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六层次》刘姗姗 坚持原创分享第582天

      今天重温了理解六层次的内容,它是NLP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我们大脑处理事情的一种逻辑。六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身份、系统。下三层决定了人的外在,上三层决定了人的内在,虽然六层都很重要,但上三层更加重要。

      环境:最低层次,即外界条件。比如,什么时候?在哪里?与谁在一起?做什么事等。我们正常人的思维习惯,往往从这一层次开始考虑问题。

行为:这是第二层次,即在这件事情里,我们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能力:这是第三层次,即对于这件事情能不能做?用什么方式方法做?还可以怎么去做?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信念与价值:第四层次,即我们相信什么?什么最重要?这样做能带来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

身份:第五层次,即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以什么地位去做这件事情?

系统:这是最高一层次(也叫精神层次),即我与世界的关系,我的作为对世界有什么好处?

      从不同的层次理解问题,将收获不同的人生格局。比如,“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如果站在环境层次来理解为:这个工作任务重,工资低,同事间关系不好。行为层次:我得过且过,只是付出不到一半的努力。能力层次:我没有能力胜任工作任务。信念与价值:再努力也没有用,在这里我找不到我的价值。身份层次:我只是一个普通职员,我没有那种命。系统层次:我完成任务会给公司和家庭带来贡献。

        我们会发现,在面对问题时,改变低层次的理解,很好解决,改变容易,但作用小,容易反弹,因为这受人的意识控制,但是改变高层次的理解方式,虽然困难,但作用很大,改变后就比较持久稳定。因为这受人的潜意识控制。想让一个人内心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就要抓上三层,提高上三层的格局。格局大了,心大了,事儿就小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