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沙说,因为不喜欢单位圈子里的某些个人,她没有融入到那个圈子。最后,她干脆就彻底远离那个圈子。
而最近她发现和她向来要好的H,在彼此分享了诸多关于那个圈子的看法后,H却主动地去靠近那个圈子,没事就搬把椅子贴过去聊天,而和她当然是渐渐疏远了。
王蒙说,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相互的。
在一个圈层里,你要求人家事事时时跟着你,你就得事事时时维护人家,而且还要有这个能力带给人家想要的。很显然,小沙办不到。
H说,和小沙走得太近,会显得很不合群。“合群”就是H的诉求,就是H以为在单位里更好地安身立命的标签,所以H选择了离开她,投入圈子。
或许,当你立志于成为单位里那个孤云野鹤般的存在,不想搞小圈子,也不在乎是否能戴上合群的帽子,你就不要想着有人与你真正交好,与你温情脉脉,与你推心置腹,与你推杯换盏,与你同仇敌忾。
因为那些人知道你的孤独、薄弱与“不合群”,而他们需要的还是有圈子能够抱团取暖,能够人多力量大,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他们的利益需求添砖助力。
诗意地讲,一个人走不一定不好。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如小沙,做自己才永远不累。
而当下,最难能可贵,最好的成就,最大的坚持也便是做自己。
如朴树,混迹娱乐圈,半生归来,却仍是款款唱着生如夏花的那个少年。
现实地讲,一群人联结也不一定是坏。不加入一个圈子,就容易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你有足够的资源和话语权时,不用依附,圈子自来。
职场上,人际关系最终的破局之道还在于练就自己的葵花宝典,独步江湖,任你逍遥,随你指点。
02
Q在当地认识很多人。大家对他褒贬不一。从一个编外的办事员到单位的二把手,用了14年时间。有人说他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极强,有极强的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大局意识,适合做领导。也有人说他最擅长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把大领导“照顾伺候”得很到位,很周全。
在单位里,人际关系永远是大家绕不开的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感受着,浸淫其中,尤其是与领导的关系。
王蒙在《这个社会会更好吗》里写到,在一个人治色彩尚未绝迹的社会里,与领导的关系,给领导的印象至关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方面稍微做得过一点就会成为奴颜婢膝溜须拍马,为大家所不齿。
首先是形象问题,被扣上这样的帽子,将来的成功必受影响。
其二是投机站队带来的风险。如《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同志,与靠山石赵玉春与荣俱荣,与损俱损。理论上来说,所有不正派的人际关系都可能遭到腹诽,遭到批评,遭到弹劾,遭到查处,遭到恶报。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其三,你投靠A,他投靠B,于是你成了A的人,他成了B的狗。当权势者变A为B的时候,你的下场还用问吗?
其四,你的宝贵时间花在处理那些不正派的人际关系之上,你还能有多少时间用来练就真本事?蝇营狗苟,终究都难登大雅之堂,还有多少阳光会照进心里?
03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说,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是中国的国情、普遍的民情,似乎谁也改变不了。即便是最没有人际关系色彩的教育改革,一动手也会被人际关系的网络缠住。
在人际关系中,尤其要处理面对的是与朋友的关系。
《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璩美凤,曾担任台北市议员、新竹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因与友人郭玉铃闹翻,便被郭玉铃雇人用针孔录影拍下了不良视频,还被人拿来公开销售,政治前途就此断送。
在往期的文章《人这个东西呐》里我也讲到过著名翻译家傅雷和毕姥爷被朋友“坑”的例子。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写到:“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柔石)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
认清一个人,不要仅看他对你的态度,也要观察他在你面前论及他人他事的态度。
每个人心里都有魔鬼和天使。
人都有演员的一面,在生活的洪流面前为自己设防,筑墙,戴上面具分裂成很多个自己。
他的率真、光明是真的,但是他的吊诡、阴暗也能不请自到。
去原谅那些被生活逼成演员的人,去提防那些人前人后转换自如的演技派。
愿意一辈子以本真示人的人,你须明白,那是稀缺和珍贵的。
04
日前,杭州的保姆纵火案牵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年轻的女主人和鲜活的三个小生命就这样烟消魂飞在江南的梅雨时节。
而凶手目前也已经锁定是保姆,她为了掩盖自己盗窃财物的痕迹,想一了百了。
而据男主人说,他们一家跟保姆相处得还挺好,不久前还借了10万元给保姆家里买房。
茫茫人海中,与陌生人的交集在所难免。
人际关系中, 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人的关系却可能关系身家性命,名誉地位。可能当初你看起来他最不起眼最无关紧要,但一旦进入到你的关系圈里,这样的人却最能搅起千层浪,掀翻万般水。
纵火案里的主人公如果对请进来的保姆多一些背景了解,拥有财富的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能力,及时切断与该保姆的连接,或许结局就不一样。
女拳文化里,有一个例子这样的。一个朋友做义工时认识一个无业人员,因怜悯觉得此人老实,穷还做义工,就用了自己半生积累的资历和人脉介绍他进了自己的单位。
可是,他进单位后居然在单位的人事纷争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诬告同事上级甚至是自己的介绍人。非常忠实地充当其中一派的打手,率队撕咬,乌贼一样四处喷污,咬得真诚而热血。
结果,当然是此人被整个系统拉黑,更被那个可能唯一真心善待过他的人永久拉黑。
一个有多年义工组织的经验人说,不要以为贫穷的人做义工是有多善良,他们背后的动机往往肮脏到不能直视。
你所同情的未必是你期望的结果,
你所判断的未必是你认为的逻辑,
你所大意的未必是你以为的侥幸。
农夫与蛇的故事犹在耳畔。
在与陌生人的相处中,远离脏乱差,多做背景调查,一般不轻易带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圈子。
05
人际关系这张大网,不仅网住了同事、领导、朋友,而且也吸纳了我们身边的亲人、爱人,及很多在我们人生列车上上上下下的人们。
如何妥善处理,是我们每天睁眼后就必须面对的事情。
人际关系就像药,每个人都必须吃,健康的时候它是维生素 ,感冒的时候它是999。
药就在那里,吃与不吃在于你,因为身体是你的,健康也是你的。
药多一分不利,少一分则缺。而人际关系也一样,贵在于一个“度”。
如何将这个“度”发挥得游刃有余,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站在人潮汹涌的中心,独行在人迹罕至的小径,微笑,亦或冷漠,你都在网里。
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
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
是,但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