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论语》学习第151天【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意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上到来的忧患。三国时候,曹操带着四十万大军来攻打东吴。东吴主孙权急忙召集文武官员研究怎样抵抗敌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始终未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这时大将吕蒙就建议说:“我们不如在濡须口修筑船坞,这样就可以把整个水军船只泊在里面,城墙上再派兵防守。进攻退守,水陆两军配合非常方便。”可是许多大臣却坚决反对筑坞,说道:“上岸击贼,光脚下船,筑坞干什么?”吕蒙摇了摇头,继续道:“打起仗来并非一帆风顺的,战争没有一定取胜而不败的道理。一旦突然打起来,步兵骑兵白刃相接,人都来不及奔近水边,又怎么来得及上船列队对敌呢?有个船坞就可以从容布置队伍,也不至被敌人攻个措手不及了。”孙权听了吕蒙的话,非常赞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将军的话很有远见啊。”于是立即下令派了几万人连夜开工,在极短时间内,筑成了濡须坞。曹操大兵如期而至。派到东吴的哨兵回来报道说:“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道敌人将兵聚在何处了。”曹操放心不下,亲自带兵爬上山坡探望,只见濡须坞内战船各分队伍,旗分五色,兵器鲜明,竟然没有丝毫漏洞。后来这一战,曹操损兵折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孔子说这句话的真义是在治国上。《周易·系辞》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朱熹也引《皇疏》注曰:“人当思渐虑远,防于未然,则忧

患之事不得近。”从政的君子,要目光远大,不能短视近视,只看到眼前的事,要防患于未然,决胜于千里之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是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活的层面讲,凡是看得想得长远些,看得深些,总归是没有坏处的。人活着,从不思考,不为前边和未来的事谋划,断不可能。在谋划和思考的过程中,总要设想到一些困难和不如意的方面,从而筹划如何去解决。把困难和不利的因素想得充分些,使事情更顺利些美好些,这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话前先有准备,就不会语义不通;做事前先有准备,就不会遭遇困难;行动前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只有做到远虑,办事才会比较顺畅,才会遇到较少困难。

5、读家书,听点评感悟✔:2分

        读纪春姐家书,岁月的醇厚在那醋香中弥漫开来,与此刻的温情交织相融,构成了一幅至美的人间画卷……姐姐大爱,暖意在文字间跳跃,在读者心间久久荡漾。感恩姐姐大爱!

        读大群老师功课,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持续不断成长铸就持续不断成功。我想要成功,但是成功的定义又不是很清晰,但是随着不断学习不断梳理自己越来越清晰了,成功不是某一个领域,成功可以是让自己活的开心,快乐,与身边人关系融洽,因为每个阶段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通过学习让我活出真我,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在这过程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说多说少不管用,不如做到言传身教。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应该反思自己的原因和不足之处,而不是责怪他人的过错。当我们遇到了挫折,应该反思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