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是无法填补的遗憾

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曹雪芹

说离开时不经意,回忆起来最惋惜。

而失去,从来不只这一种方式。

上了大学之后,我感觉生活变得很艰难。不是因为上课,不是因为成绩,而是我每天都在担忧着我的未来,我会不会有一个相对满意的生活,我会不会处在社会的底层无法翻身,毕竟,我生活在一个毕业就要失业的年代。

我正想和我身边的人倾诉我的担忧和焦虑,却被周围嘈杂的声音或者她们自己的思绪打乱了。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不是没有什么收获,而是失去了一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愿意开导我安慰我的人。

她是我认定的最后一个密友,因为一些可能是误会的原因吧,我们的友情就分崩离析了。从此各自踏入人海,杳无音讯。从那时候起,我有过想念,却不曾遗憾。

想不到竟然要过上这许多岁月,我才知道孰是孰非。

所以久别重逢的人都要相互询问:“你最近过得好吗?”道尽了遗憾和想念。

匆/匆/那/年/我/们/不/说/再/见

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著作《影响力》中提到在人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失去某种物品时,会比以前更加喜欢、珍惜这个物品。

这个原理多被用在销售行业,当你正在柜台上看着某一样东西时,销售员走过来询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在了解你对柜台里的物品感兴趣后会帮你拿出来,介绍一番后又会说你这件物品已经被预定了,然后你心里感到一阵失落,销售员会说去库房看看还有没有,最后发现还有最后一个。于是兜兜转转,那件物品就成了你的囊中之物了。

类似,我们本来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才去翻翻找找;我们本来不把一些人放在心上,或许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才去安排遇见。倘若我们知道某些东西可能下一秒就不存在了,也许我们便会好好保护这件东西,也许便会空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家人朋友,也许便会不在计较那么多的小事,也许就会愿意花上时间去倾听,也许就会更加努力以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但是我们好像又知道,有些东西是注定会失去的。然而现在又在做些什么呢?

(本文原文本来自微信公众号——知情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