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预见,才有主动

        这几日一直在听《范蠡传》,越听越为他传奇的一生所叹服。他既是运筹帷幄的兵家奇才,以深谋远虑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攻克吴国、成就霸业;亦是开创东方商道的“商圣”——当勾践论功行赏,册封他为国相时,他却洞悉“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处境,毅然急流勇退,挂印辞官,隐姓埋名投身商海。

        归隐后的范蠡,先是在齐国金口因地制宜,依托当地渔盐、物产资源,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后因不愿卷入纷争,他散尽千金资助乡邻,转而迁往陶山定居。在陶地,他再度凭借精准的商业判断与勤勉经营,很快又富甲一方,被世人尊称为“陶朱公”。这份“三散千金,三复千金”的智慧与格局,让他在民间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当年在越国担任国相之时。

        书中有一句话,尤其让我深思:“有预见,才有主动。” 这句话道透了行事的核心——无论做什么事,都需提前思考、深入调研,预判事情的发展方向与潜在变化,进而制定合理规划,再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执行。这份“先谋而后动”的智慧,放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与工作中,依然极具借鉴意义,值得每一个人践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