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
个人影响力沟通力之说服能力 感性因素(4h)
片段3.1人们只想知道与自己最相似的人的看法·《圣经 使徒行传》第22章
感性说服第一原理 我们想知道与自己最相似的人的看法·
要游说别人,常见的思路是找到彼此的共同点,这样才会引起共鸣。
比如说想让爸妈出去旅游,但一个人不愿意去,你好说歹说,还是不起效果。这个时候呢你可以带他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看到两个老人出来旅游的就一块聊一聊,让他们感受下别人的想法,平时看别人老两口出来玩的话再给些暗示性的话,效果就很不错了。
要传达我们是一样的有很多的表述方法,共同的家乡,经历,教育背景,朋友,爱好,美食,旅游,电影,电视剧,孩子,工作,价值观。要表达出我们是一路人的特点,让他心底里认可你,这都是潜移默化的效果,很多演讲,培训刚开始的暖场很多都是这样开头的,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兴趣把大家的气氛活跃起来,调动情绪。而只有知道这个技巧我们才能识别它。
书中有一个练习,看了一部电影,伟大的辩手,讲的是一个真实故事,大学教授激励自己的辩手不断前进的励志故事。它涉及到了一些信念,争取黑人的自由,冲突种族观念的歧视。这部电影表达的主旨是,年轻人要明白这个世界有很多苦难,我们需要接受它们,然后鼓足勇气去克服重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成就自己。而鼓励我们不断前进,走出重重黑暗的唯一手段只有教育,没有别的出路。而对我们个人而言,很多情况下就只能是自我教育。
片段3.2·诉诸想象和感觉·《这辈子只能这样吗》p266
感性说服第二原理 直接体验形成的态度,比间接体验形成的态度,更有可能指向行动。
当我们过分重视天赋的作用,就会依次为借口,说明自己做不好的理由。
然而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嘛,难道我们不能主动经历一些事情并乐在其中吗。比如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画画,跑步,组织邻居参加一场活动。打算写,哪怕最后没有出版。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
当我们没法让别人亲身体验时,可以创造一个具体的情境或者说进行角色扮演,也算是直接体验。想象中眼见如实,比如说得到一个产品后对你自己产生的效果,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带到某个场景中产生的美好效果,这些都足以产生亲身体验的效果,激活听众的想象,感觉和情绪,引导听众去想象我可能做到的事,产生愉悦情绪。在大脑中过一遍,就等于实际运用中过一遍。
eg 比如你学了长投课程之后,你学会怎么花钱了,钱包到了月底的时候鼓起来了,你老公夸你越来越会持家了,你甚至还把这个钱拿去投资,还小赚了一笔,非常开心,关键以后家里需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不心急了,因为你的鹅已经养大了,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了。
片段3.3·不这么做你会失去很多·《社会性动物》p93
感性说服第三原理 相比没有得到,人们更讨厌失去本来拥有的东西。
我们游说别人时,有两种思路,一种讲别人得到什么,比如你买了这个产品之后,可以帮你节省多少钱,节省多少时间。
一种将它们的损失,你如果没有参加的,你将会损失多少钱,钱是一张一张赚回来的,花的话是一沓子一沓子扔出去的,您不心疼吗。
就像每天从窗户往外扔钱一样。
而实验数据表明后者的效果是欠着的两倍。
还有沉没成本效应,你付出了这么多,不过不继续的话,前面的投入就白费了。
每人都有自己的需求点,都有自己的痛处,而有效的说服就是懂得把握人性的弱点,引导到特定的场景中,创造需求。
片段34·请对方帮助你·《富兰克林白传》
感性说服第四原理 人若帮助你,就会喜欢你
当我们喜欢某个人,想要让他们也喜欢自己时,往往会帮助她,不断的投入,然而这样真的有效果嘛。
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让别人喜欢我们的办法就是寻求别人的帮助,比如向他们请教问题,请他们帮一个小忙,拿支笔,借本书,橡皮,棒的吃书多了被人就会越来越喜欢你。尤其是在别人如果对你有意见的时候,可以采取合适的帮忙策略,化解人际关系不和谐。
为什么请求别人帮助非常有效果呢,这要讲到每个人的需求了。希望被别人信任,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帮助别人。这些事情会让自己成就感十足,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