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需求与涉交~~~

共情力指的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感受他人的想法和情感,与他人拥有一样的情绪的能力。

共情力越强,越能到他人内心里去感受痛苦和体验情绪,做出的回应也更能满足他人情感上的需要,让人有被看见、被理解、被懂得的感觉。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

一个人要成功,15%靠知识,85%要靠人际关系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共情力强的孩子,拥有感受爱、付出爱、接受爱的能力,他们更能理解、信任、亲近他人,更富有同情心。

搜集他人的真实需求、换位思考的能力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一个被深深共情过的孩子,才会懂得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感受。

未来产品的设计,将更加关注他人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加切实需要的服务。

共情力强的孩子,才能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需求,拥有更好的未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面对生活,其实我们都是弱者,我们不能一个人撑过这漫长黑夜,社交属性是人类的天性。

一个总是把自己扮演成强者的人,其实内心无比脆弱,一碰即碎。

一个人极度渴求认同的背后,是对自我的极度不认同,是想要去弥补自己失去的自尊心。

在长期的慢性压力下,即便是在粗壮的木桩,都会变成一根朽木,在一阵微风刮过的时候,变为碎屑 ——“木桩腐蚀效应”

挫折和过于严厉的家庭环境会带来自卑,消极,悲观,失败的宿命感,社会的疏离感等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的不良图式。

而这些负面人格会在人心中形成一个“小我”, 就像子人格一样,会驱使着人去做一些不理性,带来不好结果的行为。

就像生物本能一样,无法控制。

除了这种慢性消耗生命的“钝刀”, 在家庭中还有更为可怕的显性暴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