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布满了乌云,轰隆隆,雷声此起彼伏,雨终于哗哗地下起来了。市郊的公交站点旁,到处是绿油油的植物,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味道。哒哒哒,雨绵延地下着,仿佛永远不会停止。雨点落在铁皮棚盖上,铁皮盖发出清脆的响声;雨点打在塑料袋上,塑料袋被搅得哗哗响;一些雨点先落在了房檐上,滴答,又掉在了地上,摔成几半……”听着rain mood里的声音,我的眼前浮现这样一种夏雨景象,内心平和而宁静。
冬天。城市。人群。雾霾。这才是目前我每日生活的常态。远离大自然,内心一阵阵的浮躁,难以真正地放松。我知道,内心的平和是拥有最高能量等级的状态,在大自然中,人很容易感到内心是平和的。然而,现实中,我们没有这样天然的条件。所幸,人可以在任何的束缚下通过大脑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感到放松和愉悦。
听着雨声,我想问自己,为什么这雨声,给我带来一种与鸟叫、海浪等声音不同的宁静感觉呢?
思忖半天,我终于明白了,因为雨是我童年生活里一个生动的意象。童年时,我所生活的平原小镇,简单而纯粹。那里没有大湖泊,没有大森林,没有大海,仿佛只有一个个平凡的四季在不断更迭。我们小孩,每天忙着上学放学,东跑西颠,暑假摘天天(一种紫色的果实,像葡萄的缩小版,甜甜的),寒假打扑克。因为生活纯粹,且与自然接近,那时的雨格外生动。下雨前,天空像个大画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过一会儿,房檐下就挂起了一串串的珠帘。雨水打在房前的鸡架上,哒哒哒,小鸡要是不躲起来,肯定成了落汤鸡。因为不能出去玩,我总是站在窗前向外望,菜园里的青油油,院子里的花儿红艳艳。雨后,大人们还在忙着往外掏院子里的积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已经形成一个个小河沟。接下来的日子,小孩儿们最爱做的事就是穿着凉鞋或雨鞋,趟河捉蝌蚪去。
没想到,那时最普通的往事,竟然不小心驻在心底,成了长大后最温暖的回忆,在不经意的瞬间,浮现在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