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品质,如谦虚、真诚、内敛、宽容、好学、毅力、担当、自知、谨慎、独立、坚强等等等等。
这里就讲讲自知。
“自知”一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知之明即是指人需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并据此进行加强或改正。
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就如我们不通过镜子就看不到自己的相貌一样,审视自己的行为、内在更加不易,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爱无以伦比,爱让人盲目,连爱人的缺点都看不到,何况是自己的呢?
有人可能会认为不自知也犯不了什么大错,无非就是有自大、自负的毛病,除了惹人厌外也没什么。
好吧,还是用事实来说话,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秦赵的长平之战。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起因:
战国时期,秦国渐渐强大起来,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到了秦昭王时期,采纳了范睢的“远交近攻”的建议,开始逐渐吞并邻近的小国。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克韩国要地野王城(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治今山西长治)与韩国中心地带的联系,迫使韩国割让上党求和。但上党军民不愿降附以残暴著称的秦国。
上党在地理位置上邻近赵国,距邯郸只有300多里,联系比较近,因此上党郡守冯亭拒绝做“亡国奴”,跑去抱赵国的大腿,想寻求赵国的庇护。
赵国在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代明君的努力下,也有了一点家底儿,所以面对上党抛来的媚眼,三代目赵孝成王跟大臣们商议要不要接纳。
以平阳君赵豹为代表的一方表示反对,认为“圣人慎无故之利”;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赵胜等人主张接受,认为不费一兵一卒而“坐受城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最后赵孝成王面对上党的丰乳肥臀,把持不住,一拍大腿,收了这个小妖精。
赵国喜孜孜地得了上党这块肥肉,但秦国就不乐意了:合着我费了这老半天劲儿,好处全让你小子得了?
秦国岂是省油的灯,秦昭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秦赵两国开始撕逼。
经过:
赵国大将廉颇领兵迎战,一开始输了两回,损失了两个重要据点,于是廉颇开始固守不出,战争开始进行到僵持阶段。
秦国毕竟是在千里之外远征赵国,僵持之中,秦军劳顿,军心散漫,还搭着水土不服、粮草不济等不安定因素,长此以往,肯定是对秦军不利。
持久战是消耗战,对秦国不利,对赵国也未必有多大的好处。
赵孝成王是个急性子,看到廉颇不出战,心中着急,想有点作为,这时他手下的谋士楼昌和虞卿开始给他出主意了。
楼昌:大王,现在形势对我方有利、对秦国不利,在这个时间向秦国议和,必定能成,大家还是以和为贵嘛!
虞卿:秦国狼子野心,早就想一统天下,议和不会成功的,倒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才有退兵的可能。
赵王:唔——,楼昌说得有理,就派郑朱跟秦国议和吧!
虞卿:不可不可,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可惜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的建议,还是派出郑朱跟秦国议和。
其结果与虞卿估计的一样,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为给赵军更沉重的打击,替自己争取时间,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隆重接待,有意造成秦赵已经和解的假象,就如小两口打架,人家都和好了,旁人还掺和什么?于是赵国在国际上被孤立了。
国际上孤立依然改变不了秦国目前的困境,秦相范睢派出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廉颇不行啦!你看他像缩头乌龟似地,根本不敢打仗!由他带兵,赵国很快就会被打败的!其实啊,秦国最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天才儿子赵括,此子是战神转世!有他在,一定会大败秦军的!”
当当当当,赵括隆重登场。
赵括何许人也?
司马迁《史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在父亲的熏陶下,赵括从小饱读军书,在军事理论知识上,就连赵奢也比不上他。
因为有军事之才和父亲的名号,赵括从小就在军中,只是担任的是军师、参谋这样的角色,并没有真正领兵打过仗,属于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并没有实际带兵作战经验的军师级人才。
其实赵奢去世前曾对自己的儿子有一番评价:“战争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对赵括来说就如儿戏一般,最好赵国永远也别让他为将,否则让赵军大败的肯定是这小子!”(原文:“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孝成王早就对廉颇固守不满了,很轻易就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想换赵括上前线。
这时已经病重的蔺相如阻止他:“赵括虽然看了很多兵书,但并不像他父亲那样懂得变通啊!”(原文:“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就连赵括自己的母亲也阻止:“大王,我的儿子我最清楚了,这小子虽然是他父亲的儿子,也有一整套军事知识,但他并不像他父亲。他爹有十数名门客替他出谋划策,生死之交的朋友有百人,战后收到的赏赐他都会分给军将们。但赵括这孩子,从小就扣啊!赵括在军中,身边的军将都不拿正眼看他,大王赏给他的财宝,他都收为己有,从不会犒赏三军,你觉得他带兵打仗能赢吗?还是请大王收回成命吧!!”
赵孝成王听后很不爽:“这事我已经定了!”
赵母很无奈:“那好吧,如果赵括犯了什么大错,能不能不要让我跟着受罚?”
赵孝成王答应了:“放心吧!不会连累你的!”
(原文: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与此同时,秦国也暗中派出了白起担任上将军,与赵军二次对峙。
赵括到了前线后,马上打破廉颇之前的防御布局,更换军将,主动发起进攻,白起则佯装败退,赵括不问虚实,带着精锐部队5万人追击,义无反顾地冲进了秦军的包围圈。
赵军主力被秦军围困,粮道被截断,赵括带兵数次试图冲出重围,但都失败了。在被围困46天,粮草断尽,军士残杀相食。赵括在绝望中,最后一次带兵强行突围,被秦军射杀。
主将挂了,余下的40万赵军投降,但被白起坑杀,惨烈非常。(但有人分析白起有谎报战功之嫌,秦军并未杀赵军40万,但赵括所带领的精锐部队几近覆没是事实)
(原文: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
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闲,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从此赵国元气大伤,赵孝成王悔不当初。
赵括,空有一肚子军事理论,与其父赵奢的军事辩论中找到了自我,从而膨胀为自大和自负,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自己最厉害。
赵军大败,领军不力的赵括绝对负有主要责任,但这孩子还是很勇敢的,至少在被秦军围困中,他亲率军将杀进杀出,造成了秦军20万人的伤亡,让秦国元气大伤,这是固守不出的廉颇无法取得的成就,所以长平之战对秦国来说也只是惨胜。(原文: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而且在粮草断尽、军士相食的绝望中,赵括并没有背叛自己的祖国投降秦军,而是再次试图突围,虽然是匹夫之勇,但还是可以感觉到:这孩子已经尽力了。
赵军全军覆没,虽然赵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造成这样的结果绝不是他故意为之,而是基于个人能力有限、统战经验不足,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又被放到了他本来不应该放到的位置上。
那追根就底,是谁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的?没错,就是赵孝成王!
所以赵军的惨败不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而是赵孝成王的一意孤行!
赵孝成王一开始不听平阳君等人“圣人慎无故之利”的告诫,无视了虞卿提出的应与楚魏合纵的建议,又没有采纳很了解赵括其人的父母和顶头上司的意见,力排众议,执意派赵括换回了廉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作死精神?
似乎赵孝成王有种特殊的能力,在每次二选一的题目中,他总是可以毫不费力地选中那个最坏的结果,由此可见赵孝成王根本就是一个昏君庸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赵括也是受害者,他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还替赵孝成王背了千古骂名。
对于君王之道,几百年后的唐太宗给出了正确答案:
贞观十六年(公元645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唐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佐天子治国)房玄龄等大臣说: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人,但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比如说一位君主,每天都要处理成千上万件国家大事,情况又非常错综复杂,人非圣贤,心智能力又有限,怎能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这样说来,君主只有依靠匡正谏诤的臣子,来直言不讳指出他的过错,才能补救过失。由这件事我常思念魏徵,他忠诚耿直,遇到问题时能随时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就是用明镜来照形体(如明镜鉴形),美与丑都会看得一清二楚。”
正如柏杨先生在《柏杨曰》中所言:在全由一人说了算的体制下,坐在上面的人见他说什么,底下的人都奉为圣贤,大家都不违背他的意志行事,慢慢地就开始骄傲和冥顽。时间越久,就越弄不清楚自己是人还是神,开始自我陶醉,心智退化,总以为别人不会忤逆他,这种时候他反而容易受奸人摆布,什么蠢事都干得出来,所以不少在位太久的君王大多虎头神蛇,如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等人。更何况任何时候都不乏阿谀之徒,就如流氓出身的刘邦、乞丐出生的朱元璋,在他们当权后,总有一些马屁精跳出来为主子造神,就像《堂吉诃德传》中的一句名言:“只要你能混出一点名堂,就自然会有人发现你有皇家血统。”
所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应该身处怎样的位置,这样的自知之明尤其重要,它可能平时不会帮你有什么大作为,但在关键时刻,会成为拯救自己或拯救他人的最后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