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与质量管理 (方张松)

15号下午,浙江省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作了《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与质量管理》讲座


讲座由进修学校资深的高吾林校长主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讲座内容分四部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谈到阅读时,方张松主任提议让孩子每天能看书30分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考试中核心知识理解很重要,学生往往对重要原理、概念理解不到位,深度不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代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师生关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都有待提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考试中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特别是文科废话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考试命题。总原则强化学科核心内容,重概念与原理理解与应用、思维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能力思维考试不可信,考不出,时间不够。考试时间越长信度越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命题内容要真实发生、以生为本、科学。文本多连续性、长情景,多问题,但也正发生变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量尺分数对孩子能力思维进行标定,但国内目前难推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目前作业和考试以客观题为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国人出题以主观题为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日本人出题注重素养提升。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考试以记忆为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作业创新与设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应注重文本的组织结构的关系等阅读素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应提倡、导向孩子们个性地表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短时记忆就没有创造力,北欧、日本是欧洲和亚洲教育均衡化程度最高的,要关注教育生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具备测评功能的“神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主观题的编制和评分标准问题

美国主观题编制与标准形成多分专家预设、作答分析,进行检验以生为主,形成标准四步。考试目的重在通过阅卷获得信息,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复习。命题应以人为本,具有科学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观题的特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SOLO分类理论应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见分不见人”的命题下应重综合素养,建兰中学核心素养的校本化理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招生政策和民风关系密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检测可见德育工作、体育艺术质量高,往往教学质量也很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年级以下纸笔考试考不出真实水平,平时过程可多注重知识能力测试,学期末可弱化。从每年五万人初三和高三调研中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责任感和学习成绩高相关;教师人格魅力、师生关系、颜值、艺术和方法、学科厚度广度与教育质量高相关。教育质量提高还应重目标、方法、作业三大环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育有时也有破坏力!中国学生睡眠多不足!家教学生杭城占78%,西湖区最低。家教机构多理念上天,水平入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持人总结,张主任评价研究既有理论又接地气;是理科教师但又具有文科教师素养激情四射,掌声不断。半天讲座大家对评价有了更深认识,效果棒棒哒!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