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结构
技术具有延展性、关联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因此,在专利布局时可以从这个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要围绕技术的延续、纵深发展形成纵向布局结构。一项技术发展,总是向其极限性能方向不断发展,不如成本的不断降低、使用新能的不断提升、功能的不断完善、环保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可靠性的不断提升。长期来看,专利布局要围绕这种技术的改进和更迭,向纵深方向布局。
其次,专利布局要围绕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支撑关系形成横向布局结构。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地发展,而是出于一种相关的技术群中,技术与技术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一项技术的实现和发展需要相应的工艺、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的支持,一项技术的发展会推动主导技术的发展。专利布局需要考虑向横向支撑和关联技术的覆盖,从而在技术机构上体现为技术的支撑和关联关系的横向布局机构。
最后,专利布局要围绕各种技术应用场景形成枝蔓布局结构。任何一项技技总是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渗透,不断的开发技术的新用途,如同一颗大树不断的长出新的枝蔓。
二、产品结构
产品是技术的最终应用形态,是技术应用性和关联性的直接体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的纵深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专利布局在围绕具体技术层面,考虑技术机构的同时,也必然需要考虑围绕产品层面的布局结构。
围绕产品布局时,要从整个产品的系统构成方面形成层级搭建的结构。从产品的设计、制造、组装、销售、使用、增值服务的全链条看,涉及到的技术内容可以划分为机构设计类、工艺制造类、组装测试类、安装使用类四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括许多子层,具体如下图。
围绕产品布局专利时,要突出关键部件、关键功能、关键结构和关键技术等核心内容。抓住其中创新程度高、性能改善明显、差异化特点突出的部件、功能、结构进行重点布局,这其中又应该重点关注对产品带来较高附加值的技术点。
三、价值结构
专利布局的目标之一是获得高价值的专利资产。专利价值的高低可以通过专利诉讼、许可、出售等过程中显性收益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对竞争对手和模仿者所产生的市场准入限制效应发生的规模大小、地域广度和时间长短来体现。
无论是收益角度还是限制排他角度而言,专利布局的终极目标都是获取高价值的专利组合。产业中高价值端的专利布局是价值布局的重点。
高价值的专利往往产生在产业链的是三个端点上,即基础原料端、用户使用端、产业标准端。
四、地域结构
基于专利制度的地域性特点,任何一件专利所能发挥的作用都是限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基于用户习惯、风俗、生活环境、商业规则等地域差异,很多产品的成功也是和地域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
五、时间结构
专利申请和保护具有期限性,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时间演进的特点。因此,专利布局时,时间结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针对特定专利设计时间结构。与专利相关的时间点非常多,包括优先权日、申请日、国际申请日、公开日、国际公布日、进入国家阶段日、授权公告日、分案申请日等。
对于特定专利,企业可以根据技术研发进展、竞争对手的研究动向、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产业成熟化进程等灵活运用上述时间制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丰富专利布局内容、积累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选择最为有利的确权时机、消耗竞争对手的研发投入、引诱模仿者的大量跟进等各种目的。
根据产业进程进行设计时机结构。从技术提出到产业实现甚至是产业成熟过程中,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应用场景、支撑材料、和关联技术都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专利布局过程中,既可以在早期进行大量的外围专利布局,也可以随着产业实现的推进进程和竞争对手的跟随进程,逐步布局外围专利,从而变相的延长其核心技术的保护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