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医院用药。A1811+肚皮针,难得凑一块了。上次找黄医生开处方被指摘流程不对后,变成了现在直接找临试的贺医生开处方单。不用再算着日子提前挂号,然后排队,然后跟不同的医生解释治疗情况,最后才能拿到处方单,再真正开始登机拿药打针确费报销。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排队,或短暂或漫长。庆幸,上次看似麻烦地折腾了一次后,换来的是今后的大幅便利,很值当。
突然醒悟,世事本该如此,不是吗?此时的所谓坏事,或许正是实现更大的好事愿景里的一个必需的环节;此时的所谓好事,也仅仅是实现终极目标沿途的一道风景。如是,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昨日在网文里被深深戳中人生的态度:
“她其实不可怜,好歹从没饿过肚子,比街边小乞丐可幸运太多了。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能事事如意的,想要活得开心,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放低要求,没有家庭的温暖,可以要求温饱,温饱满足了,自己也就满足了。”
没有温暖,要求温饱便足矣。人生在世,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要求,哪能事事如意。
这通透豁达的心态,把我这40岁老阿姨的玻璃心敲了个粉碎。
早上看李筱懿的视频号里谈到顶级养生,非简单的食疗睡觉运动,更重要的是调心。1拒绝情绪化,拒绝大喜大悲大怒大忧,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2拒绝过劳,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多心疼自己,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事少做。3拒绝执念,放过自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值得。
想起那天在衡山的赌气,以上三点皆中。因小事与wei争辩斗嘴,这是情绪化大悲大怒;赌气不吃饭,明明很累在异乡马路边徒步闲逛,这是在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拒接电话,自己打车去高铁站,执意不肯回去,这是沉迷于执念,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总之就是一句,不值当。
总是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以至进入婚姻有了亲密关系后也会不自觉的把他们往后排。那天其实wei也没说错,“浩子是浩子,那你呢?把我和宁儿都丢了自己先走了。”“你等我来再走会怎么样吗?就让老板停下车又怎么样?”他的这些谴责虽不中听,但或许就是戳中了我内心最崩溃的点,对自己对身边人对越亲密的人就越严厉。而老郭恰好相反,总是会觉得自己娃自己老公是对的好的。所以当一个矛盾点产生时,她会习惯性的为己方的坚持己见找到理由并打个圆场立即原谅,我会习惯性的为己方添了麻烦而觉得尴尬并立即道歉和自我检讨。所以,当这两种心态引导的关系碰撞时会让我自己我周围人感觉到极其不舒服。
想想自己或许就是这般被严厉对待而成长起来的,想想妈妈或许也是这样被严厉对待所以总是压制自己的感受和喜好的人。要破除这个原生家庭的世袭魔咒,总要从一代的关系处理中突破。
我真希望这个突围者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