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后,假期不似在学校的时候那么多了,回家的次数和时间也都少了很多,见父亲的面也就少了。临行前的一晚上,妈妈随口说了一句:“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你爸说让你过了端午节再走。”“过了端午节,还要三天呢,不行,我只请了四天假,不能在家过端午节了,明天就得回去上班。”我回答道。
早上四点,天蒙蒙亮,我还在睡梦中,依稀听见厨房传来细碎的声音,那是父亲在给我煮粥。早上喜欢喝白米粥,父亲每天都起得很早,给我准备早饭。花样不多,却都是我爱吃的。
早上六点半的早班车,我起个大早,喝了一碗粥,早早地去了车站候车,我前排的座位上一位大妈带着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去县城看她爸爸。小女孩扎一个高高的马尾辫,齐刘海,纯白的蕾丝蓬蓬裙,搭配银色凉鞋,左手一个铅笔盒,右手一本图画簿,趴在车上画画。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多懂事的小女孩儿啊,看到她,想起了小时候的我,也是那么乖巧懂事。五岁的时候,爸爸让我去读幼儿园,那时候家里不富裕,爸妈每天都早出晚归忙着干农活,我每天自己背着小书包去幼儿园上学,放学回家,爸妈没回来,我就趴在门口的石板上写作业,左手边一个铅笔盒,右手边是作业本。
“晨晨,你爸爸来了。”大妈的话音刚落,喊了旁边的小女孩。我一抬头,看见了阿姨话语中的那位爸爸。一身蓝色的工作装,搭配军绿色球鞋,裤腿束进了黑色袜子里,干净朴素的笑脸。小女孩许久未见爸爸,欢欢喜喜的蹦下车扑向爸爸。抱起宝贝女儿,那位爸爸朝着工厂走去。“爸妈两个人都在县城工厂上班,小女孩跟奶奶两个人在老家,学校放假,想女儿了,我就带她坐车来县城。”那位大妈自言自语道。
看着父女俩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眼眶一红,泣不成声。多年前的那个傍晚,爸爸骑着电动三轮车,佝偻着背,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伴着蒙蒙夜色,一个多小时,载我回家的那幕浮现我的眼前。不一样的名字,一样的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