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撞立秋,养肺进行时!

树荫蔽了眼角

蝉鸣吱呀乱叫

暑气浸了裤脚

又是一年秋到

热浪未减,是秋天啊

天还是那么热,蝉还是那么闹,以至于完全没意识到明天就立秋了,毕竟三伏有满满40天,要到8月19日才结束。

之前我们总是在讲夏天要多出汗、三伏要养阳气,一副正经养生脸。这会儿夏天马上要过去,还是来聊聊如何享受夏末秋初的伏日吧。

四时流转不等人,那些酷暑独有的乐趣要抓紧了。

你可能会纳闷,既然已经快到立秋,为什么天气还这么热

立秋≠入秋,按照气象学的划分,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才能算是秋季的开始。

立秋天气仍然非常热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现在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

清代名医彭子益曾这样解释:人在中伏的时候,走在地面上,都会被暑热之气热得熏鼻。但这种“热”是暑气肃降下沉地下的前期准备。

立秋过后,昼短夜长,起居宜“早卧早起”

因为此时“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也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一般来说,秋季晚9点~10点入睡,早晨5点~6点起床比较合适。

老人说:「一立秋水就凉喽」,因为立秋后早晚偏凉,露天的水池会比原来凉,但是未出三伏天,还是可以游泳的。要是出伏之后再游泳,就容易「秋水伤人」了。

立秋时节,人体开始处于收敛内养的状态,所以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要避免剧烈运动,造成阳气损耗。

立秋后,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身体发热,微微汗出即可。

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容易使邪气趁虚而入。

在我国过很多地方,立秋有“啃秋”习俗,就是啃食最后一个西瓜,过了此日,便不可再食。

因为立秋后,再吃一些凉性的西瓜,容易损伤脾胃,引起腹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立秋后的西瓜多为罢欀瓜,这一类西瓜口感普遍不好!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天宜收不宜散,可以适当吃些应季水果,如山楂、柚子、橘子、葡萄、苹果等。

立秋过后,天气渐渐就清凉了,但暑热余威还在,再加上秋天的燥气加临,各种上火的问题也会多起来。

动不动就牙痛、便秘、痘痘、淋巴肿大、口腔溃疡、风疹红疙瘩、眼睛红血丝干涩、血压升高……尤其是大鱼大肉、熬夜生气之后,这些症状更为多见。

所以,夏末秋初,老辈人都有吃豆的习惯,可以清暑热,养五脏。俗话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内经》里也提到「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豆子虽小,含的精气却一点不少。

现代营养学也证实,每天坚持吃豆类食品,两周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概率。对于想瘦身的小仙女还有三高人群,豆类是比肉肉更适合的蛋白质来源。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入秋需要进补,但不宜特补,可在立秋前后适当吃些粗粮粥方。

五谷杂粮粥

泄秋凉防秋燥

黄金比例搭配出的五谷杂粮粥,融合有机大米、有机燕麦米、有机小米、有机玉米渣、有机糙米,5大品质原粮,结合营养学配比,多次口味调试,好吃又养人。

有机种植、加工生产,选用当季新粮加工,颗粒饱满,品质色泽清晰可见,不过度加工,营养成分鲜活,粗纤维丰富。

桂花坚果葛根粉

润燥解腻顺时而养

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立秋之际属于长夏,故要清补。葛根就是比较理想的清补食物。

可问题是,对于上班族来说,烹饪是个麻烦事。有没有办法兼顾美味与营养,还不用动手下厨?

这款桂花坚果葛根粉,将天南地北的精华都用上了,关键是即冲即食,方便快捷,1分钟就能完成一份精致早餐,元气满满,品质高级,还免去了上班族洗碗的苦恼~

葛根粉软糯爽滑,桂花甘甜芬芳,再配上整颗整颗的巴旦木、腰果、蔓越莓等等,来上一口,瞬间酸甜爽脆集聚口腔,相互碰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