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不是驯服,而是共生,这场修行里,没有满分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我们。
昨天听王纪琼院长的录播课第三节时,王院长讲了一个自家孩子冬天吃冰激淋的事:冬天大半夜孩子说想吃冰激淋,王院长并没有责怪,而是很欣慰孩子跟自己说了这件事。
培养一个和你说话的孩子,比培养一个说什么的孩子更重要。 ----王纪琼
如果是我,我肯定会阻止孩子吃,那么后果就是以后孩子想吃冰激淋的话,肯定不会再告知我,和我说的话也会越来越少。
王院长的做法是把两种后果告诉了孩子,一种是吃了冰激淋没事,另一种是吃了冰激淋肚疼去医院看医生,让孩子做选择决定吃还是不吃。
孩子打小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他要为他做的决定承担责任。 ----王纪琼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王院长不剥夺孩子做选择的权利,就是从小培养孩子承担后果的能力。
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昨天处理孩子的问题没了急躁。
昨天傍晚老公出去有事,孩子也跟着去了,但周末的作业还没做。七点的时候两人没有回来,我开始着急,打了一次电话催。7:30又催了一次,之后每隔半个小时我就打一次电话问情况。
两个人一直到9:30左右回来,我已经关了灯睡下了,没理儿子。儿子看出我沉默不语在生气,说“别生气了,妈妈,我都回来了。”
想起王院长讲的让孩子做选择的课,我平静下来,说:“我不生气,你的作业是做还是不做?”“做呀。”说着儿子去拿作业。
“你要是做的话会做到很晚,明天早晨你得按时起床。还是别做了吧。”
“不行,我要做。”
真想吼他几句,还是忍住了,他做了选择,也在承担着自己的后果,我为什么要吼?于是我睡我的觉,他做他的作业,他用了半个小时完成了任务,刚好十点整。
今天早上不到七点就醒了,看来我所有的焦虑都都是多余的。学习是他的课题,他有争强好胜的心,他一定会完成他的任务的,我的焦虑是没有意义的。
偶尔晚一次也是好事,让他自己去领悟,去调整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在体验中成长,让我也在共生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