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亚马逊的蝴蝶(Butterfly_of_Amazon)
果壳上有一篇文章《这一切要从碰撞的滑块和量子搜索讲起》,指出圆周率π与滑块碰撞次数有种奇妙的关系。今天给大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妙关系。
一、奇妙的关系
在光滑的平面上放着两个1 kg的滑块,在它们的左侧有一面坚固且不可移动的墙。两个滑块一个离墙近一些,一个远一些,而且后者正在向前者滑去。可以想象,接下来将会产生许多次碰撞。假设每次碰撞时都没有动能损失,整个过程将像下面图中展示的那样:
右侧的滑块碰撞左侧的滑块,并将全部动量转移给左侧滑块,左侧滑块碰到墙反弹回来,再与右侧滑块发生碰撞并将动量全部转移过去。期间左侧滑块一共发生了3次碰撞。如果我们增大右侧滑块的质量,会发现有趣的事情:将右侧滑块质量换成100 kg,那每次碰撞时只会有一小部分动量发生转移,将会碰撞31次;如果将右侧滑块质量换成10000kg,那整个过程将发生314次碰撞。
不断100倍100倍地增加右侧滑块质量,你会发现神奇的现象:总碰撞次数与π每一位的数字越来越接近。
二、这是真的吗
是不是很神奇?我通过计算,验证100kg、10000kg和1000000kg的情况,发现都与这个结论相符。验证过程如下:
设滑块a和滑块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速度为va和vb。速度随着碰撞而改变,设两个滑块间发生第n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a,n和vb,n。
由于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因此滑块a碰撞左侧墙壁后,速度将大小不变,方向相反。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可列下式:
-mava,n-1 + mbvb,n-1 = mava,n + mbvb,n ........①
因为碰撞过程中总动能不变,可列下式:
mav2a,n-1 + mbv2b,n-1 = mav2a,n + mbv2b,n ...②
设mb = K·ma(图2中K为1000000,图3中K为100),由式①、②计算可得:
当vb,n为负,且|va,n|<=|vb,n|时,两个滑块将不再发生碰撞,此时如果va,n>0,则滑块a还将与墙壁碰撞一次。将式③、④写成Excel表格中公式,设vb初始速度为1,通过拖拽可方便地得到下表(表中以K=100为例):
以表1中vb为纵坐标,va为横坐标,可得下面半圆图形: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看出:上图并不是真正的半圆,因为图中横坐标最大值是10,而纵坐标最大值是1,需要把纵坐标乘以10才是真正的半圆。为了方便描述,姑且把它称为半圆。
三、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圆周率π与滑块碰撞次数之间有这样奇妙的关系?计算告诉你答案。
先问一个问题:根据表1中的数据,如何估算图4半圆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四分之一个圆)的面积S?
可能你已经想到了:可以把这四分之一个圆近似看成由8(约为n的最大值的一半)个竖长条组成,每个竖条的宽是相邻两点间的横坐标距离,也就是相邻两次碰撞后滑块a的速度差,高是这两点纵坐标的平均值,也就是相邻两次碰撞后滑块b的平均速度。将这8个竖条的面积之和当作S的近似值,虽然与真实值存在偏差,但通过增加圆上点的数量,也就是增加碰撞数量,从而增加竖条数量,可以减小偏差。
设碰撞次数的最大值为N,可列下式:
再换个角度:把S近似为8个横条的面积之和,每个横条的高是相邻两点间的纵坐标距离,宽是这两点横坐标的平均值。可列下式:
⑤+⑥,得:
将③、④代入⑦,得:
因为式②、mb=K×ma、vb初始值=1,所以
由式⑨可知,所有坐标为 (va,√K·vb) 的点位于一个半径为 √K 的圆上,此圆的面积为 K×π ;而S为此圆纵坐标被压扁到 1/√K 后面积的四分之一,因此有:
将⑩代入S,并考虑到在K非常大时,K/(K+1)≈1,可得:
N是两个滑块在前半程中相互碰撞的次数,后半程两个滑块相互碰撞次数也为N,滑块a与墙壁碰撞的次数为2N,故4N的整数部分即为总碰撞次数。这就是为什么圆周率π与滑块碰撞次数之间有这样的奇妙关系!
前面出现的式⑤提供了一个迭代计算圆周率π的方法。我通过迭代计算785次矩形面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5位(3.14159),计算过程中借助了Excel表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看完说点儿什么吧,要不点一下赞或踩一脚也行。您的任何一点儿反馈都能给我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