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在华师大秋林阁午餐后,我们走向长风公园。
其实,老妈来长风公园也是故地重游——那一年,广臣夫妇领老妈和儿子来了长风公园的海洋水族馆——长风海洋世界。这里如今已是孩子们的乐园天堂。
长风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区域内最大型的山水公园。众所周知,上海市是个缺山少湖,自然风光特别缺乏的城市。在全上海范围内也只有松江郊区有一座海拔不足百米高的佘山,而能称得上自然湖泊的也只有位于青浦郊区朱家角的淀山湖。因此,上海人非常看重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如今已经六十年了。公园在筹建时名沪西公园。1958年局部开放时改名碧萝湖公园。在1959年全园开放的前夕,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宗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又取主席《送瘟神》诗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句,将园中人工湖命名为“银锄湖”,人工大土山命名为“铁臂山”。
银锄湖是由原吴淞江(苏州河)古河道中的西老河河湾基础上人工开挖的。长风公园光水面积就达14.3万平方米,这个银锄湖真的可用浩瀚来形容。当然,长风公园园景是以湖为主的,山水结合。
哈哈,在长风公园里游玩特别不能遗漏掉园内的铁臂山,它可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一座山,尽管山高才26米,但却是上海公园中人造山之最。主峰周围分布着高低不等、形姿各异的次峰,东南有一幽静的山谷。整个山形有凸有凹,有曲有伸,有峻有缓。有八条崎岖的山径通往顶峰,主路与小路在山坡上纵横交错。西南有环形睡莲池,池内植有黄、红、白色睡莲。东西坡各有一只六角形竹亭,西亭名探月,东亭名听泉。我们是从东面爬上山顶的,我还给老妈在听泉亭旁摆拍了一张照片。主峰顶端有近20平方米的石平台,登台可一览全园景色,但因为有小摊贩摆满了儿童塑料玩具,没有丝毫美感,所以没法照相。老妈一爬山就精神抖擞,很开心;加上山坡树木郁郁葱葱,在深秋的十月,得此佳境,就更开心了呢。
我和老妈找雷锋塑像找了很久,在附近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才探得雷锋真面目之所在。原来他在公园的西南部,塑像为半身,铜质,高、宽都大概1米半的样子,底座用花岗石砌就的。塑像面朝南,北面植一排高大香樟林,西面为龙柏及花坛,东面有银杏和丝兰。塑像正面有一片大草坪,少年先锋队常来此举行队日活动。
少年先锋队员群雕位于园中央大草坪,雕塑包括了几组浮雕与一座人像雕。在一块花岗石平台上,有四堵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大理石墙,正面为红色,在每一块墙面上贴一组钢质浮雕;背面为白色,上刻与每组浮雕相对应的碑文。四组浮雕由水泥框架悬挂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连结在一起。每组浮雕分别反映上海解放前各个历史时期儿童的革命斗争活动。浮雕前面花岗石广场上放置着一座双人少年先锋队队员雕塑,男童在吹号,女童在行少年先锋队队礼。像体以不锈钢制成,底座用红色大理石砌成。广场的南北两端靠公园的两条主干道,前面是一块大草坪和用于集会演出的露天舞台,在西北面的一块巨大花岗石上,镌刻着康克清题写的“地下少先队”五个大字。
逛长风公园,我们是从枣阳路南端的无名小门进入,从枣阳路北端的二号门走出的,这里距离地铁三号线的金沙江路最近。嗯嗯,很开心的长风公园一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