罢了。”

我当时就觉得这句话非常务实,因为这也正是我的想法,我还没有发现我喜欢的作者的,那不妨承认本身就没有,但是可以把他们当成志趣相投的朋友。

也就是从他这里我开始发现,原来我也有自己喜欢的,只是我觉得没有。

那就是《写作这回事》的作者斯蒂芬•金,也是《肖申克救赎》作者,这是我鉴赏的一位作者。

《写作这回事》这是一本创作回忆录,很适合现在想写东西的我。他1947年出生于美国,1973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后迄今已经著有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两百多不短片小说。

我目前正在看这本书,看到的正是《魔女嘉莉》出版这里。

我感受到他的童年,他小时候第一次写故事妈妈鼓励。

后来14岁时写的作品不断的遭到退稿甚至钉子都的承受不起退稿纸的重量,换了大的钉子那种无奈

也感受了他16岁第一次被人认可,哪怕是四句:“故事写的不错。不适合我们,但是确实不错。你有天分。继续来搞。”页照亮了他阴霾的冬天。

也感受了他被人指责,浪费天分,于是超越时空的告诉我们:“我想,直到40岁时我才明白,几乎每一个哪怕只出版过一行字的小说家或者诗人都曾经被人指责,被人说他或者是她在浪费天分。

你如果写作(或者画画、跳舞、雕塑、唱歌、我猜都一样)总会有人想让你觉得自己很差劲,仅此而已。”

他也会因为觉得自己的稿件不好而羞愧,甚至总是听到一种声音,为什么要浪费天分,为什么要写这种垃圾。

我更感受了他的爱情的甜蜜、工作的艰辛,生三个小孩后是如何生活的,以及换工作,后来当老师,再到买第一辆车,直达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

其实起初他不喜欢嘉莉,因为他从不相信,甚至把初稿都扔了,是她的妻子一直在鼓励着他,他是这么形容的:

我太太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如果曾经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我在旁德街上出租屋的门廊上,在荷尔门的壳拉特路出租车的洗衣间里花那么多时间写作是浪费功夫的,我想我的这份心肯定早就失了大半,可塔碧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怀疑的话。他的支持始终不改,这是我生活中难得能够坦然接受的一件好礼。

就像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候真的需要的只是一种信任,不需要其他演讲。

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超越时空的,我们现在发生的一定可以找到原型,被否定,被退稿,换工作,养孩子,没钱,租屋,总是觉得自己不行,需要被肯定,我也是在开始看这本书找到了自己要坚持的东西。

所以我确定斯蒂芬●金所走的路,绝对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自己,让我们在面对第一次写的东西的时候的坦然,当怀疑自己不行时变得释然。

【对自己说的话】

任何问题不要太急着找答案,先摸索,时间会告诉你的。

打卡也是一个系统,其实这个过程是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的过程。

在手眼协作法时脑袋要告诉运转。

20190617 读书变现第8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课程总结】

解决了三个问题:主题阅读法是什么?如何用主题阅读法变身知识引擎?主题阅读法如何应用于知识变现?

【作业】

锁定一个月内要暴利突破的阅读板块,运用课程所讲策略制作一个主题书单

【实践】

●重读《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分享稿3000字,用自己的逻辑表述

●视频+思维导图

●作业

●今天记录了一下时间:总共用了3小时(第一次记录时间)

●用时3.5小时

策略:有用型,5本书,私密对话方式

标题:看了这5本书,你可以看到一个和你一样的故事

看了那么多的书单介绍,我心中的都充满了一种距离感,今天我想用不一样的方式推荐主题书单,但是在推荐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之前的情况或者说是一点历程,慢慢过渡到书单介绍。

大学之后开始不太看书,直到毕业三年之后我才开启读书,在读书的过程我克服了很多心理的难关。

首先一点就是【怀疑读书有没有用】,总是三心二意读不进去不专注;

开始读了一本书之后就沉下来看书了,但发现自己只能从最低的起步开始,于是又【害怕别人说我的阅读品味很低】。

这个过程我看书从来都不让人看到封面,因为不好意思。

看到第10本书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凡是对我有用都是好的,那些名著也好,别人推荐的书也好,我看不进去羡慕也是枉然,所以还是把手边的事情做好,还有一点我现在不看不代表我以后就不会感兴趣,所以没必要否定自己】;

自此我开始正常看待自己,不和别人去比了,想的是如何吸纳所学的东西。

也就是在这之后我开始发现了读书的乐趣,但是又有新的问题出来,那就是我该怎样读书,读书速度慢,看了页容易忘记,甚至一本书要从头看到尾,不同种类的书籍该怎么看,读书笔记如何做,如何让自己记住这本书而不是焦虑。

因此我便开启了一些列阅读系列的书籍。

其实我首先的问题是如何整理信息,也就是当时自己的微信,还有平时的一些记录不知道如何进行,总感觉有点乱。

我在京东上搜索了关键词【如何做笔记】,上面推送出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我觉得挺感兴趣的,于是我就买了回来。当时其实没有去看豆瓣评分,只是觉得这本书对我是有用的。

书名《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豆瓣评分:7.0

作者:【日】奥野宣之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用一个本子记录你所有的信息,但是遵循三个原则一元化,不做分类,随心记录;时序化:6位日期记录法帮助定位;索引化:切口标号与重点信息的数字化。

记录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及哪些信息该怎么记有详细的分类和介绍,甚至是索引如何进行。

目前我也形成了一本式记录,看了什么电影,电影票粘贴的起来,支出多少全是在一个本子上。

这对于刚刚入门去记录信息的伙伴来说非常有用。

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认可了作者的做法,并且进行了实践,又看了他写的另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是以书为枢纽寻找我要看的书。

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日】奥野宣之

豆瓣评分:7.4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某个方法是与上面的重叠的,就是如何记录笔记这一块。但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突出的是有效,也突出的是阅读。

首先教我们如何选书,怎样用清单购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出,找到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比如书中找书,还有平时日常的发现。

然后告诉我们如何做笔记,首先告诉我们如何做记号,其实做记号也是有技巧的,尤其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其实和卡片阅读法的方式比较相近,记录时间,来源,摘抄作者的原句,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

还有一点也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就是看了一遍之后也不一定要立马去做笔记,可以让读了之后经历时间的沉淀。

最后重点介绍的是重读的方式,书上有明确的介绍,这是打破我新知的,如何将读和笔记融合在一起,用作者重读的方式没有错的。

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又以书为枢纽,找到了第三本主题阅读书《阅读整理学》。

我起初对他感兴趣以为就是对“整理”一词非常感兴趣。那时候我的好奇心也是有了很多,并且更想去探索。

书名:《阅读整理学》

作者:(日)外山滋比古

豆瓣评分:6.3分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这本书其实我不知道再豆瓣的评分为什么会这么低,这个作者我确实没有听过,但是我真的很认同他的观点。另外这本书时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在其他几个大平台来说,这个出版社的书都还可以。

我很庆幸在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看评分,所以我对作者没有任何评判。

这本书告诉指出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盲目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真的比不读书好吗?我们是不是已经阅读原初的意义和本真。

但是我最看重的不是之什么真正的阅读,而是在这个过程给我们提供的思考。

对当前的那些每天刷抖音,已经很久都没有看一本书的人来说,作者会问你:你是不是成了一个吃粥的读者?

什么是吃粥的读者?吃粥总有吃腻的一天的,到时你的又不习惯吃有嚼劲的食物,就会陷入到两难境地,试想如果连吃东西的力气都没有,食欲自然会衰退,也就是说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读者疏离书本有关。

提醒我们必须必须重新回归原点。

对要做父母人来说,作者会告诉你决定一生的幼儿时期,以及“妈妈的语言”重要性。作者举了一个案例,就是白人儿童为什么比黑人儿童优秀,结果发现与家中使用的语言有关。

对不断想创造经典的人来说,作者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并告诉你其实推敲也可以成为古典。

正本书我觉得α语言和β语言,真正的阅读是读未知,只是引子,背后带给我们思考才是真实的。相信你看了会跟我一样大彻大悟。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未知”给了我启发,于是我想起了在一年前的买的那本书《高倍速阅读法》,我有时候会因为不相信一个知识而不去读,我一直不觉得读书有很快的方法,那样都是囫囵吞枣,但是这之后我还是准备打开我的新知。

书名:《高倍速阅读法-影像阅读法和全脑思维系统》

作者:保罗•R •席列

豆瓣评分:6.4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书的评分低我觉得可以理解,我不是在质疑书的内容,而是觉得我们读者的思维可以理解,这本书太挑战我们的认知了。

首先不会去相信可以读那么快,觉得这是吹嘘,这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因为我开始也是一样,所以才会把这本书搁置了一年!

其次是影像阅读法的操作起来需要非常集中,并且毫无打扰,而现在的我们很多都是很难静下心来的,我也是学了很久。

所以我在评论中看到说这种方法不适合。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思维的改变,以前是用眼睛读,一个字一个字去读,后面是开始学会用脑去读,调动自己的潜意识,影像阅读法是有很多准备工作的,其实这种方法和我们训练营的苹果阅读法是有很大想通之处的。

要提出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关键词是什么类型,什么时候略读,什么时候速读,还有什么时候跳读,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步画思维导图,并且复述写下自己今天的收获。

这本书告诉你在看一本书之前晚上你要从头翻到尾,翻页行为学会调动你的潜意识,然后第二天再集中用影像阅读法进行,心中其实可以默念我要橘子我要橘子。

其实这本书对我影像最大的应该是思维定势的转换,似乎一切开始通畅了,人有时候必须挑战你自己,在接受新的思维方式的时候,并不是想明白了再去相信,重要的是必须相信它。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理所当然的过度到了我买了两年没看的书,也是以前我问别的大神,推荐给我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许你想象不到第一次什么基础都没有看这本书的难处,看着看着就想睡觉,所以这就是我在开头说的大神的推荐的那些书单当你还承担不起的时候一点用也没有,但是并不代表你不以后不感兴趣。

有了前4本书的基础之后我开始顺理成章不觉得一点难的开启了阅读,这种感觉非常舒服。

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 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商务印刷馆

如果说《阅读整理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阅读,那《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在告诉我们怎样真正的阅读,并且是读不同的书籍。

也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知道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也才真正如何阅读哲学和文学,还知道了阅读的层次,什么时候检视阅读,什么时候略读粗读,怎样进行,其实这个《高倍速阅读法》可以互补,也可以感受到《阅读整理学》和这本书共通性,更知道了如何去分析一本书,让我们如何理解一本书。

其实评分高是有原因的,范围非常广,为什么读,怎么深度,这本书是绝对的实用型书籍。

我喜欢序言中所说的: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多,困惑也很多,想清楚的有些,想的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做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和颠簸,发现和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

是啊,如果没有经历前面四本书的沉淀,也许现在的我还在徘徊是不是要去看。

你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到一个怀疑读书到慢慢开始打开新知的过程;

你也可以看到读一本经典的书也许需要我们读很多在别人看来品味很低的书才能寻觅到那些好的书籍;

你也可以看到一个刚读书起步的人在读书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心理上的坎,阅读不容易,但是一旦学会了的东西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所以作为一个阅读新人注定是不容易的。

你也可以看到我是如何去寻找一些列的主题阅读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想经历了什么碰撞,又有什么样的通透,还有什么样的对思维定势的对抗,以及我的思考。

总之我觉得这对新手,对不知道怎么阅读,对在 怀疑阅读,对不知道如何选书的阅读人来说是以一个有价值的书单推荐,我也是真诚的告诉你我的所知和所想。

311-多向思考者-20190620读书变现课程:费曼阅读法

学习不是讨好的过程   是自我探索的过程

今天不想写的那么正式,听了核聚老师的费曼读书法,有了一个新联系就是和自己的专业进行的一种联系;有一个新的认知,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理解,我一直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形容,但是今天才开始知道这是一种读书方法。

我们常常喜欢忽略一些习以为常的方法,但也会误会一种习以为常的思维。

费曼用一句话:“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让妹妹当上了了天文学家。虽然有点夸大,但是我觉得是不能否认费曼给妹妹提供了一种机遇与方法吧。

因为毕竟他的妹妹在实际操作中肯定是有自己的不断的探索也有自己不断与自己抗争的过程吧,如果妹妹不想改变,也许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改变她。

就像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场自我的较量。

老师提出了快速阅读法,苹果阅读法、卡片阅读法,还有主题阅读法,给了方法论,似乎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这其中的细节确实不容忽视的。

就如快速阅读法来说,测试阅读我大概有了8次,在第一次第二次,我都觉得是正常,速度大概不到700,到第三次至第五次实现质的飞跃,766、1070、947,我找关键词比较好,我以为稳定了,但是六次达到763,恢复到了正常的速速,最后就是今天的两次,分720和980。

整个是非常不稳定的,但是在前六次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也是在测试,但是找不到任何不稳定的原因,甚至是都不知道有没有声读,只是觉得自己看懂了,找出了关键词。

直到今天我才开始真正去观察到自己,也就是说前面的不稳定操作都只是在做而已,是没有真正进入意识的,所有非常不稳定。

今天在进行一次测试之后我就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去觉知自己:我内心有声读。并且这次是毫无意识的,大脑运转的速度跟不上手指的速度的时候就只能是声读,有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手指到别处但是脑袋里的声音才到前面的一句话。

在这之后我内心又出现了评判,也就是其他声音,你已经跟不上节奏了,已经达到不了1000的速度了,当听到内心的声音时我就开始知道,我没有完全进入到状态,想要脑袋跟上速度但是跟不上,想快点但是不敢快,所以最终是721的速度。

于是我又开启了第二次测试,这次的页数比上次多一页,为了完整性,表达写作是什么。

这一次我进行了一个新的仪式,就是在做之前我先听了一首歌,然后开始按上计时器去做好。

这一次是可以觉知到自己声音,但是没有评判,也就是一发现声读马上意识到,然后马上改变,不给大脑评判的时间,进入到一种新的思维意识。

我其实是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是可以在不需要声音的情况下看的很快的,只是我的大脑有点偷懒,它不想转的很快,所以有时候别人说假学习我想应该是这种,就是你虽然在做,但是其他的意识包括来自内在和来自外在的影响都会让你的注意力浪费时间,降低你的效率。

因为这次我的速度到达了980字每分钟,比上次的效率提高了35%,这我还是没有完全达到专注情况下提高的部分,只是减少了一部分的批判和与最好时态的对比,以给我们提高效率,所以这样的一种刻意练习应该是了解自我的过程,最起码我开始关注了自己的注意力。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也不能理解。】

这句话我感触特别深刻,因为当我们去学一种技能的时候比如老师给了我们的很多规则,但是我们往往反而会被限制住,我从平时答疑就可以看出,缺乏了一点弹性,似乎一定要完全照搬老师的做法。

其实我想任何的学习方法有规则,但是也应该有弹性,要不然就不会出现举一反三一词了。

今天我把苹果阅读法读了两本书,用了一个问题,甚至每本书我只看了两章的内容,所花的时间是40分钟左右,因为本身问题题的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或者为了集中一个问题。

如果是我以前我会希望别人告诉我,到底这样可不可以,会不会用了不同的规则之后就不会达到效果,但是我想说,我想先去做,即便错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经验。

我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尝试以后才能将这种方法内化成自己方法,也才能结合自身有更好的改进,苹果阅读法我现在已经用到看作业,看两本,也去看同主题的文章,我觉得无非就是限时,记录,最重要的是把花了时间完成内容内化。

最后掌握才是硬道理,但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东西,所以需要我们创造,这样才能理解。

2019/6/21读书变现第9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回顾】

今天的主题是回归创作的初心:初心、重点、方法、启发

【启发】

1、初心的重新理解:写一点感受《我喜欢写作,我也不得不写作》,对写自己新的理解,如实的写自己,我手写我心。

2、阅读本新的认识,从老师今天的提醒找到了老师安排美文的意图,其实老师是想让我以美文为杠杆,找到除了她以外自己的老师,甚至让我们认识到真实的重要性。

我了解了一下王小波,也抄写了他对李银河的这封信,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也一直在回味老师的只言片语,我想我也找到了,最起码让我对他感兴趣。想去了解王小波,更想了解李银河在王小波去世之后她是如何度过来的

我了解了闫红,其实之前确实没有听过,我看了她的那篇文章《平庸乏味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看了她的文章我才了解了老师讲的一种信息流,自从学习了素材的标准这三个字就印在脑海中。

她没有说谁读书了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列清单,直接通过贪官的案例告诉我们阅读的意义,整篇文章是在用信息流,转折过度特别自然,更喜欢她的那句话:“我对贪官没啥好感,但这件事却让我感到阅读的巨大力量,不管你是怎样的人,在怎样的处境,只要你曾珍重地对待过它,它都会以某种特别的方式,给你以赎救。”

我喜欢写作,我也不得不写作

起初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文字爱好者,或者说是日记,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而去写一些,没有任何技巧,除了真诚还是真长,所以高中三年我写了几本与自己对话的日记,这些日记充满了对自己的肯定和安慰,也可以见证自己的喜怒哀乐。

可是我从来不会告诉别人我喜欢写作,因为那时候总是有一个声音:“就你这样还想写作,没有天赋,这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吗?”

就像沈石溪所说:“写作是一个需要天赋的事业,假若缺乏这方面的天赋,光靠勤奋很难成功的,误入此途的人会活的很累很累。一旦当上了作家,就等于套上了绳索,解不开、脱不去、放不下、扔不掉。”

可是我无法抵制住内心的声音,那就是一开始写作我的内心就会开始安静,就可以感受到心流,尽管写的那些言语别人可能不敢兴趣,但是我觉得他们是美好的,从不反驳它们。

其实也是让我找到了为什么这些文字不能挣钱但我还是会乐此不疲的原因。

直到今年我通过一本书《多向思考者》彻底认识自己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喜欢写作的人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写作的人。

我也突然知道为什么在高中那种紧张的时刻我必须要用文字跟自己说话,原来高敏感对人群也就是右脑思考者(特征树枝思维,过于敏感,比较难抓住重点,甚至一次性可以做很多事情,很难落实计划。)

书中告诉我要去开发你的左脑可以从事:写作阅读、回到学校念书,执行需要集中注意力与精确性的工作,例如手工艺还有运动。

所以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阅读和写作这条路,说实话起初没有太多的想法去拯救别人,更多的是想通过文字取悦自己,平衡自己思维模式。

从刚开始有口难开,到后来的一次性可以说很多,但是却让人感觉跳跃思维很强,阅读门槛比较高,再到后来我看了书之后去实践,写文章,认可自己贪心的毛病,再到现在我开始有点驾驭感,大概经历了三个月。

尽管现在我还写的不好,但这三个月是愉快的,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时间,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热爱或者说是一种品位上的成长吧!

其实现在对我来说,我也许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写给自己看,在别人面前也许文章一无是处,但是我知道我自己现在在哪个阶段,有时也会有点小窃喜,也会有点欣赏自己的坚持。

之前在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写作课程之后,其实我开始相信套路,也觉得一切都是有方法的,甚至去模仿,但是我就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出来,或者说我总是写不好?

但是当我写到自己的时候为啥我就可以滔滔不绝,我要不要放弃现在的一种激情,去追逐套路,犹豫了很久。

因为我一直有一种观念,别人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世界,更不会想看我的故事,可是我理解错了,其实我只是没有真正的如实表达自己,我相信,人有特殊性,但是也有共性。

今天有句话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如实写自己,我手写我心,就是最有力量的文字。每个人的视角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你最有竞争力的定位。”

是的,尽管我在写我自己,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想取悦别人,希望趋同,但是这样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从现在开始,毫无心理压力的书写自己,书写自己的价值观,书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用心做自己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洞察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本事。

就像闫红在《平庸乏味的人生是最大的不幸》这篇文章中写道的:我感到阅读巨大的力量,不管你是怎样的人,在怎样的处境中,只要你曾珍重地对待过它,它都会以某种特别的方式给你以救赎。

因此,我喜欢写作,但我也不得不写作。

2019/6/22 读书变现第13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课程内容】

思维导图呈现,今天的课程听了两遍,老师说的错误写作模式,在前期我都有,我想应该也有那么一段时间吧,需要用错误的经验重新认识自己,然后做出改变,所以领悟比较深刻。

今天的卡片法和上次的卡片法,老师说这是输入和输出,虽然讲了一些原则和方法但是并不没有告诉我们的使用细节,而我觉得这往往使我们比较难做好的原因。但是老师提到了一句“网上有很多关于卡片阅读法的操作”,于是我就去网上搜索。

搜索到了一篇《像纳博科夫一样写作:卡片阅读法》,巴黎评论还没有看,里面有40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用手写卡片,而不借助电脑?】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个几个人,理由是具有一定的情怀,可是说实话,我还是会纠结,因为很明显,手写比电脑费时,我们身边的人都是在说要节约时间。

看到我桌上一摞A4纸的零散资料,我觉得不好管理,反而电脑比较方便。

其实看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卡片创作法与我现在使用A4纸之间的区别:卡片创作不单是在卡片上书写灵感,还包括在卡片之间之间寻找(交互)的可能性,这种卡片的创作与交互才是卡片创作法的魔法。

同时如果有五张卡片,A、B、C、D、E,仅仅拼接A>B>C>D>E,知识简单的一次创作,完成A>E/B>D/C>A这才是创作的乐趣,这是一种远距离联想能力。

如果遇到有相关的灵感也是可以卡片进行记录,就像是玩拼图游戏一样,这样其实是在锻炼我们的大脑认知思维。

很多时候这是用电脑使用所不具备的。

【输出型的卡片创作法的使用原则】

简约,清晰,并不是在上面写文章,只是写出关键点。

因为卡片创作就像是在你头脑中的编制的一张写作网,它不负责舀起一字一句,它只负责将思维之线编制成交接的点,打捞你在你脑海轻盈游过的创作之鱼,让其在卡片上活蹦乱跳。

今天我的作业应该是输入型的卡片

【输出型的卡片创作法的步骤-写一篇文章】

列出大纲:可以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读者是谁,预期结果是什么?

然后列出扩展要点,每个扩展要点写出标题,故事、情感、逻辑等等

编辑:编辑的过程最需要的是拼接能力

检查修改:编辑很简单,但是需要检查可能就要一定的时间啦,作者3分钟编辑但是可能会需要几天修改。

也许这需要我们去区别的吧,也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思考的,不仅知道为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内化在我心理。

PS:可以在京东上购买INDEX CARD  12.5*7.6,白色纸张210张,至少用三个月,大概15元,不用裁剪,如果用A4纸打印也可以,15元可以有300多张。

【作业完成情况】

今天将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抄了一遍,读了10遍,背了下来,进行结构分析,做了3张卡片,我现在去抄写去背诵就是想听老师的做法,看可以达成什么样子,这个过程不计较得失,只求把21篇美文完成之后自己到底有什么变化。

2019/6/23 读书变现第14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上周目标:落实知识结构和主题书单,完成每天读书笔记的整理,课程和作业

结果:已经完成

今天实践:

1、13节内容的回顾:视频+笔记花了将近3个小时。

2、今天课程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3、一篇没有清单只有信息流的两周学习的复盘。

读书营拆的不是书,拆的是思维 ▎第一次没有列清单只有信息流的复盘

我不知道别人听了两周课程是什么心情,反正到昨天晚上我开始内心有点沉闷。

于是我想要做点什么就去整理自己的书单和老师提供的书单,心中突然涌现了很多问题,到底可以选什么选题,这么多书我该怎么去选,我要怎样才能有主题阅读题材。

说实话有点坐立不安,不想说话,说在沉思也不是,自己可以感觉到脑袋的思绪有点混乱,貌似回到了三个月前还没有开始阅读之前的那种混乱的状态。

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学习的过程不应该是思路更加清晰的过程吗?每天好好完成了当天的课程和作业,为啥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是仔细认真的去探索了路径的,第一周感觉问题没这么大,为什么反而第二周感觉内心翻涌和低沉?

整个人开始沉浸在怀疑自己是否开始看书看的太晚,和别人差距太大,或者自己的天赋不足的这种失落中。

你要真问我哪里不懂?我也说不上来,也许是不记得,也许是真的懂了,也许也是老师说的假学习,就感觉哪里不对,但我也说不上来,因为整个过程已经模糊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思维世界的差距

今天早晨我早早起床了,没有干别的还是先听了一下课程《建立创作回路,一边输入一一边输出》,眉头紧锁,耷拉着脑袋,因为内心其实是有点疲惫或者觉得自己不行。

我是边散步一边听完的第一遍,因为想让自己能够轻松一点,本身内心现在就有点挣扎了,走在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园里感受着微风,试着忘却那种失落。

老师首先说了我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积累不够,有口说不出,这是我三个月前的一种感觉,看了很多书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翻涌

但是提笔就无话可说。

写出来小编体,缺乏灵气,我觉得我没有小编体,因为我本身就没有那么多素材堆积,但是缺乏灵气是真的,总感觉文章干巴巴的。

最后是写作成手,这点我根本没有考虑,我知道我还非常不够,但是怀疑自己没有天赋,我想这是每个人刚开始写作的人都会有的一种感受吧!包括伟大作家斯蒂芬金曾经都怀疑过自己的天赋。

听到这里其实感觉还很平淡,但老师说这只是表象,那本质是什么呢?

到这里开始感兴趣,尤其是老师讲到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世界的时候说人的思维世界是迷宫: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凭经验、情绪、本能和感觉做决定、下判断、做预测、无法做到智、慧、聪、明,更别说去感知自己的行为。

 

那怎样去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呢?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的思维世界变得有序起来。

 

人的本质等于信息加上模式,信息就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吸收课程的内容,模式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我感觉自己做到了,但是有一点还没有探索。(不知道又没有注意到我又说了感觉二字)。

我没有一种清晰的路径或者记录,所以我只能说感觉。

紧接着老师说做事的时候不要有想法而是要有算法,人的想法每天有千万条,而如果没有创造都是没有用的,但是算法是对因果的一个预测。

其实我不知道算法是什么意思,弄不清楚算法和进步回路的关系是什么。(后来才知道,并不是老师没有表达明白是我自己没有做好。)

                                                      从进步回路到创作回路的跃迁

老师从进步回路跃迁到创作回路,首先讲到了进步回路的三个环节需要三个环节:目标是学会一个东西,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单词,更可能是一道题;如何学会的,也就是说自己如何学会的,怎么明白的;别再忘记了,需要我们不断回顾和类推。

创作回路的逻辑和进步回路的逻辑是比较相似的,只是创作逻辑是写作的时候建立一个卡片,你知道这个卡片是如何写出来的,为什么要写,因为思维需要一个加工的过程,最后最重要的是最好能够反复使用不要忘记。

但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清晰的听到老师说到了一个问题,记忆就是这么残酷,想象一下我们在学了十几天的课程到底怎样啦?还记得多少,有没有卡在哪里?这十几天差距就开始拉开了。

于是我想到了我昨天的混乱,是不是因为我真忘记了,但是我只是以为自己没有忘记,给自己的一种错觉;我又联想到了费曼读书法(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也许一窍不通只是一种严重的表达,只要是当我在学习卡克或者混乱的时候就应该是我重新回顾的时候。

 

所以我决定去试一下,把这十几天的课程再从至尾去看一下。

就以前的我,肯定不会这样,因为我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甚至没有耐心有点急功近利。

即便可能思维已经非常混乱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目标,猎奇的思想还是会让我继续开始新的学习,比如我在一个月内听了50本书,学了写作训练营和新媒体运营的训练营除了做笔记却没有任何的自己的进步回路,他们只是一个点,从未连成线。

因为我一直觉得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才能让思维变得有序,我想如果老师把明天的课程安排了出来我解决焦虑的首选肯定是先听明天的课程,因为这让我有一种满足感。

                            费曼读书法让我学会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学习回路

于是我花了将近3个小时重新回顾了一遍,可以说感受还是非常巨大的。

内心从混乱、慌张、焦虑慢慢过渡到平静,第一次感受将点连成线的那种喜悦感,这条线虽然有点长可能还不是很直但是有很大的收获,弄清楚了之前自以为弄懂的问题。

关于阅读测试速度,其实老师并没有要求我每天测试,只是要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直到速度达到800-1200,而我之前是要求自己每天都测试,有时候一种无形的压力,内心还有点怪老师为啥让我们总是把任务叠加。

并且这个过程只训练了去掉声读和寻找关键词,但是没有进行减少聚焦的训练。

关于如何选书:其实老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多种方案,并且告诉了我们如何写推荐语,用苹果阅读法提炼书中的痛点,从书面腰封寻找书的卖点是什么。但是我已经完全忘记。

关于卡片阅读法:昨天我就是觉得自己的卡片没有做好,但是不知道哪里不好。再听了一遍才知道其实我没有花心思去区分观点、故事、金句还有写作技巧、片段,只是在凭自己的感觉,同时对于什么是好的素材标准去操作的时候联系不起来了。

另外卡片分类如何进行其实老师也是有讲到,只是之前没有花心力去理解。

关于阅读本的理解:之前我很开心拥有了阅读本,但是这段时间才知道自己不知道怎么用,即便写出的自己的所见也是非常浅薄的,比如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我只是觉得那是些排比句,看了别人对同样句子的理解,我才知道差距在哪里。

即便可以享受“拿来主义”,但是也消化不了。

其实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安排21篇美文,也是有一定的逻辑的,因为不同的作者所写的其实告诉了我们一种写作技巧,比如同样是写自己,王小波是站在爱情的角度描写,鲁迅是写自己的童年,史铁生是写自己与母亲,其实老师是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是之前我完全没有感受到。

关于主题阅读:我一直忽视了老师提供的那些主题书单,今天重新仔细的去查了一下这些书,发现全部都是豆瓣高评论,并且还提供了如何写标题,有几个主题书单我还是非常喜欢的,似乎瞬间打开了思绪。

今天花了一点时间也让自己的书单内容量和维度更丰富了一点。总共整理将近80本书,还是会用老师的教的方式从最喜欢的领域入手,这种喜欢不是叶公好龙,而是真正的喜欢,选的主题是焦虑。

关于费曼读书法新的理解,听了核聚老师对费曼读书法从启蒙到实践的过程,内心也会有点激动,我今天不知道进行的是不是费曼读书法因为把课程温故一遍,也写出了自己的所得。

在听完的那一刻,现阶段的疑惑烟消云散。

                                               读书营拆的不是书,拆的是思维

有人问读书营是不是拆书,我说不是,是拆思维,是对思维的一种洗礼。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把点连成线,建立自己的学习回路;也是第一次用费曼阅读法,去领悟新的认知;还是第一次没有学新的知识而只是回顾去解决困惑;更是我第一次没有清单,只有信息流的复盘。

为什么用无穷无尽的资源烧不开一壶水,因为你总是热了之后又放下来,所以水冷了;为什么读了那么多本书还是没有突破,今天读一本明天读一本,今天写一个标题明天写一个标题没有建立自己的创作回路是很难成功的。

创作回路,缓慢的精细加工是高效能的必经之路,但是这样做到的人才不到千分之一,我希望我也成为其中之一。

2019/6/24 读书变现第15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在昨天的复盘基础上有了新的计划,思路也更加清晰。

进行了三件事情:

【摘抄美文】:《红玫瑰和白玫瑰》用时20分钟

【读了一本书】:《深度工作》,用苹果阅读法解决了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深度工作?用时1小时19分钟。

此次苹果阅读法与上次苹果阅读法的改进之处,进步回路

●问题提的更加深入,所以用时更久一点;

●记录了自己的状态变化和整个过程:中途因为不是很专注有点分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手眼协作寻找关键词的时候有点顾不过来,内心是有点拧巴的,这应该也是一种正常反应;

●整理出了自己要实践的6件事情,都是我目前比较需要做的;

●列出了在操作方法时的问题:测速和苹果阅读法目前融洽不了;

●樊登读书听了两遍,再加上延伸阅读《刻意练习》,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卡片记录】:记录了三张卡片用时40分钟

来自今天的摘抄和今天看的书籍,对卡片进行了分类,也是在不断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这句做卡片,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思考。

总之今天都是【在有意识和意识比较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的,感觉很好,相信的问题通过一次次实践之后再解决。

2019/6/25 读书变现第16次打卡

DAY16  鉴赏一首诗词

311-多向思考者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鸡和黄米饭)。黍:指黄米饭】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环绕。郭:古代城墙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斜:倾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  场圃:谷场。桑麻:指庄稼】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还: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作者】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一生不得志。

孟浩然放荡不羁嗜酒成性,而且酒后更是豪放不已。是唐朝诗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做过官的人。

唐玄宗开元18年,孟浩然已经40岁了,他参加当年的考试,但是名落孙山,在京期间,孟浩然和王维一见如故,结为至交。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维在家中喝酒,忽然唐玄宗进来了,王维在那个时候已经是状元级别,孟浩然被吓的躲到床底下。结果被唐玄宗发现,结果惊魂未定的孟浩然只好从床底下爬出来。

玄宗笑着问他:“孟卿啊,朕是早闻尔名,何惧而匿?”因此,孟浩然便被召见。

玄宗问:你带诗来了吗?”浩然回答:“我偶然来,未能带上。”

玄宗说:“那你就吟咏一首。”

浩然略加思索就念起诗作《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一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玄宗听了顿时板下脸叹息说:“我未曾弃置人才,只是你个人不来求进,奈何反有这样的诗作。”因此让人放他回南山,终身不仕。

【我不想去追究唐玄宗的气量问题,但是值得自己警惕的倒是:“闹情绪”是不能随便闹的。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去抱怨,把握好自己能够把握的,控制好情绪,要不然即便真的有签约机会也是没有能力和心智接住,又怎能怪别人。】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孟浩然用一个普通的村庄,一顿农家饭,一对老友对饮话说家常话题,把政治失意名利得失都抛之脑后不再想起。

读孟浩然的诗应该通过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浩然的诗中虽不算最淡,但他用省净的语言淡淡的叙述也

已经可以算是淡到看不见诗的程度了。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也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一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2019/6/26 读书变现读书打卡第17次

311-多向思考者

侄女今年高考,过了一本线,但是只多了十几分,家里人让她去读可以免费的师范学校减轻家里的压力,而她自己高中三年就有自己想读的大学,但有奈何只多了一点分数,但她非常不想读那个免费的师范学校。

我大概是理解她的,从小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不管多么辛苦,也会给她最好的,身边的人也会因为他们家穷而受冷眼,所以她首先不想依靠别人,欠别人的人情,其次她想去靠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的更好,她很享受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完全是有能力去做好的。

这一些让我想到了以前的那个自己,一个凭着感觉,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自己;一个不喜欢被人捧着,做任何事情都喜欢靠自己的自己;一个觉得自己一切都可以搞定,整个世界围着我转的自己。

我曾经也觉得自己有理想,可是那种理想是模糊的,更多应该是凭感觉的,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理想,说出来很简单,但是去寻找方法也好,寻求别人帮助也好,一切都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

所以当真正走入社会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我发现自己不知道方法,也不知道因果,不喜欢抱团,喜欢凭自己的感觉去做事情。

其实说实话,要承认这些和去发现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要花很多心思,也需要花很大的勇气,甚至要经历很多重创。

大学毕业我读的专业本身是思想政治专业,因为我想考公务员或者当律师,但是当时家里所有的人反对,说这有什么好读的,就是这样一种专业。最终进入大学之后托关系,调剂到了财务管理专业,也是当时非常热门的专业,都说是多金的专业。

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因为认为那就是和数字打交道,好枯燥无味,人都会变成一种呆子,也可能是因为这样我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去参加社团活动上面,学生会、社团,21世纪英语报,演讲,反正很少放在专业的学习上,虽然上课很认真,但是总感觉思绪一直漂浮不定,无论怎么努力别人一学就通我要学好久。直到大三才感觉有点入门,或者说对财务感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也是直到【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发现的,因为我是赶鸭子上架,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我也不知道思想政治专业是不是我真的喜欢的事情,所以我纠结甚至分裂。

因为一种不那么擅长,所以大学毕业之后首先打动我的不是财务而是市场和演讲,喜欢在万人瞩目的情况去享受自己。

可是那份工作又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可以说是非常虐心,说非常不靠谱。其实那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网上系统,但他们从来没有了解过,就反对说不好,都是在凭自己的经验,我的内心也是非常糟心,但是最终还是敌不过,可能也是没那么喜欢,我放弃了。

一年之后,又开始要重新去选工作,本来想去深圳发展,后来因为我的表哥开了两个公司需要财务又问我去不去,起初我是不想去的,因为我不想欠那份人情,但是最终他三个问题问到我了,我确实连最基本的财务知识都从来没有实践过,我也有点羞愧了。

于是收起了行李箱,开年就去了他那里。也许任何一个你随便下定的决心都会让你不随便的去还,在那工作两年之后,由于有些观念不和,所以就离开了。

因为财务工作需要细心,但是我可能不是那么细心,貌似没有那种心力,所以有时候只要被抓住了一次就不断的指责,我知道他为我好,但是我有时候就是感觉心里还是不舒服,直到最后听到他的脚步声我都打哆嗦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必须要离开了。

我在那里工作之后可以说非常怀疑自己走财务这条路,因为面对一个情绪不稳定的老板,你去做财务真的就是一种灾难,他一定会从他的角度去挑你的毛病。然后让你不断去否定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

我以为我会放弃,没想到就是因为他看不起我,所以我要更加努力,于是就开始考CPA,在工作的时候就考了2门。

可以说开始我的内心的确是心很大,觉得自己一切都好,于是就想自己一起报了,但是我也是经过那一年才开始真正的认清自己,其实根本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我可以做哪些事情。

貌似一切都是为了去证明自己,可是然后呢?没有了自己的意义,也会因为自己的证明而忘记本身自己的目标。

所以在2017年,我其实考的也不是很好,因为我太没有把握了,也根本没有去探索方法。

我记得那天跟我爸聊天,他说怎么没考上,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有一道题全部错了,但是我们隔壁的一个妹妹考上了,其实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对比,我知道我爸的意思了,当时我就说了一句话:“如果你要用今天的成绩比的话,我说我承认我输了。”

他说,你为什么要承认呢?怎么输了呢?后面他就把电话挂了,我知道我爸的不容易,可是我也必须承认我没有一次性过,我对自己食言了。

说实话以前是利用所有闲暇的时间去学习,最终结果不如意,内心确实不好受。同时还要面对比你低两届的人都考过了,你自己都没有考过那种心理的承受能力,另外就是承受别人的眼光。

我喜欢作者麦家形容的一句话,他说家乡的人有很淳朴的一面,也有很刻薄的一面,他们黑白分明,从来不懂得给别人留一点空间。

如果你挣钱了就会觉得你吃了很多苦,如果没有挣到钱就会觉得你能力的不行;成绩好你就努力了,成绩不好就不努力,我小时候没有感受过中间地带,无意中我也是那样,所以我才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我也是那样认为的。

好在2018年,遇到了一个审计老师我开始有了改变。

我称他是我审计路上的指明灯,就是金鑫松老师,我喜欢上的他的课程,不仅告诉你如何考证,还会告诉你如何组做好一个财务人,为什么要去做一个财务人,为什么要去做审计,在复习的时候需要的是什么思维。

可以说那一年,我把所以审计的思维都用在了其他科目上,开始懂得取舍,懂得方法,更懂得去记住目标,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知道,我缺少的不是蛮干的实力,而是缺少一种思维方法。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比较原始和农村,没有改变过来。唯一的改变就是我时刻警醒自己,也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记住自己的目标。

这其中也是有很多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言语,在又牺牲了一年的休息时间之后,终于过了,这一次我出来之后我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考的怎么样,是否能过,也就是核聚老师说的,我找到了自己在这条路上的因果。

在这条路上有怀疑、不屑、自大、还有伤心,不知所措还有指责、眼光和指点,更有自己的努力和运气,跻身到CPA实属不易。

所以想对侄女说,任何一条路都是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去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有自己的理想和想法就是最好的。

20190627 读书变现第18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怎样抓住可以抓住的点滴?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尝试

今天早晨听了核聚老师的低谷,其实发现有时候真的会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时候本来想的是去学东西,但是在学的过程中又会去跟别人拼时常,于是就开始不断的赶进度,希望能够全部学完但是却忘记了自己的质量,以前考研的第一年是这样,考注会的第一年也是这样,现在参加读书营又会去看别人看了多少书,但是我忘记了去考察别人是怎样基础,忘记了自己基础和节奏,缺乏了对自己真实的了解,最终快速换来的更多的是焦虑,更多的怀疑自己,又会发现自己不行,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但是直到老师讲了进步回路之后我还是不会用,怎么做笔记,什么时候做,做在哪里这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一点我确实会问自己到底学到了东西没有,是怎么学会的,有没有可能复制。说实话就简单的这个问题都会忘记,我承认我前段时间又忘记了。

以前学习先听了一遍视频,不做笔记,再听一遍视频做笔记,但是我是将很长的句子截图,实际上我是缺少了一个过程。在今天我的方法是先听一遍视频,自己再看一遍一视频,在看的过程中看一个知识点再画思维导图,再听视频。今天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新的思考。

我一直在想古典是什么意思,如何运用,但是发现上面7种写作误区都有,然后又在想拿我如何把今天学的用在美文那里,老师让我们抄写美文和今天内容关系是什么,知道是探索风格,但是很多只是知道而已,我还可以的有哪些延伸的了解。有没有把握好那些自己应该把握的点滴。

在问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确实有点不一样了,其实我连课程每天复习都没有做到,虽然一周会复盘一次,但是总感觉这中间还缺少什么环节,现在知道了,其实应该有一个环节自己去复习今天所学的课程,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到。

可是对大脑多向思考者来说又会遇到另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去平衡好每天做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比较多的,但是每天去怎么安排。

所以今天把思考过程说出来了,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去好好感受,然后又问自己我到底学到了什么,是不是学到了该学的。

主要是写作的误区,到底如何去做今天的作业,这是我要思考的。

另外写作误区我基本上都有,今天把文章重新改了一下,找到了一点感觉。

2019年6月28日   读书变现第19次打卡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的复盘:我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到的,现在是否遗忘

说实话今天的课程我确实有一点点感觉看似捕捉到又没有捕捉到的,其实主要是讲了什么是书评,如何通过轮盘的步骤写书评,书评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学到了是六个 步骤,并且这六个步骤可以灵活变动,只要确保花的时间一样多就好,但其实是有点堵了,首先要自己去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写的书评,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书评模式,也就是学的有点堵了吧,但是今天没有复盘其他课程,因为我也想试着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目标:其实我仔细回忆了一下,直到昨天在公众号上写一篇文章我才有一种信息流的感觉,有时候其实要解决的目标不是很清楚的。

站在读者的角度:读者想听什么,我能够为读者提供什么,这是非常重要,但是这也是我的短板,尤其是在看书的时候去筛选信息,我以前总是一股脑的全部去接受,现在通过苹果阅读法之后有了新的思考,但还不是很到位。另外我的态度特别不坚决,总以为是一种谦卑,但是却是一种不知所措。

头脑风暴要表达的内容:到底应该如何头脑风暴,用什么记录,怎么去做,其实每写一篇文章确实会有很多观点呈现,但是发现自己只是让他们浮现但是却没有去记录下来,但是真正回忆起来的时候却忘记了,比如我昨天在构思一篇文章,但是很多东西没有记录下来,也不知道大纲是什么。

组织文章,谋篇布局: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不好把握,因为写着写着我会写成报告式的,并且不知道如何去做好,这是我目前正在改变的分界点,所以也需要给自己时间

写初稿:我一般是直接开始写稿,没有进行之前的这些思考,这也许也是我的一种风格吧,因为我觉得是很难一下子想出我该写什么

修改:昨天的一篇文章我是隔了几天再修改的,感觉内心开始变得更加清晰,用的大部分是信息流

这样一复盘我觉得我学到的是如何写一篇文章,而不仅仅是写书评,也对之前写文章的过程进行了一下复盘,之前一直在问别人如何写一篇文章。

我是通过在听视频的过程中做思维导图,然后放置了一段时间重新再复盘一下自己的问题而获得的新的思路。

2019年6月29日   读书变现第20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与其说是对课程的复盘不如说是对这段时间我学习状态的一种复盘吧,咨询了同频的同学,也咨询了老师,还咨询了班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从焦急,到平和再到愉悦,心中的改变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了解自己的过程,我了解到自己可以承受到哪样,了解到自己最自己状态比较敏感,还是能够及时调整。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像一个信息饕餮,在不断的吸收信息,但是却缺少了选择的环节,和多问自己一个问题的环节。

我绝对不是一个能够立马消化知识的人,总是感觉比别人要慢一步去领悟,还只能是照搬去完成,甚至还会把整个过程弄的比较复杂,以前的我不会这样去反复回顾,要么觉得自己完成了作业状态还可以,要么觉得自己等整个过程完成之后再关注自己的结果。

其实我就把自己弄的很被动,过程即结果,我都不知道了我的过程即便知道了结果,也没有追溯性,其实也晚了,所以这一次我是每周就回顾一次,遇到内心的问题我就问自己。这一次问了之后应该可以稳定一段时间啦!

问题: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阅读上?

你花的这些时间主要完成那些任务呢?

你参加训练营的目标是什么是否真的透彻和记得?

每天忙于完成任务,感觉哪一点都没吃透,着急和迷茫吗?

有没有想过如何改进呢?可以寻找哪些资源?

你是否也感觉需要不断的叠加任务,完成阅读测试,摘录美文,完成课程,苹果阅读、卡片阅读但是不知道怎么进行平衡呢?

是不是感觉脑袋有点迷糊不清楚?是被老师带着走,自己缺乏主动的过程?

除了课程之外,你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你是否有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对,但是还是在犹豫或者麻醉自己,或者觉得浪费时间而不去调整?

这些问题一遍一遍的审问,你会发现自己目前的状态的。

20190630  读书变现第21天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的课程的关键词是精读,从三个问题进行解决,深耕精读文章如何定位?精读的关键内容是什么?如果没有原创能力怎么办?

精读文章对原创性非常高,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深耕精读文章定位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打造,言简意赅:【一个特定,两个持续】

可以某种特定的文化需求;从某个主题持续写;从某个读书产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持续写。

精读文章内容的关键:【两个心法】

去清单,重密度

如何提升密度呢?必须学会用卡片阅读法和看那些信息密度比较大的好书

没有原创能力可以将精读文章进行市场延展,把自己的读书卡片放在微博或者朋友圈上。

最后一句:

我见:

把一篇文章浓缩在一张卡片上,而不要把一张卡片扩展成一篇文章。

我思:

起初看这句话都懂,但是却不明白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在反复读了几遍,甚至离开了它一段时间再回过头的时候,我开始有点点启发。

其实这是“精读”的点睛之笔,一直以来我常常做的是把一张卡片扩展成一篇文章,但是我又在想这和我们所说的“引子”又有什么区别呢?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将引子能够写成一句话。于是我又想了一下,引子只是一个案例,但是卡片是精华,对我来说将一篇文章浓缩成一张卡片是有点难度的,所以总结概括能力还是比较缺乏,甚至比较难以描述。

今天学习课程采用的是苹果阅读法,之前是画思维导图,其实现在才发现,用苹果阅读法进行效果更加明显。今天会有一种把控感,并且感觉完全可以复述课程。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这篇文章作者查了一百多万字。

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

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

学习他的工作哲学,可得欣然。

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可得逗逼。

学习他的交往哲学,可得天真。

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

苏东坡: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先要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我住别人。把握住了自己,也就把握住了别人。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老苏有句名言:“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美学家张世英:“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活得美,活得有意思。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拥有制造快乐的能力。”

2019/7/2   读书变现第23天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早晨,我感觉已经达到心力交瘁的程度,这是我自己的一种判断,所以我没有选择去听课程,因为我感觉呼吸一下都是累的,第一次感受到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以为是因为怀孕的原因,但是内心还是有点不安,也说不少到底是为什么,不能让自己产生念头,甚至查了一下什么是心力交瘁。

直到下午四点我开始好点了,然后又重新抽时间去听课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确实这已经是达到了我的恐慌区,因为连阅读和写作都还没有完全到位的人来说,产品经理实在有点遥不可及。但是我还是有做产品的念头的,只是在想从何开始。

从阅读体系到职业规划再到写作初心、创作回路,最后再到产品经理,其实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些很宏观的事情,我将7节内容进行复盘,总结出了42个问题,最后通过苹果阅读法最终总结成20个问题。

我是不是只在吸收而没有真正理解,甚至完成作业也会希望得到认可?

我为什么常常心力不足,抓不住重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选择,甚至有很多障碍和冲突和尴尬,感觉大部分在处理情绪的问题,抗干扰的能力还特别差,很难形成习惯,即便制定的计划也很难去执行。

我为什么很容易焦虑甚至在学习的时候也增加了很多混乱,为什么常常会被卡住?

我还常常难以去描述自己的现状以及自己的情绪?

这些问题都很致命,以前也零散的总结过,但是说实话,没有把他们组合在一起,用一种加工的思维方式去对待,所以没有产生一种突破。

放在一起我才看到其实这些问题都只是表征,也就是表面想象,本质是什么,本质是我的思维,我的思维是冲突的甚至是混乱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要先看什么书籍呢,老师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多书单,但是我反而不知所措了,本来自己有很多问题,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去做,所以这也许是我潜意识不断在打架的原因,今天我知道了我首先要突破的是什么,就是优化思维。

这是成长计划的第一步的。

第二步还需要列一下自己的清单,第三步思考一下自己知识储备和结构,以及自己到底有多少技能,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怎样的。

走到这一步对我来说真的多花了很久的时间,自己感受到自己思维的问题,和老师跟你说你的思维有问题其实这个路径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我来说每走一步都是艰难的,但是路还是要走,思维的路别人可以点醒,但是悟真的只能反复靠自己。

(明天继续)

2019/7/3 读书变现第24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报名说书人

【人生成长蓝图二】

每个人其实起点不一样,有些人可能通过读书营可以去签约,有些人可能通过读书营重新开始写作,还有些人可能像我一样开始再一次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思维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注定与别人是有差距的,但是最起码我应该承认这种差距。

今天对我来说又进步了一点,也就是大概理清楚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还有到底有多少知识和技能,以及我真正把握多少,以及自己的优势和使命】,确定了一下自己以思维为出发点索要看的书籍,【思维+情绪+行为+心理】。

以上的剖析见表格,目前还没有转成电子档,因为还在整理当中,需要不断翻阅。

在这过程中我其实不知道什么可以叫做知识,也没有弄清楚自己的使命,更不用说使命之后的问题,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自己已经开始清楚了一些,我知道其实这是我在个人品牌路上必须要走的一步。

每走一步都是不容易的。从各种表象中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思维是无序的,混乱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阴暗的(焦虑、担忧、不相信自己,抑郁),心也是没有力量的,再复盘了这几年走的路,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自己的情绪做斗争,以及纠结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基于此我开始了(思维、情绪、行为、心理)顺序,还没有确定到底看什么样的书籍。

之后还要确定自己要读的书有哪些,以及自己的知识产品到底是什么,如果是讲CPA的学习方法到底我的底气又是什么,我能给学员带去的是什么,还没有真正想清楚。又或者是不是要做读书产品,读书产品的细分产品是什么,具体该怎么去调研和观察,该怎样去解决。

还有许多需要自己去思考,但是好在我有了一个思考的链条,总比以前无从下手要比较好。

认清自己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了,明天再继续。

【今天的复盘】

凡是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其实这段时间来我发现,复盘不是把老师的课程去完整的复述,而是要用我的语言简单去表达,甚至能够理解。

今日的课程主要是讲了【一个心法】,【一个模板】和【四个创作技巧】

听书稿的一个心法是搞清楚什么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引发两个创作心理:一交付二线性。

如何交付:前倾45度的表达欲,使命,其中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成导游,引领大家,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貌似突然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还要避免交付的误区,就是把书的内容全部的都缩略一遍,这是我常常做的事情,但是其实缺乏了一种灵气。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知识投射到自己身上,转为后反射给用户】。

我倒觉得这句话本身也是一种心法,让我想起了樊登每次讲书的那种场景,他很多时候都是从他的案例出发。

一个模板:掌握一个原理,金字塔原理。

从上篇文章开始我就在思考金字塔原理给我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发现有了一些新的启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四个创作技巧

由难到易:把复杂的原理简单说好

由高到底:告诉大家简单现象背后强大的原理

由已知到未知:先从别人的心里抓一个已知告诉他知其一不知其二,再引起新的知识点,从无到有形成新的知识交付。

是非落差:你认为是这样,其实换一个角度没准会这么看这件事情,把读者过去的认知翻转。

为更好的吸收这些,我的脑海当时出现了樊登讲课的场景,也回想起自己所听的书籍,发现是可以用的。

《能力陷阱》开头(由难到易,是非落差)

我们都认为人最重要的是首先要知道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你这样想时已经被你目前的状态局限了。

你现在所能想到的那个状态就是你此刻这个人认知水平的巅峰,而你此刻的认知水平的巅峰很可能局限住你整个人发展、方向和节奏。

这就是能力陷阱。(是非落差)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越是熟悉越是能力强的这些技能越容易把我们牵绊在此时的当下。(由难到易)

《亲密关系》(是非落差)

每一对情侣都以为自己吵架的模式是独一无二,我们会因为突发事件吵架,因为各种不一样的脾气所以吵架。

但当你读完这本书以后会发现,事实上我们吵架的模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这本书叫做《亲密关系》(是非落差)

《他人的力量》(由已知到未知)

我们以前讲过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倡导反求诸己,无论事业、家庭还是心灵,我们都是倡导反求诸己,就是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在自己内心寻找应该怎样解决,从自己身上去把自己的变得更加强大来解决问题。

这其实有一个盲区,当我们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可能让我们每个人能力是增强了,但是个人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今天讲的这本书就是弥补这样盲区叫做《他人的力量》

《心智力》由高到底

樊登:我以前 说创业成功与否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很重要,但很多人不理解,说怎么会?我们从小就是苦孩子,但我们依然很有成就。李教授,您来给我们解答一下。

作者:我们是苦孩子,这个念头是从何而来呢,最大的可能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她身边的父母。问题是这个苦是什么意思,如果是生活过得不好,吃不饱这不算苦。

但是如果这个苦是暗示我们不能成功,我总要不断地打拼而不能成功。因为我已成功就不需要加苦。其实在创业的过程中我并不真正的追求成功而是一方面追求他自己并不察觉这是我不能成功,同时我愿意的很苦,同时更多的动力能量放在维持我是苦的上面。

你可以试想一下?

这是以上为了理解这四个技巧而进行的努力,其实会有点落地的感觉,虽然还不会创作,但是找到原型,并且学会去欣赏一篇听书稿,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2019/7/4 读书变现第25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人生成长蓝图三】

对使命的思考没有一点思绪,今天听了核聚老师的低谷,有一些新的思考,以放弃为主题。其实从去年我就开始在不断的缩减自己的愿望,但是到现在还是发现自己没有找到根源。

今天貌似找到了一点,就是对标思维,到现在为止包括我的专业财务,我都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只是去考注册会计师,可是考完之后呢,我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

所以走着走着没有参考,没有方向更找不到解决方法。其实规划是一方面,对标思维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会像你人生的指明灯,走好以后要走的路程。

这是我这个阶段要做的,需要做的努力是什么,这是我今天思考的。

【今日课程复盘】

复盘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感觉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首先讲了什么 是拆书稿,拆书稿和听书稿的区别,讲解拆书稿有几个部分,然后从虚构类的书籍和非虚构类的书籍提炼出通用的模板。(见纸质笔记)

今天新的重点:如何取新媒体的标题,这是我目前存在的非常大的问题,但是没有花心智去思考,所以进步不大。

问题:拆书稿分为三个部分,但是第一篇是最后才能写,那我们在公众号上像电影一样播放应该是怎样去做呢,还是把所有书稿写了之后再去发表?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晰的。

我确实有一本读了很久书《多向思考者》针对专门的人群写的,还需要快速读两遍之后再做好。

我见:

拆书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我思:

我想这句话是拆书稿的灵魂,但同时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目前我停留的水平还比较低,有些想法可以表达出来,但是缺乏了一点灵气,甚至是一点优雅,就是直戳戳的表达出来的。

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刚开始3个月是心里有的表达不出来,然后貌似堵在心里一样,现在是可以表达出来了,但是貌似都是口水文,没有一种精炼和优雅。不知道这个阶段有多久。

现在明白了,其实参加读书营学习方法不是让我们一定学的多快,而是让我们更加淡定一步步走,有些懒是不能偷的。

2019/7/5  读书变现第26次打卡

311-多向思考者

前段时间确实在学习上感觉有点心力不足,心中有太多的疑惑,感觉像一团乱的毛线球,今天把毛线球解开了一点。

我其实一直在疑惑怎样才能把以前的课程全部结合起来,其实今天的课程就有以前课程的整合,有心法、产品和案例。

主要涉及:需求(如何选书)、阅读方法、主题书单、听书稿、分销文案。其实这就是以前课程的整合。

之前我确实看了很多书,也列了很多书单,最近也一直在想我该如何去整理,完全没有一种思维。我也知道是以需求为出发点,但是我的需求是单一的,发散,我也没有从中去找到什么主题,所以即便看了很多书,也比较难形成系统。

比如柔韧前行的主题,之后还分为理财困局、认知突破、技能提升、柔韧前行一些女性的自传。

今天的课程让我知道如何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如何从书海中确定要读的书籍,开始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我想这一点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沟通链接其实是我一直缺乏的,首先不知道如何去与别人沟通,其次也会怕自己没有足够的价值,其实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觉得不行,我从来都知道团队的很重要,但是要做好团队的事情首先要确定自己真正的价值,这一点关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其实确实事情不复杂,我们人比较复杂,可是没有人是一下自己简单坚持,都是先复杂碰了壁之后再开始慢慢变得稳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再那么贪心把握住自己可以把握的东西。

2019/7/6  读书变现打卡第27天

今天在复习专业课程,写了三张卡片。

《暗时间》

我见:

每个人的手表走得都是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算。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活很多年。

我思:

思维时间就是所谓的暗时间,即便那些时间我们在走路、逛街、洗脸、洗手、吃饭、睡觉但我们的思维依然是在运转的,我们的大脑是在不断的工作。

有时候虽然坐在书桌前看书,但是也会发现自己貌似没有动脑一样;有时候虽然在走路睡觉,但是我醒了会有一刹那的灵感,比如今天早晨我突然悟到了这么久以来我从来没有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为谁而站。

一直想的就是活出自己,其实对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爱惜自己的人来说,何谈为自己二战,我也怎会感觉到一种真正的荣耀。

这些思考就是我在利用暗时间进行,一切在不知不觉中。

我见: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

我思:

我注会考了两年,其实在别人看来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浪费了很多时间,甚至是一件事情想去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没有一点进展,首先是我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没有将目标常驻在大脑之中,其次是自己的错觉,我觉得花了1000小时,但是实际上这1000小时的效率我却没有真正记录,也就是专注的时间。

我见: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个沙漏,里头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大家的寿命都差不多),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细些,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

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

我思:

在今天的以前我一直觉得我的容量是很大的,可以不断的给自己搭积木,但是每天搭没有精进积木就会倒,然后我又会搭,又倒,这也许就是我在过一段时间就会混乱的原因。

所以我也会要花很多时间去处理自己的混乱。这段时间我开始重新搭建自己的体系,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混乱之后开始看到了成效。

20190707读书变现第28天

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的课程学习了之后,需要对课程进行点评,目前内心是没有标准的,也不是特别的方便去提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但是当听完了之后,让我非常感兴趣的应该是代谢健康课、简画、个人的理财。

因为这三个方面是来自我的一种需求,但是代谢健康这一块,其实即便没有去听课,也是给我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向。

个人理财是我目前遇到的,跟本身的课程制作者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所以对目前的我来说,应该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以简画的方式来带动这个市场,我觉得也是一种趋势。同时能拥有这样的一个思维,其实对以后小孩的培育也是有比较大的好处。

但其实在今天,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思考。

在我们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以前是觉得任何一个课程都值得我去学习去借鉴的,所以在内心中就缺乏了一种评判。导致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去输入,但是输入的信息,是价值量是非常低的。

所以当今天再看到大家的产品的时候,一方面我有一定的开心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我想我对自己选择产品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了。

对我们来说,小人就是等于信息加模式,我的信息是什么?然后行为模式是什么性高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输入,对我来说应该是一种好的选择,你能让我更加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同时对我来说,信息其实对多向思考者来说信息的太多了,反而会让他产生一种杂乱,所以在这个过程来讲的话,我觉得这是给了我另外一种思考的角度。

最后就是,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需要用一种良心的方式去带动这个社会的流动吧,或者说带中这种浪潮,因为知识付费,虽然兴起了,但是我知道层次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以前是没有这种思维的。

但是真的,就像是去阅读一样,有很多作家有不同的层次,其实当你跟层次比较高的人去交流的时候,你反而没有那种焦虑,但是跟层次比较低的人在沟通的时候,这种焦虑是比较大的,所以做出好产品是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的。

说实话,我很久没有用这种方式去记录自己的成长。

目前对我来说,算不上是一个知识产品经理,甚至是,也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吧,对我来说应该是一种重新的归零,就哪怕是以前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东西,但对我从我学习读书营开始,其实就已经在走归零的这条道路,所以我觉得我现在真的是重新从零起点出发,应该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特别羡慕这些做出产品做出产品的人,我觉得这是他们积累的效果,也是他们努力的效果.

20190708读书变现第29天

311-多向思考者

今天的课程提供了一个线上线下读书会的模型,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个新的突破,为自己种下了一颗种子。

其实我没有参加过线下读书会,线上读书会我也只是参加樊登读书会。其实也是在今年才加入进去。可想而知我是一个没有网感,然后接触一些新的东西,也感觉会比较滞后的人。所以对我来说,就像老师讲的,应该是为之后,自己去办一个读书会,种下了一颗种子。

我现在开始读书,说实话,一方面确实也想变现,但是也会觉得有点遥不可及。因为无论是线上读书会和线下读书会,我都觉得就像老师讲的需要一定的实力。也就是说最起码自己要非常的清楚自己所走的这一段路程。

对我来说,是一个对自己输出要求会比较高的人。

尽管老师会说,我们事情其实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可是从古至今,唯独人的复杂性,确实是很难去改变的,就比如他的焦虑,他的担忧,还有他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它需要非常强烈的敏感度,去感受到自己到底是不是有一点点思虑过度了,有时候的思虑是因为根本就找不到方向和方法。

我想这也是人性,所以我觉得我去接纳自己的复杂性,因为确实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就比如小冰老师也是从那样一个曾经比较忧虑焦虑这样一个过程走过来的,所以也许每个人都是需要这样一段成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学习的过程对我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重启的过程。

今天的我觉得线上读书线下读书会给我一个非常大的想法,就是建立,然后我觉得我目前的状态,所有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不是运用的很好,很多资源是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的,在我的心中还是有一定怕的因素。

也就是说即便现在是有资源,我其实自己也不能够很好的去运用,有一些自身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目前我也是在走第一步。

种子播下来,最起码知道了方向!

20190709 读书变现课程第30天

311-多向思考者

读书会的主题服务特定人群:高敏感人群

口号:放下心中的巨大石头,整理超载的思想仓库,找到真我,成为特别的人

口号定义:别人无法了解你,失去自尊,怕被人拒绝和排挤是你石头产生的原因。

总是停不下的大脑,你也无法理解别人,因假我而失去真我是你思想仓库超载的主谋。

高敏感人群你以为自己是丑小鸭,其实你是独一无二的天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39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91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9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3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1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34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5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02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90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21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7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82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