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相反,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
这句话背后有多重含义,首先如果一个人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并不一定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但预示着他对社会早早就表现出了顺从,这种顺从本身可能会导致思想逐渐变的平庸,因为越顺从规则,就会越关注你顺从的规则,从而再也跳不出这个天花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一辈许多人都是体制内的,他们一辈子也就接触一个厂子(企业)中几十甚至最多几百号人,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也是如此,一个村子里最多几百人,你很少能接触到更大的圈子,如果你很早就熟悉了这一套体系,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你越在这套体系内如鱼得水,可能说明你的思想层次越低,越狭隘,一旦把你放到更高的层次你可能完全没有适应能力。
同时,如果你进入某个领域很快就找到了一种“取巧”的方式,很可能预示着你会一直按照这种“取巧”的模式一直走下去,当你发现这个模式到达天花板之后……可能想改变已经来不及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的例子就是学习初等数学/物理时,有许多人在初中高中阶段靠着小聪明考了高分,但一旦进入大学课程的学习,忽然发现成绩一落千丈(可能有人在高中就一落千丈了),……很多人反映跟不上高数的节奏就是因为从来没重视过基础逻辑论证的严谨性,被人一路夸聪明夸到大,然后继续边玩边学,用取巧的方式来应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再也没办法改变这种模式,之后抱怨一切,郁郁而终。
我曾经也有过这种体会,所以我很感谢早期的挫折,让我看到了所谓聪明不过是资本主义下文化资本优势的代际传承,以及剩下那一丁点所谓的智商。
对于哲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几千年来古人的思想精华,有许多人看了几本书就声称要发明一套新的体系……
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民科”群体。
或许他确实很快的入门了哲学,也确实能够理解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但可能由于你继续应用了某些“取巧”策略,所以可能越学越无知而不自知。
人类在低级社会层次实现了社会化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低级的社会人。
思想在低级层次实现了一个思想的社会化之后,可能也就成了一个思想低级的人。
对于一些你不理解的概念,强行拉到自己能够理解的领域去理解,如果感到不适就进行反驳和批判,如果你处于这种状态,我建议你可以改变目前的状态。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存在如此多的“喷子”呢,就是因为当他们非常笃定自己持有的观点是真理时,就会无所畏惧的把别人的观点拉到自己的层次,然后用丰富的经验在自己所处层次的情绪区域/思想区域内打败他们……
为什么面对这么广阔无垠的世界,你会那么笃定的认为你所持有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当你认为你的观点无比正确时,戾气就会不断地显现出来,与他人的摩擦就会越来越多,自己的进步就会越来越慢,最终当你看谁都觉得不顺眼时,就到了你的思维彻底固化的时候了。
我大概是5、6年前发现这个问题的,当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在面对一切感兴趣但陌生的领域,全部都按照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学习顺序和所需的教材和来进行最基础的学习(比如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学习,都是先看的导论然后再看思想史与比较研究),所以我只给大家推荐教材而不是任何网红书籍。
绝对不看任何嚼过的结论性知识,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嚼了多久,也不知道吃之前的状态,更不知道这个人牙口好不好。
至于名著,我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对于名著我们时常能“温故而知新”,但如果你过早读了某些书,又看似悟出了一些所谓的道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早早的谙于世故”呢?
所以对于名著尤其是原著,我也仍旧不推荐大家去看,说句实在话,我到现在都觉得我根本没看懂《纯粹理性批判》,而且每次看都是用不同老师的网络公开课对照着看,用以甄别其中的思想分歧,话说回来,这么经典的一本书,知乎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说自己看了几天就看完了,这种报菜名般的刷书式阅读,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当我进行这种我认为已经非常基础的学习时,仍旧发现了一些问题,最后我学着学着竟然又回到了数学(比如实分析)、语文(比如文学导论)、英语(深入的学习语法)等基础科目的学习…
我们从小就在学数学、语文、英语,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几乎以非常轻松的心态进入的初中甚至是高中阶段,即使不是次次考满分也都在优秀左右浮动,可是有没有人想过,真正的基础知识到底是以什么姿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呢?
当我们学习了三遍中国近代史,是否就真的明白近代史了呢?
当我们小学就开始看所谓《史记》和《资治通鉴》煞有介事写的那些观后感和读书笔记时,又是否真的明白了哪怕一丁点古人的智慧呢?
有一天我醒来,我忽然发现其实我什么都不懂,我想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默良久,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学习。
转载自(袁梓谦公众号 XPhou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