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了两节失败的课,说失败是因为和自己最初的预想差别太大呀。想尝试一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结果发现,没有具体的引导和提示,学生的问题提的五花八门:不是问题的问题、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重复的问题……最后还发现,重点问题没有涉及到,重点段没有提到。总之,第一节课上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补救了。眼看要下课,赶紧把问题总结两大类,提示重点部分,出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节,赶紧地依次来解决问题。讨论、总结、发言。就这样,紧赶慢赶一节课也没有完成任务。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足够充分了,讨论发言的积极性也不打折扣。问题是,这原本是一篇自读课文啊,天啊,生生被我们耗了两个课时愣是没完成!
感觉还是自己的课堂掌控和驾驭能力太欠缺,还有就是同情心泛滥--看到那么积极想发言的孩子总不忍心不成全。结果就上成了史无前例的自读课文用了三课时才完成。但是细细反思下来,这次尝试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总结如下:1.充分的阅读,创设环境的阅读对学生理解文本、走入文本大有益处。2.一堂成功的课既来自于老师对学情、教材的熟练把握、掌控,更多的来自于对课堂的有效的引导。如此说来,这节课反倒给了我很多的提醒呢,相信下次就会避免一些问题,会再改进些。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