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绿一叶桑,灼灼一片情。桑之于我国数千年历史,无论是人文、经济乃至其他方面,一直是极为重要的象征及存在。比如说描述昔日农业社会繁忙的“桑稼”,或者是表示游子远行、不忘乡情的“桑梓”,还有形容经商有道的“桑计”。
以上这些名词的典故皆因桑而起,但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淡出历史文化舞台。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则是“桑食”,也就是很多人常听到的桑叶食疗,一种具有明显东方特色的养生手段。
“桑食”的运用并没有随着历史车轮的进程而遭抛弃,反以更加科学的手段,带动了全世界治疗糖尿病领域的新趋势。
我国古时对桑叶究竟能治何病,起初并没有明确答案。《医林纂要》描述它“甘酸辛,寒,归肺、肝经”;《日华子本草》则表示“利五脏,同关节,下气”;《本经》说桑叶“除寒热,出汗”。各大医书没有明确其治疗病症,但消肿、出汗、除风等字眼倒也频繁出现。
后来,包括《本草纲目》、《本草崇原》等在内的医学著作,开始详细描述桑叶的具体入药方式,以及它对“消渴症”(中医早期对高血糖等糖尿病症状的称法)的特殊治疗效果。
《本草纲目》记载:(桑)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止劳热咳嗽,明目长发。《得配本草》描述它:清西方之燥,泄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得生地、麦冬,治劳热。
《本草崇原》则以一个故事,讲述了桑叶治消渴的功效。(下文已翻译成白话文)
宋朝时有一座严山寺,某一日来了一名体质虚弱的游僧。他的胃口极差,且每天入夜后总是浑身出汗,此类症状已有多年。
该情况后来被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晓,于是监寺和尚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并嘱咐游僧将桑叶烘干研末,每日取二钱配上米汤冲服。多日后,困扰游僧多年的消渴盗汗之症竟明显好转,令众僧惊奇不已。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养生达人,虽然她并没有糖尿病,却极为重视桑叶能养阴止汗、清肺散热的作用。御医为其准备的日常饮茶配方中,除了玫瑰与菊花外,一定要配以桑叶,起到调经护肝的功效。
而后世的学者在研究相关档案时,也由此推测慈禧之所以能年老而身不老,其血糖管控一直都看护有加。这其中,能够调节血糖、降脂疏血的桑叶,自是功在其中。
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曾记载了新疆某个长寿县的资料。18万人口的皮山县中,7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2.84%以上。最令人惊讶的是,此处的人们不仅普遍长寿,身体也非常健康,糖尿病的病例也很少,其中一个111岁、叫卡迪尔伊的老人甚至还能进行简单的夏收。后来科学院及医学院的调查发现,还是当地人善植且喜食桑,起了巨大作用。
其实,我们的邻居日本,也对桑叶食疗有所研究。
早在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日本一个名叫荣西的高僧就写过一本医书,《吃茶养生记》,里面就有记载桑叶具有改善“饮水病”(糖尿病相关病症)的作用。
而在1990年,日本启动了名为“开发未利用食品材料”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对桑叶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不久之后,日本推出了包括桑叶茶、桑叶面包、桑叶荞麦面等多种用以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保健食品,并流行多年。
如今,希尔药业推出的保健品【伊能启元胶囊】,其主要成分正是桑叶。而其中最令行业各界关注的,是桑叶治糖的最重要因素——DNJ(桑叶含有丰富的DNJ,能竞争性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希尔药业经过多年研发,掌握了其精确的检测方法及配方比例,并拥有相关的国际专利。
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丰富,糖尿病只会更加普遍,而桑叶食疗、以桑治糖的的需求,在新时代下也会愈显重要。
最后,祝所有糖友都能有效控制血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