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很大一部分是跟外婆外公一起过的,因为,我爸妈忙生计,没时间带我。所以他们的言行,他们的习惯,他们的作风,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的外公是一个很幽默很乐观的人,没有见过他唉声叹气,也没有看过他悲观,听到的永远都是爽朗高声的笑,各种的生活乐趣点子。
他也很懂生活。我还是一两岁的时候,他已经玩上了摄影,从小到大,没有没照片的时光,隔三差五地带我和表妹表弟一起拍照,那可是80年代呀,不论是设备还是冲晒,都是高昂的费用,但我外公就是一套又一套地乐此不彼。就这样,一本又一本发黄了的相册,叙述着一个又一个照片背后的故事。还记得之前刚出智能相机的时候,他还笑说,那个的光感颜色,怎么可能跟我的相比美…。他的一生还真的没来得及玩智能相机,只玩了几年智能手机。但他拍出来的,都是【留天留地,有远有近,有虚有实】的,据他说,这是最基础的。
外公是一个爱研究的人,修手表真是一绝,我曾经跟着他学拆装机械钟,齿轮发条转轴定子转子…一系列的名词和原理都是从那时候扎根我脑海里的,以至于我从事机械贸易,也同样受益。他的那份执着,认真,耐性,夏天,吹着小风扇,光着膀子就能坐着研究手表,四五个小时,有时唠唠叨叨,有时又欢呼雀跃,有时又无心吃饭…。七十多岁的时候,跟我较劲普通话,我干脆就从三联书屋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捎给他,他就视若珍宝一样地学习,翻看。我最后一次看到这字典的时候,都翻烂了不少…。
他一直告诫我们,要勤快,要自己动手,所以家里到处都有他的作品,虽然外观不怎么样,但确实是方便了他的生活。包括,床头控制电视开关,用落地扇的材料吊上一盏治疗灯,随处可见的电灯电扇开关…。
我的拿筷子,我的学写字,…都是外公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八个红笔字也是外公拿着我的手开笔的,……
近半年一年,他从敬老院搬到了医院,每次我回佛山,都会去看望他,人虽消瘦,但面色依然很好,很努力地跟我说话,很努力地跟我和豆包打招呼,很努力地笑。
可惜的是,10.16凌晨一点多,他走了,免去了病痛的折磨,去和外婆会合了。希望您,一路走好!可爱的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