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幽默的人,因为他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感觉到轻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幽默感,只是表达的方式、使用的频率和场景不一样而已。成年人和朋友在一起时,因为比较轻松、没有压力,会更容易发挥幽默感,但跟孩子在一起时,这种幽默感却经常发挥不出来,尤其是孩子的行为惹恼我们时,比如大哭大闹让你心烦,这时你可能只想立刻解决问题,纠正孩子的行为,很难会想到用幽默感和孩子沟通,更不会想着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冲突。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44个工具——幽默感。
每个人对幽默感的理解不一样,因此,它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步骤,唯一的标准就是你和孩子都笑了,都感觉到轻松和快乐,那就说明你的幽默感发挥作用了。在使用幽默感这个工具时,核心词是欢笑与乐趣。比如,去年冬天我儿子总是喜欢脱袜子,他脱了我给他穿上,没一会他自己又脱了,还喜欢光脚在地上跑,我怕他着凉了,就一遍一遍地给他把袜子穿上。后来,我发现这样根本不管用,因为没多久他又会把袜子脱了,后面我也不给他说不能脱袜子,容易着凉这些话了,而是只要他把袜子脱了,我就坐下来去挠他的脚心,他因为痒在那咯咯的笑,我也跟着一起笑,然后顺手给他把袜子穿上,这样几次后,他就很少脱袜子了。比起向孩子下命令,让孩子不要脱袜子,前一种方式是不是更有效果,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在使用幽默时,关键是大人的心态要放轻松,面对孩子带来的挑战和烦恼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换一个自己能想到的比较好玩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教育孩子不一定要严肃认真,放下家长所谓的面子和权威,先连接情感,后纠正行为,而幽默感是一个可以帮助你和孩子重新建立情感连接的好方法。
幽默的本质是通情达理,是爱,但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幽默有时候也会伤害到别人,比如别人的种族、宗教信仰、生理残疾等是不能用来作为笑料的,这会伤害到对方的情感。如果孩子在无意中开了这样的玩笑,父母应该郑重地与孩子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当父母接受孩子的独特之处,并运用幽默时,孩子们会喜欢父母开自己的玩笑,不再会认为父母是在嘲笑他。大人也要分清楚,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以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创造出让孩子快乐的事情。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运用幽默感,不仅能培养孩子尊重、关爱、轻松的生活态度,而且欢笑是最有效的良药,能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也是建立心与心连接不可或缺的因素。
幽默来自内心的冷静与乐观以及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幽默的人往往都相信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在使用幽默和孩子进行互动时,是用正面的方式带给孩子欢乐,并教会他们生活的各种技能和常识,用幽默化解矛盾,可以化愤怒为快乐,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为你带来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