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知识管理的阅读中,频繁进入视野的是一句话:只有对自己未来决策有帮助的信息才算知识。我是个习惯收藏的人,每次看到好文章会用印象笔记剪藏,或者知乎添加到收藏夹。但是这些知识最终对我没有任何帮助,我也并未因此有所成长。因此,我给自己定了个任务,那就是清理自己的收藏夹。
今天整理了下收藏夹,发现以前其实收藏了很多宝藏,但是当时没有好好消化,现在看的话有一些已经脱离了那些场景了,也就缺失去看的动力了,真的非常可惜。因此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一定要及时把信息消化掉。
在整理过程中,我也再次思考了下收藏应该怎么做,这篇文章,也是记录下我对收藏的一些思考。
核心原则
经过梳理,我觉得以下几个原则对于管理知识非常有帮助:
信息收藏的目的:榨取信息的价值。因此收藏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以未来用得上为核心标准。
GTD原则:如果一件事没有预计完成时间,那么它将永远无法完成。因此,每天的信息一定要定好时间处理,最好当日处理完。
必要难度理论:信息的存储和提取效率成反比,也即存储越简单,提取越难;存储越难,提取越简单。因此,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只是点击下收藏,信息是无法被提取的。
哪些不收藏
在考虑收藏什么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1. 这个文章,和百度直接搜,你会优先找哪个? 如果答案是直接百度,那就不收藏
2. 这个文章,是否未来能链接到,或者说极具收藏价值? 如果不能,那就不收藏或者丢到收集箱
3. 这个文章,是否需要好好阅读消化?如果需要,那就丢到收集箱
在准备点击收藏的时候,要去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如果对未来毫无帮助,那就没必要收藏了。
应该收藏什么
通过对我收藏夹里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发现以下三种是比较有价值的:
1. 某一问题非常精确的答案,那种你一想到这个问题,你就会直接来找这个的那种。
2. 你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对应的分析原材料。(这种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然后再给出原材料链接)
3. 一些领域内的优质资源,极具收藏价值和分享价值的那种。
核心还是围绕价值,它能够给你未来带来价值,能够指导你的行动,那么就可以收藏了。
正确的收藏姿势
讲完了什么该收藏,什么不该收藏,接下来说说,具体应该怎么收藏:
1.收藏前,先把哪些不收藏的那些问题问自己一遍,确保这些收藏并不是堆积起来看似有用实则不会再看的东西。
2. 对于有收藏价值的优质资源,就打上对应领域的标签,并标记文章摘录,好好保存。
3. 对于有学习价值的资源,直接放入收集箱,然后每天清一遍,尽量确保今日的资源今日消化。实在没时间,可以周末兜底,统一把一周的遗留问题处理掉。
总结
今天的文章,主要围绕着信息收藏展开,具体讲了三个部分:
1. 收藏的核心原则 信息收藏是为了榨取价值
2. 什么应该收藏,什么不应该收藏 对未来有价值的就收藏,未来无法提取,或者无任何帮助的,就不要收藏
3. 具体怎么收藏 收藏前,要确认价值,没价值不收藏;收藏的时候,要注意标签和收集箱的使用,收集箱尽量日清,周末兜底。
这就是我今天清理完印象笔记收藏夹之后的一些思考,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点个赞再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