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拆迁大半的村落,还是有几户人家坚守在那,至少已经如此两年多了。开发商动不了土,如此将就着。
在那个村落一角有个收废品的人家。丈夫、妻子、还有个四岁左右的女儿。我不知道那条狗是属于他家的,还是流浪狗,偶尔便能看见。
前几日下雨天,雨下的那条路很难走,基本上都是一个个小水洼。之前还看见那条狗在外面蜷缩成一团闭着眼睛叫不醒,待再路过时,便看到在简陋的房檐下趴着,这是它唯一能避雨的地方吧。
我觉得收废品这家应该是后来该户人家搬迁后,自己搭了个小房子在那。天气好时,他们会打开小门,我在外面路过会瞅到里面,一个风扇,黑乎乎的。从外观看,真的很小,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家里应该必备的东西。
那四岁左右的姑娘时而在妈妈身旁站着,时而在屋子里呆着。小孩子的衣服并不是很干净,犹如妈妈。妻子的身高并不是很高,放在人群里并不显眼,可能再加上收卖废品操劳,衣服也并非整洁,再配上黝黑的皮肤,糟乱的头发,显得很邋遢。
也许,生活本就很邋遢,何况生活中的人们。
收废品这个行业赚钱也许不易,但也是可以满足温饱。小小的屋子外面停放着三辆车,一辆白色稍大的装载废品的车,应该是用来运送废品去下游的;一辆面包车,应该是用来去大街小巷收废品的;还有一辆类似挖掘机似的大车,我猜应该是用来批量夹废品搬运入车的。
我曾看见过妻子坐在那个大车上操作,那一刻,她是发光的。小姑娘在地上站着,镜头拉远,妈妈的形象熠熠生辉。
那日碰巧路过时,身后一辆大车的声音传来,路很窄,我往边上侧一侧,让路给大车。结果大车慢悠悠的驶过我身旁便停了下来。
小脚步声哒哒哒的传来,响而脆的“爸爸”穿过我的右耳。我稍微探了探头,走向小路中间继续赶路,小姑娘出门迎接自己心中的英雄。
又瘦又高的父亲下了车,脚步轻快的跳下车蹬子,微笑的抱起孩子进了屋内。
小姑娘没有朋友陪她玩,周边已然只剩几户人家,何况那仅剩的人家里也没有同龄的孩子。她的早晨、中午、晚上,她的婴幼儿时期,以及她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眼里心里只有两个人,那便是爸爸妈妈。
愿孩子能茁壮成长,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自信而落落大方。若生活已贫,但愿没苦。若生活可好,请狠狠的好。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