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文学家、逻辑学家、以及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可以相信,像他这样花极大量时间,成天思考抽象问题和表达描述出来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会比普通人更接近其本质。

我发现这哥们很喜欢谈「工作」,他的许多说法常被不同人为了不同目的引用,包括给下属打鸡血的资本家,也包括年纪轻轻但不想上班的非主流。
人需要工作,这事罗素也谈过,而且谈的很到位。
只是最好先规范下词义,要把工作定义成「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不是某种职业、不是上班、打工、挣钱,不等同人在资本驱使下去社会生产中充当燃料和耗材的活动。
人需要工作,退一步说,是为消磨时间,需要工作提供更省力舒适度日的途径。
人在进行一项工作时,安排时间变得省心了,因为工作往往是长期的,完成之前能多次自动成为「在某时做什么」的答案。
如果没工作可做,这个问题可能每小时都冒出来,把人搞的很累。
罗素说:「多数闲散的富人,都忍受着难以言喻的苦闷,仿佛在为免于苦役付出代价… 比较明智的富人都尽量工作,好像他们是穷人一样…」
我觉得这是真的,我们都见过不缺钱但还一直工作的富人,很多。
当然,人也可以去做一些「纯消遣」的娱乐活动,游艇美女、海味山鲜。
可惜的是,即使财富是无穷尽的,这世界能提供的感官刺激仍是有限的,这里不是无穷宇宙。
何况财富也不是无穷尽的,富人的生活空间只是大一些,仍然有边界,因此娱乐空间也是。
单纯满足欲望还是会使人厌倦,都有玩腻的时候,只差着早晚吧。
人需要工作,进一步讲,是为自我实现,需要工作提供接近全知全能的路径。
罗素形容工作在这方面的作用,用到的词有「给人成功和发展的机会」,还有「给抱负一定的出路」。
我觉得总体是「人需要上进」的意思,只是这么说会很怪,多的是没球上进心的人。
人都有自我实现需求,因为人都会「幻想」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不管是更富,更有权力地位,还是皮肤更光滑紧致,打呼噜更小声。
把这些幻想实现出来,是任何人终生都不会消失的需求。
尽量概括这些,可能因个人观念而不同的幻想,就是一种接近「全知全能」的渴望。从进化角度上也可以说,这是每个活人体内的基因所决定。
没那种基因的人,在过去几万年的自然选择里早就死光了,更不可能留下后代。
所以能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祖上具有了那种「上进」基因的,这和我们需要碳水化合物,需要蛋白质和糖分,厌恶死亡和疼痛,没什么分别。
自我实现最不可抵抗的吸引力,来自它是无穷尽、不可预知的。
破坏和仇恨都有终点,它们把具有目的性的状态转变到只有偶然性的局面,而建设自我和建设其它东西一样,反过来把偶然性转变为目的性,并且结果也不会完美到无以复加。
人厌恶有终点、归于死寂的过程,而本能的追求无止境、丰富未知的变化,这就是工作对人来说,更积极的意义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