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诸军征讨淮西,四年不能攻克,军粮运输弄得天下疲弊,百姓以至有以驴来耕种的。皇上深为忧虑,问宰相意见。李逢吉等竞相说师老财竭,想要罢兵。唯独裴度不说话,皇上问他,回答说:“臣请亲自前往督战。”
七月二十八日,皇上再次对裴度说:“卿真能为朕走一趟吗?”回答说:“臣誓不与此贼同生!臣最近看观吴元济上表,他的形势实在是已经非常窘迫,只是官军诸将人心不一,不并力进逼,所以他还未投降罢了。如果臣亲自到行营,诸将担心臣夺了他们的功劳,必定争进破贼。”皇上喜悦。
七月二十九日(原文为丙戌,根据柏杨考证修改),任命裴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仍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又任命户部侍郎崔群为中书侍朗、同平章事。制书下达,裴度认为韩弘已经是都统,不想要自己再做招讨使,请求只称宣慰处置使,又奏请刑部侍郎马总为宣慰副使,右庶子韩愈为彰义行军司马,判官、书记都是朝廷一时之选,皇上全部听从。裴度将行,对皇上说:“臣此去,如果能消灭叛贼,则回京有期;如果反贼还在,我永不回来。”皇上为之流涕。
八月三日,裴度前往淮西,皇上登通化门送行。右神武将军张茂和,是张茂昭的弟弟,曾经向裴度夸耀自己有胆略。裴度上表举荐他为都押牙,张茂和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去,裴度奏请将他斩首。皇上说:“这是忠顺人家的子弟,为卿把他贬到远方。”
八月四日,贬张茂和为永州司马。任命嘉王傅高承简为都押牙。高承简,是高崇文之子。
李逢吉不想讨伐蔡州,翰林学士令狐楚与李逢吉友善,裴度担心他联合朝廷和地方官员阻挠军事行动,于是请求修改制书上几个字,然后说令狐楚起草制书,用词不当。八月五日,罢令狐楚为中书舍人。
华杉曰:
“馈运疲弊,民至以驴耕种者”,运输需要牛车,骑兵需要战马,所以牛和马都上了战场,耕牛就只能换成耕驴了。军事运输成本非常高,孙子兵法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能抢敌人一钟粮食,相当于自己二十钟,这就是运输成本,平地运粮一千里的成本,是20:1,花二十车粮食的成本,才能运一车粮食到前线。战争花费如此之大,持续了四年,朝廷的压力可想而知。
23、
李光颜、乌重胤与淮西交战,八月六日,败于贾店。
24、
裴度经过襄城南白草原,淮西人以骁骑七百人邀击。襄城镇将、楚丘人曹华事先收到情报,严密戒备,将敌军击退。裴度虽然辞让招讨使之名,实际上行驶元帅权力,以郾城为治所。
八月二十七日,裴度抵达郾城。之前,诸道都有宦官监阵,进退都不由主将决定,胜则先遣使献捷,不利则对将领百般凌辱咒骂。裴度上奏,将宦官全部撤回,诸将开始得以真正掌握兵权,战多有功。
华杉曰:
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领有能力,而国君不在后面遥控指挥的,就能取胜。每支军队都有一个监军宦官,监军宦官又不只是监视,而是掌握军事行动决策权,当然永远赢不了。
25、
九月十四日,淮西兵入寇溵水镇,杀死官军三名将领,焚毁草料而去。
26、
当初,皇上还是广陵王的时候,布衣张宿因为能言善辩,得到宠幸。即位之后,张宿一路升迁到比部员外郎。张宿招权受贿于外,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逢吉厌恶他。皇上想要任命张宿为谏议大夫,李逢吉说:“谏议重任,必须是能对朝政可否做出判断的人,才能担任。张宿小人,岂能窃得贤者之位!如果一定要用张宿,请先把臣罢免才可以。”皇上由此不悦。李逢吉又与裴度意见不合,皇上正倚靠裴度以平定蔡州。九月二十一日,罢免李逢吉为东川节度使。
27、
九月二十八日,李愬将要攻大吴房,诸将说:“今天是‘往亡日’。”李愬说:“我军兵少,不能正面作战,应该出其不意。他们认为今天是往亡日,不担心我们进军,正好可以出击。”于是前进,攻克其外城,斩首一千余级。淮西军余众保子城,不敢出来。李愬引兵回来,引诱他们,淮西将孙献忠果然以骁骑兵五百人追击。众人惊恐,将要逃走,李愬下马,坐在折叠凳上,下令说:“敢退者斩!”返身力战,孙献忠战死,淮西兵才撤退。有人劝李愬乘胜攻打子城,可以攻拔。李愬说:“这不是我的计划。”引兵还营。
华杉曰:
往亡日,历史上也有战例。刘裕围慕容超于广固,将攻城,诸将一翻黄历,当天是“往亡”之日,不吉,纷纷固谏:去不得!刘裕说,往亡往亡,我往他亡,大吉,去得。于是攻下广固。
有人劝李愬攻打子城,李愬拒绝,说:“非吾计也。”这是不忘本谋,我本来是怎么计划的,我就怎么执行,实现预期目标就结束,绝不“随机应变”。而那些“有人”呢,一看形势对自己不利,就想逃走;稍微占点便宜,又想扩大战果。这种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普遍,无论是处理问题,还是与人相处,只有对自己有利,就想得到更多,一直到搞砸了,才能罢休。
记住,绝不随机应变!随机应变,是一种狂妄,没有人能应对世界的千变万化,成功者都是志有定向,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