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好多东西想要表达出来,音乐显然不是我擅长的方式,黑白键驾驭不了,左右手也各自为政;绘画也别提了,基础的素描从来没有完成过一幅;文字呢,早已生疏多年,每日埋首朋友圈、公众号各种碎字堆,多久没有写过一篇八百字以上的文章了?高考以后,唯一一次是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大作文,一千二百字。其实文字于我有种亲切感,每每心乱如麻,拿出纸笔,写着写着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坦然。
最近经历的状态仿佛是过山车开到了最底部,想要上去开不动,或者是连想动的力气也没有了。同学的一句话形容很贴切:心里没电了。简直是一语中的。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一切皆“空”,仿佛进入了一种无意义状态。"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一种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状态,即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除了变化。
前段时间误解了“空”,和多数人一样,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想想也是,人们在油尽灯枯的最后,任何东西都是带不走的。你见过的美景、品尝过的美食、经历过的世事、享有过的荣誉、拥有过的财富,都与你再无关系,若是千百年后,谁又还记得谁?不正是一切皆空吗!如此,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也许你不会想到,英国一位曾名噪一时的航海家,他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竟是由于他曾经解下披风共伊丽莎白一世踏足用。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知乎上有篇高票回答《人生不需要意义》,简书上也有(https://www.jianshu.com/p/afe52f8b5c4b),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可以有很多种,也可能什么都不能称之为意义。里面的逻辑推理很有意思。最后的结论是,人和花、草、木、石、虫、鱼、鸟、兽都是一样的,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是没有意义的。而人对于意义的追求不过是心理需求的一种,活着就是活着,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换句话说,满足自身各阶段不同的需求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我们得先努力活着,去积极、乐观、阳光地拥抱生活,生活自然会赋予你想要的意义。我甚为赞同他的观点。
很喜欢贾平凹先生的一本散文精选《自在独行》,书的封底有一段话:人生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以此勉励自己吧!去疯、去闹、去折腾,去多尝试,尽一切可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考试完后的这段时间一度处于一种无意义的状态,见了好些同学、朋友,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或忙碌或闲适,或自在或迷茫,但都让我感受到了光和热,并照进了心里。
也许我们终会孤独前行,但又如何?“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后面会断断续续写些东西,说不定哪天你就在里面看到了自己,还见到了众生万象。期待我们的相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