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复盘

本书序言是逻辑思维执行官脱不花写的,里面有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差别归结为一点:认知差异,因为认知的不同,事实上人们活在不懂的平行世界里”。如果人们都是在各自的世界里安逸到老,彼此相安无事,也可以。但是人类天生都有欲望,富人想更富,穷人想翻盘。就这样不断地循环更替,人类满怀希望,不断繁衍,造就了如今世界的繁华。可想得到更高层次的东西,仅仅是去想,没有卵用,得做事。可怎样做事,能让奋斗更高效,更更容易开启人生其他面相呢?这就是本书《好好学习》来解决的问题。

本书通过四章来教会我们如何学习。第一章,知识管理与认知深度。首先引出一个问题,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的时代,我们拼什么?我们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是改变知识数量吗?是需要积累数量,因为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但最重要的还是认知深度。知识管理的核心其实是通过提升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这也是我每天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吹牛时有一个谈资?我又看了多少本书,老厉害了。还是书以致用,可以改变我的生活?当然是后者。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定是书以致用的结果。

但怎样能够书以致用,提升认知深度呢?首先要明确一个态度,我们倾向于解决一个问题还是一类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倾向于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回答,还是先去分析它的起因?记录事件中的身体感觉,情绪情感,进而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同时有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这里就引出了临界知识。那什么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发现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也就是这个知识可能适用于带孩子,同时又适用于谈业务,更适用于处理家庭矛盾。如果把我们的知识体系比喻成一棵树,那临界知识就是树的根和主干,临界知识不断发挥作用,就相当于我们的知识储备在成长,开花结果。而如何让一棵树长得又直又粗又茂盛?就要看我们学了多少临界知识,是否能融会贯通。

生活中普遍能见二八定律,20%的知识能解决80%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是怎样用80%的时间学会这20%的知识。而不是把时间平均的花在一些知识上。很多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是因为大家太专注于“技术效率”,常言的艺多不压身,而忽略了真正的“认知效率”。还拿解决问题为例,我们不断学习应付不同场景和问题,每个场景都面临新的知识,我们学习这一个知识,来解决这一个问题,是提升技术效率;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时去了解问题本质,去学习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所有核心知识,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进而能解决这一类问题。

那生活,工作中,什么样的知识值得学?提到这里,拿我们熟知的斜杠青年举例。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希望自己是斜杠青年吧,多产,高产,非常好。但斜杠青年只是多兼职变现?如果说一个人有正常工作的同时,兼职多,就叫斜杠,那门口的老大爷除了会看门,还会种地,兼职更多,是不是也是斜杠?所以真正的斜杠青年,他可能根本不认为自己在跨界,只是用自己熟知的底层规律,打开了另一个行业而已。例如李叫兽,他不断提升的认知深度,让他有了斜杠的身份,培训师/咨询师/企业家/网红。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那真的是只需要专心学一门专业,做到极致,就可以了吗?相反,提升认知深度不单单是一门专业做到极致,还需要多元跨界。这里的多元不是盲目的多元,而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想要做到极致不是只学某个专业知识就够了,而是要学习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核心能力,这时候学会了,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这样人的竞争力可想而知。

我们学习知识技能,就像盖一栋房子,准备好了泥沙,砖块,最后还要买钢筋,架起房子的结构。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遇到很多事情,这么多相关或不相干的事情,背后都会在底层联系起来,盘根错节,而把这些底层规律串起来的就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发现呢?这就是作者第二章的内容了。

生活中常见那些非常努力却不出效果的人,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当时自己也很努力,每天泡图书馆,四年下来也看了不少书,可是现在去回想自己都学了什么,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印象就是自己曾经看过书。那么努力,本该有饱满的收获,最后的结果却是自己不知道学了什么,好悲惨,好可惜。但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过去确实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

书与书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独立。我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书方法太原始。大脑擅长的是把很多东西联系起来,而不是把许多孤立的知识点全部记住。所以记住新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和旧知识进行联系。这里我想到了赵周老师的拆书法。用3个便签,I便签是书中内容,A1便签是过去经验,A2便签是A1结合I产生的对现在以及未来产生影响的新知识,对目前的自己有指导作用的东西。这样,一条信息或者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就被内化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这个方法一开始确实是比较慢的,一本书有可能需要看好几遍才可以,但这种方法不断构建知识体系,垒砌成框架,日积月累带来的复利效应,非常巨大。就像一句话说的:慢慢来,比较快。

我以前看书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小说类,文学类,看了就忘了,觉得时间过去了,但是自己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就像现在的网络小说,有很多成瘾患者,以前我也是其中一员,我陷入泥潭达4年左右,用所谓的美好去对比现实的残酷,然后被生活虐的体无完肤。无数的痛苦之后,忽然发现自己的命运没有在自己手里了,而是在被网络小说牵着走,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但时间已经逝去,追也追不回来,只有现在加倍努力才能多少补一点以前的不争气。这时我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么多好书,那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那么多有价值的课程,我要怎么样学才好?哪些是适合现在的我的?一度我也天天上火,焦虑的不行。可看了《好好学习》get到了一个方法:以目前的问题为导向去阅读,看作者是怎样处理这一类的问题的,这些方法能否与现在的我产生关联?我要怎么用这些方法?如果再分析,发现还是拆书法。I便签,A1便签,A2便签。

拆书法适合学习效率的提升,如果想要有大幅度的提升和质变,除了积累数量,还要有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对于学习临界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高楼,还要有正确的心态:绿灯思维,以慢为快。

说到绿灯思维,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词:自我防御。我们为什么要有绿灯思维?首先是因为这个思维好,但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遇到问题亮红灯的次数太多。心理学上也叫习惯性防卫。用大家都熟知的ABC理论在举例,A是事件,C是结果,B是信念,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事件的结果,而不是事件本身的发展造成了事件结果。而我们的习惯性防卫也是一样。谈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夫妻吵架,如果一个人等另一个人把话说完,再说自己的观点,那还能吵得起来吗?之所以飙高声调,是因为我正说着,你插话了,然后你打断了我,我急于表达自己观点,不断被你打断,就想通过高分贝来尽可能让你听见。随着声音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大打出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方的话勾起了我们内心的钩子,我们急于防御,而做不到倾听完了再判断。我们无法就事论事,而是把我和我的观点混为一谈。如果冷静下来,我们都知道,我和我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并不是对我这个人的否定,你否定的只是观点而已。这就是绿灯思维。

个人成长来源于自我认知的提升,别人的不同观点正是我们成长的好机会。有了这个心态就为我们的快速成长打下了一个基础。但只是基础,我们还要有执行中的心态:以慢为快。越是需要快速提升的能力,越需要慢功夫。就是俗称的结硬寨打呆仗。真正高效的学习,是融会贯通的结果。而融会贯通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花力气去打通哪些妨碍知识融会贯通的阻塞。举个例子:我拿到了驾照,想开车,我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直接开车上路,还是追求100种踩油门踩刹车的技巧?我们都渴望四两拨千斤,却忘了熟能生巧。

所谓的厚积薄发,一定是在此之前花狠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道理。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比如我最近有睡眠相关的困惑,我就拿和睡眠相关的书来看,仔细读,结合我的问题,看作者怎么说。发现睡眠中有一个基本常识,早起是一整晚睡眠航行的铁锚,也就是只有早起才可能早睡,而不是早睡了就会早起。这让我想到了读书营重复了无数遍的一句话:想多看书,那就用输出倒逼输入。想要学的快,反而要让自己慢下来。不要去看别人又读了几十本,而我这基本怎么还都没有啃下来。既然读书,肯定是要读书的好处的,而不是吹牛的谈资。把书中的精华拆解细分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知识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生长,看似慢了,其实最快。

还记得猫叔年初分享的复盘力吗?猫叔说复盘等于翻盘。这和书中的反思能力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每个人都很想拥有高效的学习能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挣更多的钱,体验更多的美好,可怎样能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第一个就是反思。学习的本质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而我们自己就是学习最好的素材。我们过去的经历写满了我们的优点和弱点,而反思就是我们不断强大自己必须练的内功。我们很多时候容易把总结当作反思,其实二者差异很大。总结只是对事件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则是对事件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举个例子,昨天我做思维导图时就只把工作几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列出来了,想着时先把重要工作完成,然后再看看其他的,项目少,注意力更容易聚焦,可一天下来,没想到只有这几项工作而已,自己并没有100%完成,而其他项目更是碰都没碰。为什么?

反思:近期一直对时间管理很头疼,不断在试方法,可就是一直没结果。觉得自己专注力不够,同时又不敢给自己定太多任务,担心完不成会有更大的焦虑。本着提升专注力的想法,我就挑战了只定这几个任务,觉得可以完成之后在列出来其他的,逐一完成。但是我高估了自己的执行力和格局。在我给自己列出来这几项之后,大脑惯性的认为这就是一天的内容,然后去赶80%。赶80%几乎是我的一个思维习惯,为什么?因为我总想挑战一下权威,觉得完成80%已经不错了,所以就放任自己这样去做。同时内里又有一种自恋,看,我完成80%一样能行,剩下的明天做也不晚。结果就是自己自恋完了,但是并没有相应的结果出来。

以后我该怎么做:继续学习时间管理相关知识,工作中提升专注力,每日计划还是以一整天的量为标准。用职位高二级的眼光去看问题,如果是我的老板,她希望看到什么结果?以结果为导向。还有,我完成80%真的行吗?其实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在追求一种自恋和掌控感,一种我说了算的感觉。但我做的事情反而是交出自己的掌控感,因为工作完不成是会被批评的,到时候主动权并没有在自己手上。主动权在自己手上的唯一方法就是出色完成任务,领导无可挑剔。

提升学习能力只会反思,作用有限,积极的行动还可以通过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为指导。还拿我现在的工作举例,参与这份工作之前,我确实是对行业内只是一窍不通,但我的工作偏偏是内训老师,这样我在讲出来之前就必须大量的学习,输出半小时的培训,我至少要有6个小时的学习。但是每一场培训下来,我都收获极大。

想要成为一个天才级的培训讲师,至少需要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这就是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真正起到效果。是在练习中心理表征不断发生变化。心理表征是我们在思考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我个人理解是,学习是不可逆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是知识的积累与成长,还有心理方面的,我们的心里格局在不断被打开,以此来容纳更多的知识,最后成为专家。

总之,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是我们学习临界知识的三个基本心态。而记录,回顾,付费则是我们快速成长的三个捷径。

记录乍一看和反思很类似,记录不是写,记录是如实的去记当时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而不是单纯去解释如何发生。记录是主动思考的一个过程,是调用一切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作者有一句话: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事件跨度越长就越能看到事件下面的底层规律。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是记录模板:1,思考时,我是否考虑到目标?如果考虑了,当时目标是什么?2,在这个目标下,我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3,我当时为什么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那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就不一样?4,最后结果和我预期之间有差距,为什么?这4个问题涵盖了一天的事情,如果记录日志按照这个模板写,我相信3个月就能看到很大的效果。

记录类似于日记是对一天的事情总体结果及过程的记录。而反思是对做的不是很好的事情,去追问为什么没有做好,如果再来一次自己会怎么做?记录是针对目标下的执行情况做的归纳分析,反思是对意料之外,不足的地方做的归纳分析。二者看似都是写下事件和身体情绪,但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如实记录了,那在一段时间回头看的时候,会发现一些事情和情绪是有迹可循的。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回顾时,价值越大,越能发现底层规律。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事情受到当时环境,情绪的影响,我们的处理和反应或许有欠缺,但如果放到时间的长河,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局限,衍生出新的东西。一个很好用的app就是印象笔记,我也一直在用,确实很棒,书里面有具体的使用方法,建议有需要的人学习。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面临无数的信息,大脑在不停的转动和筛选,如果我们还能有选择的去听和看更有价值的信息,岂不是更好,这提到了付费购买,我记得刚入职的时候我的一个培训经理说过的话,当你去买东西,犹豫不决时,尽量选择那个贵的,因为贵一定有贵的道理。网页上随处可见的新闻推送,和得到上大师的哲学课,哪个价值更高?答案不言而喻。

在我们了解临界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去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临界知识了。日常中我们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用勤奋思考和勤加练习的方式,确实能快速掌握解决某一个问题的知识,能力会上升很快,但也会很快遇到瓶颈。如果我们学历临界知识,不断训练基本的学习心态和方法,一开始学习速度会很慢,一旦掌握了整个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把现在的学习和过去的经验联系糅合在一起去学习,进步就会越来越快。

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我觉得寻找临界知识就类似于自我剖析。寻找临界知识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而哪些知识是对我们有用的呢?首先可以从我们的兴趣入手,学习相关的知识。作者列举了一个例子,很多人喜欢看TED演讲,如果一个演讲能打动人心,可能是个人魅力的原因,那如果很多演讲都能打动人心,背后很可能有规律,所以就有人看完所有演讲,写出了《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这本书。

当然,如果我们能一边学着临界知识一遍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感觉不要太好,而且学习也会事半功倍。找兴趣其实很简单,看自己擅长做什么,擅长做的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我需要支付什么?想明白这些问题,依着这些临界知识的细线,刻意练习,就能在这个领域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说一遍刻意练习,这是学习的基本功。就像在知乎上面,小马宋老师设置的那个10元的问题,他知道有一个方法能快速提升文案写作能力,答案就是阅读超过1万份的经典文案。这时候我想起来自己生孩子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采纳一些当地老年人的意见,为什么?因为老年人吃的盐多嘛。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和知识,总会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底层规律,那结合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用在自己的领域,让这颗知识大树开花结果。

最后作者列举了几个现今大家都很熟悉的临界知识:1,复利——世界第八大奇迹,增长符合幂律分布,看到网上蹿红的Papi酱,还有最初模仿ladygaga的那个化妆师,就知道了什么是复利。

2,概率论,生活是概率分布,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世界上确实有幸运儿,但和我有什么关系。

3,黄金四维圈,我们看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what——每一件事情,how——怎么样做成,why-为什么做。很多人都是只去做,不想为什么做。例如我们喜欢买新鲜水果,怎么买?去水果店,为什么买?新鲜水果对健康有好处。那水果店的宣传语就可以是:我和您一起守护家人健康。找到最基本的诉求,就是发现了问题的本质。

4,进化论,这个问题我最近感受颇多,尤其是最近了解了平行宇宙和一些AI言论之后。还有很多穿越剧为什么爆红?因为人不想拥抱变化嘛,近几十年世界的变化天翻地覆,生活方式一旦改变,就像孩子长高一样,可能再缩回去吗?不可能。有时候为什么一些小的新公司能快速崭露头角,而大公司改制就要考虑方方面面?因为小公司能快速试错,快速调整,就像一颗跳蚤能蹦比自己身高高很多倍的举例,而一个大象能吗?很难。

5,系统思考,一件事情的发生,单看这件事情意义不大,要结合事情的环境,系统的去看和这件事情有关的关系,看因果。

6,二八法则,很著名历史也很长的一个法则。

7,安全空间,减少极具破坏力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率。一个系统中,不同的事情对结果的影响力是不均衡的,比如你完成一件事情需要100个步骤,虽然做好了99个,有1个没做好,但这1个很可能就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与其抱怨运气不好,不如留出安全空间,合里备份。

写到这里,一本书的复盘基本做完了,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很多富二代的地板,可能就是我们的天花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阶层,首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认知的方法就是本书的重点,猫叔说,一本好书值得读10遍,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收获,这是真的。再学习的这条路上,希望我们共同成长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临界知识对生活的意义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本次分享的书籍是成甲老师著的《好好学习》。这是一本研究学习方法的书,...
    璐_c501阅读 404评论 0 7
  • 看到书中解释的刻意练习,有些不懂了 说刻意练习并不是人们之前理解的勤奋与努力 它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
    玉米姐z阅读 264评论 0 0
  • 《好好学习》作者:成甲 001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 说的够狠。认知差异之大,超出了想象。越来越多的...
    天使多肉阅读 251评论 0 0
  • 我叫诸葛亮,是个农民。 四方广告。 饿发货吧,?
    杨一二的阅读 166评论 0 0
  • 听说了一些比较流氓的的需求,其中就有iOS的定时定位。可以实现任意时间对用户的定位,只有用户不主动杀死该程序。利用...
    山水域阅读 1,714评论 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