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文化

--“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寻找身边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7月24日,机电工程学院“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张智涵、刘力扬于济南市文化馆参观调研。

在文化馆,一幅幅抗疫英雄们的民俗作品吸引了队员们的驻足观看,馆内巧妙结合非遗项目实物展示、图片展览、文字介绍等多种方式,涵盖了济南面塑、济南剪纸、蛋雕、烙画艺术、锡雕、章丘黑陶烧制技艺等40余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精选展品共计200余件。这些作品或成于一人之匠心独运,或成于众人之齐心协力,寄寓着我市非遗传承人对战“疫”的深刻理解,见证着当代中国人的使命与担当,彰显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家国情怀。队员们感叹手工艺人大国匠心、巧夺天工之余,也深深体会到全国医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用全心全意证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共青团员,只有将红色文化烙印于心,树立红色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的实现青年一代的长征路。

此次实践调研,队员们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作为共青团员,只有将红色文化烙印于心,树立红色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的实现青年一代的长征路。“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组织的“寻找身边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一代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更有助于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和红色文化的发扬、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