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期待了许久的《芳华》,今天终于抽出时间走进电影院一睹其风采。
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是爱看电影,特别认真的看电影,看完后说些所感所想。
不得不说,这是冯小刚近年来投入心血最多的影视作品,也是最能直击观众内心的影片,它让大多数人找到了当年已经流逝的芳华,同时也通过荧幕完美的呈现出一代人缩影。
但是,对不起,我实在融不进《芳华》。
故事是好故事,只能说仅仅通过两小时来完成一部大容量体的小说,里面的故事线、情感表达、人物内心,实在难以达到立体且完整。
豆瓣上有一条高赞短评:冯小刚的才华,永远追不上他过于昭彰的野心。
我想不仅是冯小刚,任何一位导演也不能完美诠释严歌苓的这一本《芳华》。
02
在电影院里,周围有不少观众一边啜泣一边拿着纸巾擦拭着泪水,而我却直愣愣的盯着银屏,想尽办法让自己投入其中,但每到情感爆发点时,突然跳跃到另一个情节,突兀。
整部影片是以小穗子的第三人称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却完全没有塑造好穗子与故事中的主角(刘峰与何小萍)在情感上的关系与连结,都在各自发展,就连正面交谈接触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从影片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小穗子与小萍能有一次激烈的冲突或交谈,可两小时的影片中,除了小萍刚进文工团时穗子带着小萍进新宿舍以外,第二次直接接触就到了前线的医疗站,毫无情感铺垫可言。
更让我感到尴尬的是小萍让穗子转达给丁丁的那些话,当时在认真看电影的我愣是思考了几分钟,“穗子为什么要帮你转达?”,“你对丁丁来说,是什么?这些话或许对丁丁来说只是个笑话罢了,对了,或许小萍本身就是笑话。”
我没看过原著,但是在冯小刚的摄影机下,我感受不到何小萍这个人物需要怜悯与同情,整个视角都是在以霸凌者的角度去讲述一场青春,而且霸凌者们的人生道路都出奇的顺畅。
例如众人拥戴的林丁丁,名义双收的郝淑雯。
从小萍“偷军装”事件开始,就一直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就连叙述者小穗子也不敢明面上的与之站队,直到“假胸罩”事件,小穗子只能在默默站在霸凌者一边,不说话不参与,事后只能对她们说一句“你们做得有些过了。”
而从影片的角度,电影中的女性几乎没有什么坏人,但凡有一些遭人诟病的行为,例如林丁丁对刘峰的伤害与污蔑,正当我准备将林丁丁打入反派第一角色中的时候,下一个镜头中,穗子就以第三者角度的旁白补充道:
“后来,我终于理解林丁丁的眼神中....” 一切的行为都被理解、原谅了,剩下的只有泳池和舞蹈室中摇曳生姿的曼妙身影,风华正茂自不待言。
所以,从冯小刚的摄影机中我感受不到何小萍需要任何怜悯,因为叙述者其实就是霸凌者之一,而冯小刚只有一味的博取观众的共鸣与同情,让其变得高尚。
03.
影片中穗子给我的直观感觉,她跟何小萍与刘峰并没有直接交集,看起来完全就是毫不关心他们俩的局外人,不知是电影呈现的直观感受,还是原著本就如此。但是以她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已经失去了意义。
就像上面我提到过的,小萍交代穗子要转达给丁丁的话,一切都没有了下文。其实在穗子的世界里,真正关心的只有陈灿,以及与好闺蜜郝淑雯他们三人的情感关系。
说起来,这一切就正像冯小刚本人的视角,不是小穗子也不是严歌苓,他拍这部影片其实也只是在通俗的角度寻找情感共鸣,并非真正要去关心像刘峰和何小萍这样的悲剧人物。
04.
刘峰,那个年代的“活雷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加强版的“中央空调”,对每个人都视如己出,无私奉献的对他们好。
可换来的却是战友们的冷嘲热讽,心上人的落井下石,就连最后离开时,除了何小萍以外无一人送他。
刘峰对谁都这么好,谁都觉得理所当然,就像自己养的宠物小狗一样,哪天不喜欢了就送人或扔掉都可以。这就是“雷峰式”好人的悲哀。
你的好,没人珍惜,恩将仇报倒打一耙的人却不少。
需要刘峰时,他是神;不需要刘峰时,他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何小萍,一开始就是被人们抛弃的那个人,从刚来文工团时栽跟头开始直到发生的两起事件,她已经被彻底孤立。
在她认为唯一的好人刘峰被污蔑离开文工团的时候,她对所有的一切都寒了心,冰凉彻骨的寒心。
她不是为了自己寒心,而是替刘峰寒心,他那么好的人,纯粹得如同赤子,竟然被陷害到如此地步,而无一人站出帮他讲话。
她对整个文工团,这些“战友”都寒了心,就连自己最期待跳的A角送上门来,也失去梦想的无动于衷,于是装病躲避,结果还是被政委发现,然后被“发配”到西南边境,听到这一消息时,她第一反应是吃惊,第二反应是释然。
这时冯小刚给了何小萍面部的特写,她嘴角随即扬起的微笑,是讽刺,是不甘,是开心,是喜悦,更多的是庆幸,终于不再是这个集体的一员了。
在西南战地的一线医院里,何小萍见识了生死,为了抢救伤员几天几夜没合眼,同时也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化作尘土。
战争结束之后,她被誉为英雄,结果她却精神崩溃,疯了。
而冯小刚在这个情节的处理上看似完美但其实并不完美。在轰炸过后,下一个镜头直接跳跃到刘峰在医院走廊的一幕,然后通过医生简单的描述,才知道何小萍崩溃了,而且在崩溃之前还被誉为英雄。
这本是作为主角的小萍情感起伏最强烈的时候,却被医生两句话简单盖过。
在之后文工团最后的演出上,何小萍通过音乐与舞蹈找回了自己,这本也是何小萍最为刺激人心泪点的时候,就在小萍跳完舞蹈鞠躬后的那一瞥微笑,正在酝酿情绪的我,正在回味..
可下个镜头却直接跳到了文工团解散晚宴上,然后在驼铃歌反复咏叹中,众人抱头痛哭,开始缅怀在文工团时的纷纷年华。
到底何小萍是主角,还是整个文工团生活是主角。
而且在解散晚宴上,是谁没有刘峰与何小萍两人的,也没人提起刘峰这个曾经的为整个队伍做尽好事的“活雷锋”。
他们看似是主角,其实不过是被边缘化,负责“卖惨”的角色。
所以,抱歉,我欣赏《芳华》,但没办法赞赏《芳华》。
05.
不过最后,冯小刚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好的结局。
历经沧桑,“活雷锋”刘峰和“万人嫌”何小萍这两个没有被生活善待的人,终于互相体谅,最后走到了一起。
在小穗子的独白声中,故事悄然落下了帷幕。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
“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 End -
闲言碎语:将近半个月没更新,说太忙是借口,只是精力少了。这些天看到你们在后台的催更与关心,很欣慰也很感动,同时也给我想好下一篇文章的题材要写什么,你们说你们想看,嗯,那我就写。
今天看的芳华,说实话真的高估了对它的期望,首先故事没讲话,人物不立体,感官不是很舒服。
可能冯小刚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两小时的电影载体施展不开,所以导致了今天给我的直接观影感受不是很好,这篇文章看看就好,写得确实不好,很多地方没写全,对不住大家,该喷的喷,不用对我客气。
.▼.
作者简介
少根松,简书推荐作者,90后天蝎男空少,青春短篇小说写出40w+的情感博主,想写砒霜,却都煲成了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