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三国因为纵横捭阖,充满了智慧的引力;也因为金戈铁马,荡漾着驰骋的星光;同样也因为无数的未解谜团,勾起后世的无尽探索……
而这里要和大家说的,就是三国中的那一个个神秘因果,不知诸君知道多少?
一、何后酖死王美人、弒董后,立少帝;后董氏之人反将其酖死,而少帝被废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夏四月,汉灵帝病逝。何皇后召大将军何进(何皇后之兄)进宫,掌握朝廷大权,遂立皇子辩为帝,史称汉少帝。之后,因灵帝宠幸的王美人生有皇子协,对皇子辩的帝位有极大的威胁,所以何皇后命内侍将王美人用毒液鸩杀。
期间,由于灵帝之母董太后深恨何皇后之所为,本欲算计何皇后,因谋事不密,反被其算计。随后,何皇后以董太后出身藩妃为由,经朝议将其赶出皇宫,流放于河间之地进行安置。当年六月,董皇后刚刚抵达河间地界的驿庭,便被何进暗中派人鸩杀。
不久,何皇后可能刚刚享受到了一丝母以子贵的感觉,便迎来了汉未煞星董卓进京。
不知是董卓个人喜好的问题,还是为了立威,或许二者皆有。反正,从其第一眼见到刘辩之时,就非常不喜。
当年九月二十八日,董卓以“少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 为由,立刘协为汉献帝,废汉少帝为弘农王,解其玺绶,命其称臣听命。同时,令皇太后(原何皇后)还政。之后,董卓又命令左右武士将啼泣不止的何太后、弘农王及帝妃唐氏等人送入永安宫暂住。
次年三月,董卓以刘辩所吟诗中含有怨恨之意为由,命令李儒带领数十武士进入永安宫,将少帝、何太后以及唐妃尽皆鸩杀而亡。
此一过程,可谓因果循环。
2、曹魏怎么对献帝,犹如司马对曹魏
据《后汉书献帝纪》: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正月的一日,汉献帝拉住国舅董承之手啼泣道:“曹操视朕如小儿,觑百官如草芥,社稷早晚必归此人矣!”,说着随将缝于衣带内的血诏(后世称为衣带诏),托车骑将军董承联络反曹忠汉人士欲诛曹操。然则,因谋事不密,泄于曹操。随后,国舅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受密诏之人皆被曹操斩首,并夷其三族。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一月,魏王曹丕威逼汉献帝禅让,曹丕三次上书辞让,后受之。曹丕受禅称帝后,改雒阳为洛阳,定为帝都,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
据《魏氏春秋》记载,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秋的一日,魏主曹芳执国丈张辑之手啼泣道:“司马师视朕如小儿,觑百官如草芥,社稷早晚必归此人矣!”随后,脱下龙凤汗衫,咬破手指写下血诏,授于光禄大夫张缉、乃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三人,欲联络忠魏人士诛杀司马师。谁知,三人脸上泪痕被司马师看出破绽,司马师令士卫搜查三人,随后从张缉身上搜出“血诏”。 司马师看后大怒,遂将三人腰斩弃市,并灭其三族。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晋王司马炎威逼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三次上书辞让,后受之。司马炎受禅称帝后,定国号晋,改元泰始,降封曹奂为陈留王。
由此可见,司马氏对曹魏的这一过程,同当初曹魏对汉献帝的经历如出一辙,可谓因果循环。
3、刘备“借荆州”耍赖不还,终被孙权抢回
据《三国志》五十四卷中记载:公元208年,孙刘联盟大败曹操后,刘备以身犯险前往江东,经过同孙权的多方交涉后,孙权同意将其所占的半个南郡暂借刘备立足,后世称之为“借荆州”。虽然,只是借了孙权半个南郡,但终归是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克汉中,并自称汉中王后,孙权向其讨要荆州,但其又说待攻占西凉后再行归还。这不明显的耍赖吗?孙权能不气吗?
就在刘备继位汉中王期间,镇守荆州的关羽为了配合刘备争夺曹操的汉中,率主力,出荆州,攻打魏军曹仁镇守的樊城和襄阳,一战败曹仁,并将其围困在樊城。之后,又以水淹之计打败于禁援驰的七路大军,并活捉于禁、庞德,因于禁愿降,将其收监荆州;又因庞德不降,后将其斩首。闻此,曹操大为震惊,欲迁都暂避关羽威势。
然而,时刻挂念荆州的孙权,就在关羽离开荆州之时,派吕蒙白衣渡江,成功袭取荆州,最后竟然还将关羽擒获,劝降不成后斩之。
明明是盟友,你不顾盟友之情赖吾荆州,吾也不计盟友之义夺回荆州,可谓因果循环。
4、孙坚得玉玺,发誓应验
据《三国演义》第六回中写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期间,董卓大军挟汉献帝及众文武大臣迁都长安后。孙坚带领所属军队进入洛阳,灭火救人。这时,士卒从一口井中打捞出一具女子尸体,女子身着宫女装束,脖子上挂着一个包袱,包袱内有一个朱红色的小木盒,打开看后,发现里面装着一块无价之宝“传国玉玺”。
然而,就在此时,盟主袁绍闻信而至,向孙坚索要传国玉玺。孙坚暗藏,不愿交出,遂指天发誓:“坚如果得到传国玉玺,必死乱箭之下。”
袁绍心下甚疑,传信荆州刘表,望其截杀孙坚。果然,孙坚返回经过荆州之时,被黄祖部将吕公将其引入山坳,乱箭射死。
这时,可能会有许多人会说,孙坚有没有得到过传国玉玺都难说,又怎么来的立誓之说。
但是,据《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孙坚确实驻军在洛阳城南。一日清晨,有士兵去城南附近的甄官井上汲水,发现井出现了彩色雾气,众人皆惊,遂慌忙报于主将孙坚。之后,孙坚命人下井打捞,找到一玺,方圆四寸,上雕五龙,缺一角,写“受命于王,既寿永昌。”的字样。见此,有人说这是当年张让劫持天子怀惴玉玺逃亡时,掌玺人将其投入了井中。
另,汉献帝《山阳公载记》中记载: “袁术将僭号,闻坚得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袁术绑架了孙坚的老婆,夺去了玉玺。“也就是说,袁术为了得到孙坚手中的玉玺,扣压了孙坚的妻小以为人质。也就证明,孙坚确实曾得到过传国玉玺。
因此,民间传闻,不是袁绍将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之事告知刘表,而是袁术将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一事告知刘表,再通过刘表之手除去一尾大掉之患,又可轻易得到重宝“传国玉玺”,可谓一举两得之计。
由此推广之,也有些道理。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不管怎么说,《三国演义》在这件事上是引导人们切莫乱发誓言,小心天理报应。
以上种种,可为三国之神秘因果。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