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学


有个故事讲苏格拉底,诠释了他高明而豁达的处世哲学。

故事是这样的。一日,苏格拉底外出讲学,路上走到一座桥,这座桥不宽不窄,刚好只够一人通行。在桥上,苏格拉底巧遇一位衣着光鲜的贵族妇人。妇人非但不礼让,反而出言不逊。她冲苏格拉底嚷道:“我从来不给下等人让路。”苏格拉底呢,面无愠色,也不计较,反而温和地说:“是吗?那我正好相反。”说完,苏格拉底退至桥头,毕恭毕敬地为妇人让了路。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大可看出苏格拉底遇事的沉着与睿智,一个漂亮的回击掷地有声,让人找不到反驳的余地。

当然,我们都没有苏格拉底那聪明的头脑,不会在遭遇他人无端的诋毁时保持如此冷静,更做不到谦虚退让,以示尊重。也许有人会说,对于那种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的贵族泼来的冷水,就要烧开了再给泼回去,以示惩戒。可是,这样情急之下的报复真的有效吗?如果事态升级恶化,有没有想过,两败俱伤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何况,以同样的方式惩戒他人,不也说明了你和对方一样成为了令自己讨厌的人,在性质上,两人又有什么差别?

当他人向你扔来一只榴莲,可能这个行为是恶意的,可能会伤了你的手,但是到了苏格拉底这里,他会剖开这只榴莲,取出果瓤,和他人一起分享。那么,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的处世哲学。比如,面对长辈或上司的训斥,同事或朋友的责难,甚至偶尔陌生人的嘲讽,很多时候,最有力而见效的解决方式并不是直接还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像苏格拉底这样,将对方的矛头拔掉了再还给他。既缓和了紧张,也保持了基本的素养。

当我们遭遇他人的恶意刁难时,先别急着爆发情绪,冷静一下,跳出惯常思维,换一种相反的态度,你会找到更完美的处理方式,发现更受人尊重的自己。

只要我们勤加练习,学会克制,也能成为像苏格拉底这样襟怀博大,人格高尚的哲学家。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雅典 雅典属伊奥尼亚人(Ionian), 雅典所在的阿提卡(Attic)地区, 被称为“希腊的希腊”, 这个地方最...
    ianwest阅读 9,094评论 1 11
  • 听说远方有一篇红沙漠,凡越过的人都可以找到真爱 听说沙漠里有棵青翠的仙人掌,可以治愈因爱而心碎的人 听说仙人掌上有...
    旅行祈祷与爱阅读 3,938评论 0 2
  • 词法作用域 定义在词法阶段的作用域。简单来说就是函数,对象在定义时就决定好的执行范围,由代码书写的地方决定一切。 ...
    _MChao阅读 5,043评论 0 1
  • 南京跟岗学习汇报 五月,杨校长在南京参加信阳市第三批名校长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她看到那边活动组织的非常好,就叫我和李...
    董余兰阅读 6,253评论 0 2
  • 解决方法如下: 1.打开Xcode,如下图进行操作操作12.添加 key:OS_ACTIVITY_MODE ...
    Eugene_iOS阅读 2,7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