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恐婚恐育,到底是在恐什么?|6个关于“恐婚”的播客推荐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曾发起了调查,根据《“80后”、“90后”中国青年婚恋观》显示:“82%的单身青年因为缺少勇气而不去恋爱,76%的适婚青年有‘恐婚’心理。”

为什么年轻人如此“恐婚”?今天推荐的6个播客,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

第一个,【不搭电台】

单集:恐婚的理由各不同

大家恐婚的理由各式各样,比如抗拒融入另外的生活、婚后要为彼此的心理及物质负责任、在结婚前会反复的盘问自己:真的就跟他一辈子了吗?其实,现在纠结,是对未来负责的表现。主播认为恐婚,只是没有遇到爱的人。


第二个,【无时差研究所】

单集:“领证三天前,我恐婚了!”

主播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领证前她恐婚了。

两个人相处久了,就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侵蚀。这时应该双方积极沟通,培养共同爱好,从而保持新鲜感,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第三个,【别吵,加班呢】

单集:今日份恐婚恐育

为什么恐育?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年轻人生育后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孩子谁来带?交给爷爷奶奶?那孩子一定会缺失父母的陪伴。

所以其实恐育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个,【深夜逃班】

单集:当代恐婚bot

主播们从8月微博热搜的一则杀害妻子、藏尸化粪池的新闻,聊到当代年轻人恐婚的现状。为什么大家眼中的婚姻会变得那么复杂?从男女生两种不同角度,讨论恐婚的原因,是否准备好plan B,人们对婚姻的恐惧会减少?

 节目最精彩的在于提出一个观点:“结婚不应该是人生的KPI”。


第五个,【三明治电台】

单集:现在年轻人“恐婚恐育”也挺好的

本期节目从三明治曾发表的一篇文章,《我买了一盒阴道哑铃》为切入点,邀请到文章的的作者,对精选出来的文章下的6条读者留言,进行回复。

主播认为,了解婚姻生活背后真实存在的问题,女性生育过程中会面临的挑战等或许,对年轻人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第六个,【剩余价值】

单集:剩余榨值20 恐婚恐育?不要恐爱

本期播客结合包括《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等文学、影视作品,聊了自由与爱情、婚姻与育儿等话题。

探讨了年轻人恐婚恐遇的背后,是否也正承担着封闭自我、错过爱情的风险?

主播认为恐婚恐育不是一个结果,勇敢地探索爱情和婚姻生活,也是女性探索自我的一部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