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字眼离我们渐渐远去,留下的时光拿笔挥墨,用记忆来封存。——题记
刘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青年作家,他写了一本书《谁的青春不迷茫》,一度受到80后90后的追捧和热议。其中“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一样”这句话是我在这本书中摘录的最为关键的话语,曾一度让我满怀信心,热血澎湃。时至今日,书的内容已鲜有记忆,但这句话,我仍记忆尤新,只是随着年岁的长成和阅历的丰富,越发地想抒发点自己的不同体会。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是从好友那里借来的10元钱买的盗版书,纸质很差,墨黑的字在磨砂并不光泽的纸上一行行整齐的排列着,时而出现的错别字丝毫不影响我对其的热爱。
那是2014年大二下学期的一个周末下午,宿舍的八个姐妹,两个逛街,一个走西安,剩余的姑娘在拉着窗帘较为黑暗的宿舍里午睡,我便是躺着睡觉的其中之一,在辗转反侧再难以入睡的情况下打开了这本书,不曾想却看上了瘾。看着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迷茫困惑,孤独无助,仿佛文字里的那个人就是当下的自己,那种钦佩与感同身受,时至今日都让我动容。
人的改变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人的改变和醒悟总需要一个契机,《青茫》这本书便是我改变自我的契机。如果没有这本书,或许初上大学时不知所求的那份焦虑和压抑也会过去,但有了这本书的存在,让我对象牙塔里的生活和学习有了更确切的认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青春字眼里,那种不该泯灭的奋斗的力量,也逐渐明白了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懂得了取舍。
大一时为了有一人作伴而不显得形单影只,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学着顺从,在不想逛街的时候顺从着去逛街,在还不饿的情况下妥协着吃自己不爱吃的饭菜,在还不懂感情的懵动年龄里依靠着精神的专注和热情喜欢一个人。或许只是害怕热闹的人群里只有一个人的那种孤单,或许是为了不让自己站在群体里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或许只是希望有一个可以说话聊天的人罢了。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总是在睡不着的早晨懒床,在该学习的时候只是烦躁地翻着朋友圈。内心的纠结和迷乱,在刚脱离高三的“苦海”中,一下地没有底线地松懈下来。没有人会告诉你该怎么做,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一切都是未知而迷茫的。脱离了父母,体验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本以为是欣喜若狂的,而现实却变得六神无主。挣脱了学业,本以为是全身轻松的,而现状是新环境不适带来的焦虑无处安放。独立、自主、孤独、焦虑、无助、彷徨,仿佛是青春时期里必不可少的字眼,每个人谈及都有一大框的语言等待着释放,这些曾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巨大磨合的岁月里的字眼,迷乱而挥之不去地存在着。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一样”,结合那段特定的青春岁月,这句话适用于所有普普通通却也不甘平庸的我们。审视着周围的同伴,在那一段特定的岁月里,真的如此,如果你曾敞开心扉地和你信赖的人聊过天,你就会发现,或多或少,每个人的过往和当下,都会有这样的一段时光。对当下的生活不满,对未来的日子迷茫,对束缚强烈反抗,对关心和呵护无尽排斥,只是那时的我们还未能理所应当地察觉,这就是青春的样子。
有的人沉寂在迷茫和失落中难以自拔,有的人在痛苦里奋力挣扎,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走远了,有的人迷惑着迷惑着,最终也顿悟了青春这个字眼里蕴含的五味杂陈,迷茫的不过是一种境遇。
回过头来思索,或者站在迷茫的外围审视,或者困在无畏的漩涡里挣扎。那都不过是一种当下力量所能承受的苦难之一,之后会有无数的磨难和心酸,让曾经的某种以为不能承受的生活的剧痛,成为人生的历练和简单的过往,只是当时还不太能看的透彻,看的明白。
日子渐行渐远,经历了一些事和看过了一些书之后,逐渐对刘同的这个观点有了不同的理解,终于有一天,我懵动地有所明白——谁的青春都迷茫,只是我们不一样。
如果仔细地与周围的人群对比,你会发现,我们与周围人有许许多多地相同,却也隐含着诸多的不同。看似相同的模样,相同的体型,相同的生长环境,却你生长成了你,他存活成了另外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玩伴,以为一直会陪伴着长大和远去,却在你不留意间分开了,学习好的去了好的学校,不爱学习的出去找了工作,走着走着你发现陪伴你的,只剩下了自己。更何况三十五岁已经写书三本,身价过亿的青年作家刘同呢?我们两个平行且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只是因为喜欢这本书里的文字,顺便喜欢了这个人。
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而我的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大一时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在大二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我们生长的环境不同,他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一直被书香的气息熏陶着,而我从小享受着父母分散开来的三分之一的爱,在贫瘠的鲜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陕北农村,高中之前竟未阅读过一本名著……其实不只有我一个,我们许许多多的独立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与他人比较。
人们常在相互比较的闲聊中说这样一句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其实这些言论大多只是自我寻找慰藉的理由和借口。我们不去盲目的羡慕嫉妒恨,也不去妄自菲薄地揣测他人的成功与努力,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努力做好力所能及中的最好,只要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必须会落在头上的事,那便是最好的自己,不奢求他人来爱,不期盼命运垂青。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当下,无人问津时自己垂爱自己,足已!
回想今日,在特岗工作的岗位上竟快待了三年,如果没有曾经的努力和付出,哪会有今天这份可以展示自我学识的幼教工作。如果没有曾经大学时的潜行阅读和学习,哪会有今日十万多字作品和作家协会这个平台,其实当下的我们不知,当下的生活现状是你昨日的写照,你春种时耕耘了水稻,收获的注定是大米,你夏秋时挥洒汗水,冬眠时注定不会饥饿。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如果什么都不甘愿付出,留下的大概就是悔恨和怀念。
其实我们终其一生走的都是付出与收获的道路,想要的东西必须自己去争取,想获得的成果,必须去耕耘,任谁也不可能坐享其成。只是我们大概在很久以后才会明白这样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