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74)】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陆澄录【50】

【原文】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①,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注释]

① 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语出程颐,参见《二程遗书》:“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漠,是荒漠。冲漠,虚寂恬静。朕,是征兆。意为,宇宙还是空寂无形时,万事万物的道理已经存在了。

[译文]

(先生说:)“心中万事万物呈现时,也就达到了寂然无我的境界;达到了寂然无我的境界,仍会在心中呈现出万事万物。冲漠无朕是‘惟一’之父;森然万象是‘惟精’之母。‘惟一’中有‘惟精’,‘惟精’中有‘惟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解读]

王阳明说“冲漠无朕”是“一”之父,人心要主于天理的“一”,心体未发之前,心中如太虚,波澜不起。心体和宇宙本体水乳交融为一。这种境界,正是心体发而中节的肇始根基。失却了这个根基,必然心念发处,止于私欲而不能主于天理的这个“一”。所以称“冲漠无朕”是“父”。

又说“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人要体认天理纯正,存在于万象森然万物之间的“道”本来就没有掺杂人的意思的。那本然如此的特质正是精纯粹然。所以人心认理之“精”正是从“万象森然”的胎盘上来的。“精”若再从心中另外去求,又必然归入私欲而不能止于天理之纯正处。所以说“万象森然”是“母”。

万象森然,就是万事万物了然于心。冲漠无朕,是心中的虚寂恬静,是未发之中。在虚寂恬静的未发之中,就已经了然于心。了然于心,就是虚寂恬静的未发之中。虚寂恬静的境界,就是“一”。了然于心的状态,就是“精”。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王阳明前面说过:“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