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以为的离别,是一节节脱了漆的绿皮火车,我在外面,爸妈在里面。
后来,我十六岁,在外婆的葬礼上,离别变成了死亡。
在长达十六年的漫长岁月中,外婆在我生命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在家排行老二,那时候,生下我之后,我妈不得不去往外地躲避计划生育。总之,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被交给外婆抚养。外婆一个人住在乡下两间破旧的瓦房里--她总是一个人。从我有记忆起,就没有见过外公。外婆说,我是上天给她孤单难熬岁月里的慰藉。很多年后,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无助或是沉浸在黑色阴郁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时,我才渐渐明白,幼时数年与外婆一起度过的斑斓岁月俨然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那时候,我和外婆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外婆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劳动能力,所幸还有几个阿姨接济些许。即使是这样,一张钱还是要撕成两半来花。在这样的条件下,门前的菜地里总是长满了外婆拖着病腿种下的蔬菜,一年四季,应有尽有。所以,每天清晨都有外婆熬好的软糯糯的粥,餐桌上永远少不了新鲜可口的蔬菜,寒冷的冬天也有外婆早早在秋天就做好的棉袄御寒……纵然生活清苦,我却从来没觉得我缺过什么,总是被外婆给予的温暖包围。几个阿姨心疼外婆这样辛苦,好几次提出把外婆接走,外婆总是淡淡的回绝。她说,文芳习惯了这里,到别处去她会不习惯的,我们俩在这里挺好的。外婆总是这样为我着想,所以一直很辛苦,而我能为她做的,却寥寥无几。彼时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不过是扫地打酱油罢了,打酱油的老爷爷总是给我加的满满的,跟外婆一样和蔼。
只是,那些外婆给予我的快乐,又何尝不是我所给予外婆的苦楚呢?很多年后,在外婆的坟前,我从我妈的口中得知了外婆那些年的辛苦。那时候,外婆因为照顾我这个“外孙女”,总是受大舅妈诟病,遭二舅妈白眼。她们把由于排斥我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全都发泄在外婆身上,不给她钱花,说难听的话刺激她,甚至于导致外婆一度想服安眠药自杀。后来,外婆整夜整夜的失眠,她一直患有腿疾,又不慎在家门口跌倒,导致脑部出血住院。住院的时候,我去看她,很多细节我都不忍再去回顾,只是想想,就有眼泪从眼睛里往外涌。
后来,那个寒冷的冬日的夜里,外婆走了。她从一个慈爱可亲的人变成了一张神色凝固着的黑白相片。我捧着外婆的黑白相片站在人群的最前端,看着装有外婆骨灰的棺材一点点下沉,被泥土淹没,就像幼时数年的珍贵记忆被时间埋葬一样,历久而弥新。于是,我终于不得不承认,那个坚强可亲的人,我最终还是与她做了永远的离别。
“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珍惜”。离别始终是一种无法释怀的忧伤,是一场距离和不舍的较量。告别时,刻意的假装着坚强,离别后思念却无意的泛滥着成了灾。很多个失眠的夜里,我都默默地祈祷:不愿梦中叙思念,惟愿此生无离别。
后记:我很多次想在梦里跟外婆相遇,可是,任思念泛滥成疾,也未能如愿。我想,我欠她的,是永远也还不清了。
文/叶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