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中年危机前的痛和多年来心里那颗种子,想试试多写些东西,想有天失业了也能靠拿只笔混口饭吃,也圆了自己文学梦。然后找提升写作能力的书,早听闻这本《故事》是个中翘楚,终于有了足够的动力翻起它。虽然主要是从电影剧本的角度介绍如何写故事,但是对创造小说有类似的指导。书中从结构、题材、转折、台词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绝对是值得读第二遍的佳作。因为读书周期比较长,所以边读边把有感触的记录。每一次触动都是宝贵的收货,读完一起整理、重温。
书中很早就抛出一个让我强烈共鸣的观点,说写故事是创造性的灵光一闪,也是门手艺。是的,没有手艺的灵光是无根之萍,没有坚实的基础和落地的土壤。手艺里的门道是经验、规律和公式,是零散世界的组织化,是大量实践和理论探索出的精华,也是认识和创造的工具,像他们写代码经常会调用函数,你得先知道有哪些函数做什么用的,怎么用,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有可能想到它,也许想不到,但是没学过一定想不到。积累的手艺可以更高效的服务于创作,让灵感有落实下去的可能。而是否有扎实的功底往往决定了灵光乍现是空想还是灵感。学好手艺是毋庸置疑的必填项和捷径,但不是终点。首先,它是服务于创作,是工具和方法;其次,原有手艺本身也是摸索总结出来的,不可能尽善尽美,会有空白区域,也不会完全适合所有人,这些都是我们探索的机会和耕耘的沃土,能否突破手艺其实也体现了勇气和自信,认可它同时也敢于否认它,依然有主见,相信自己的判断。明白这些才能即看到手艺的价值,也不为其所困。其实这道理不光于写作适用,于所有学习和创作都该如此,读书要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扩大学问的边界,让学到的东西适用到更多的地方。
很多人害怕学习,以为会伤害原始自然的创作力,影响直觉。这种态度会把自己封闭在无意识的习惯中亦步亦趋,即使偶尔能创作优秀的作品也是碰运气,不知道规律,也不知道优秀应该具备的要素。而只有研究和总结能将事物认识的更透彻,学习已经得到验证的成功经验,辩证的吸收经验为知识,为灵感积累生长的土壤。对最初的发散的想象力确实会有影响,毕竟脑子里的概念多了,边界多了,但是危害远比不学习大,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让自己保持想象力就是要好好修炼的高级技能。
我第一次听到“故事三角”理论时不是很理解,随着越读越深,也越来越认同,原本以为非常发散的东西可能有一个经典框架整理呈现出来,它们是大情节、小情节(最小主义)、反情节。它们组成了光谱,几乎所有故事都能对着光谱找到位置。大情节一般是经典故事结构,外在冲突为主、闭合的结局、明显的因果关系、线性时间、单一主动型主人公等;小情节和大情节基本都相反,内在冲突为主,开放的结局、多个主人公、被动型主人公等,小情节也被叫作最小主义;反情节从另一个维度上和大、小情节都相反,有较多的巧合(非因果)、非线性时间、非连贯现实等。这三个角划分并非严丝合缝级的逻辑严谨,只是大概方向的区分,能明显感受到是三种风格,也正因此往往无法精确的定义某个电影是纯粹的哪种类型,标准没有很精密,所以测数也只能大约,一般只能以向性定义风格方向。三种风格给人完全不同的体验,无论从情绪还是技术上三角理论都很让人认同。读的过程中脑海里浮现了很多典型的电影,比如成龙、漫威的电影大多是大情节,徐静蕾演过的一个只有对白的电影是明显的小情节,而《疯狂的石头》充满了有趣的巧合和截断的时间差,是反情节电影。
学习故事,可以从背景、人物、事件、价值4个层面分析,经过大量的练习汇总,能发现很多规律。更详细些可以分为背景,时间、期限、空间、冲突。时间可以大到世纪、朝代,也可小到早中晚;期限指故事发生在1周内,1个月内,或者几年、几十年内;空间和冲突好理解不细说。这里重点说说背景的重要性,背景往往确定你构筑的宇宙法则,比如是历史、科幻、魔幻、战争、古代等,它界定的是故事发生在哪个世界,而作者只有在明确的背景中才能写出坚实的细节和细腻的情感,也才让人有更强的代入感,沉浸其中。背景当然也将想象力束缚住,无边无际的自由只能创作出荒唐,你无法想象在一个现代职场故事乱入魔幻,有时候束缚反而激发创作力,最明显的是诗歌,没有韵脚就少了很多韵味(后面会详细讲解)。背景的设定即使全部都在想象中也需要自圆其说,结构化。“一个诚实的故事只可能在一个地点和时间内适得其所“。作者发明了这些规则,他要在设定的世界里合理,有足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动机要充实有效,观众才不至于说“不合理,乱七八糟”“当我们是傻子吗?”“乱来,胡说八道”,否则他们会感受到被侵犯。
故事要写真实感受,假的就是假的,观众都感受得到,只有你自己感同身受,被强烈的表达欲和情感所驱动才能引起共鸣。所以过于跪舔商业的作品出不了精品,而有些为了反商业的反情节作品一样不堪,它们同样被太多的外部因素影响,脱离了最本真的表达,我也不是决绝的清高,相信适当的写作范畴圈定不是坏事,重要的是分寸的拿捏。真实的虽然也常常是不优秀的,但是就像刺猬乐队的子健说的“不成熟的东西不一定被鄙视,到起码是真实表达,是你的所思所想“,但是真实的东西才有成为精品的潜力,不真实一定做不到优秀。
真实感受需要通过自己的人物去表达,但是真实感受不一定是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转述,而是人物角色的视角,把自己带入其中,以彼之视角看事件、他人和世界,想他所想,喜他所喜,恐惧其恐惧,这样才有“真”的感觉,有稳定性格的角色做出的事情才会有合理性判断一说,不然无从谈起,一个不知道可能会做什么的角色是失败的,因为我们想象不出这个人。而让人物做出符合身份但是新颖的反应无疑是大师之笔,观众最期待的是合理且以外的感觉。这种代入感的能力是成事很重要的能力,人际关系中能转换视角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就能体会到很多别人的难处,也能识别到很多的别有用心,对情商的提升很有用。代入感与我的产品设计工作也有很多相通之处,产品经理需要进入到用户视角,进入业务场景中为用户解决问题,否则所有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人性深处都是四通八达的,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故事的本质是传达人生的真谛,而目前好莱坞大片多采用视觉特效吸引人。视觉的刺激让人兴奋,但感官的享受始终来的肤浅又短暂,没有和人生真谛取得联系的东西难以做到深刻,没法给人持续滋养,那么故事的价值大打折扣。
以前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作品中的巧合让人不觉得突兀,觉得很顺利成章,而有的很牵强,书中也对偶然性事件做了分析。它说一个充满偶然性的故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它给不了人任何启示,它更像是新闻,让人长长见识就结束了。一个平铺直叙纯纪实的故事也是没有意义的,平实的生活就是我们每天在过的,一个24小时捕捉那些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多大意义的琐事的镜头,是让人烦闷的,作为生活的执行者,最真实的生活我每天都在过,也是我不得不面对的。而作为故事,它的能量密度无法传达足够多的有效信息就是低效的,我们花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做一件事,是希望他过得有意义。太计较意义显得太教条、太功利吗?这是人脆弱时的说辞,任何事物都要有意义,就算有时候做不到。故事要具备足够的波澜,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我们需要在一定的铺垫后就能得到意义,看到事情的转折,看到人性的选择。
写作素材的获取一般分为记忆和想象,我们写起来常常觉得很贫乏,因为我们思路不够开阔,或者单纯的懒。有一个好方法也许有用,每当一个事件出现时,设想人物在他的角色设定内有可能出现的所有可能的应对方式,去筛选最合适的,结果往往会强于仅有一个选项。在所有而可能的应对方式中,对立面又尤其重要。自古以来作家都会反复的问自己一个问题“那一反应的对立面是什么?”,每个作家都是本能的辩证思想家,创作的精灵即是矛盾的精灵。要善于设计阻力,可以是横向的矛盾,也可以是前后矛盾、表里矛盾,需要对立性的思辨,一个顺滑的故事没有压力但也很难深入。生活中要练习变换视角看问题,积累事物的多面感受,长久坚持,素材源源不断。
关于素材的积累,生活很重要,很多作家都会设法经历各种生活甚至游历。很多东西靠想象很难,韩寒说他没去过机场就写不出登机的很多细节。我的一个作家表哥,在他的书里写到“我很苦恼,因为我是一个写不出东西的作家”,有些年头他完全转做剧本改编。后来他离家外出游历,去西北体验生活,去汶川捐赠物资,然后这两年连续出了两本散文集(2019年左右),里面有很多具体的乡俗和飘忽的想象,想来是游历为他提供了很多素材。
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常见的电影分类有什么问题,读到才意识到缺陷所在,不管哪种维度的分类都无法覆盖所有电影,总有一些无法定义的,无法完全闭环。故事的类别也不能像代码0和1一样泾渭分明,标准更像一个线性的光谱,只是某些特点更强烈,某些特点不明显而已。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逻辑严密的分类很难,因为事件万物无穷无尽,世界太复杂,既有横向的无限也有纵向的无法预测,没有任何结论能考虑到所有情况,接受它,认可它只是某种维度下一定程度的真理即可,想象一定有其他可能性的存在,然后继续去感悟,从更多的角度理解事物,有持续更新的预设。
诗人为了韵律,有时会搜肠刮肚的寻找韵脚,拼出来的韵脚与前文常常有差异,但转折迸发出新的意像,与前文和主题有了新的呼应,而自由用词可能反而达不到这种效果。限制减少了发散,能很好的传达出力度,押韵的诗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所以说自由不是绝对的好,限制不是绝对的差,凡事有两面。故事/电影类型就是对创作的限制,会有一些常规的约束,在一个障碍圈内自由创作,肌肉不遇到阻力会猥琐,磨刀石才能让刀刃锋利,放一些障碍物反而能激发天才的创作力。外部环境和内心约束都能成为自己的磨刀石,强大的人都有强大的自律和意志,学外语、写作、箫,坚持跑步都是在约束自己,约束带来了力量,让人变得更好。
经典和流行,书中说到“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具有深刻的远见卓识。”引发了我对流行和经典的思考,他们是对立的吗?如果是我想就不会有创新一说了,创新不就是在已有的东西创作出了新颖且优秀的东西吗!流行意味着当下,当下的时事、审美、社会态度、技术等,他是创新的素材库,当然也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经典东西持续闪光,像灯塔一样指引世人,是作品中最有分量的部分,而当下的元素也有很多精彩的部分值得雕琢,只是需要分辨力去伪存真,经典的质量更高,经典也是曾经的流行沉淀下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人物和情节哪个更重要的争议很多,其实两者紧密耦合无法一比高低。人物的塑造如果平铺直叙力度是不够的,只有在压力下的心态和行为才能让人看清他是谁,人物的选择决定了他是谁,而人物的变化是优秀作品的常规配置,这些人物的表现都需要情节来体现。反过来,事件往往是人物在其特质下的选择,选择促成了事件,人物也引导事件。人物和故事情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一方不够都是缺陷。
上面提到人物的层次和变化,要重点着墨,主要指的是表里和前后的反差。表里指人物表面和内心深处不同,前后指人物在事件前和事件发生后的态度、价值观变化。表里反差的魅力在于,首先从外部视角出发,有反差的人物更有纵深,没有反差的人物像一个没有秘密的玻璃,一望无遗,所有的思想和行为像待办事项一样可预测,乏味而缺少探索的意外趣味;其次从内部视角出发,人要有自己的秘密,哪怕是最正直的人,总有一些事情别人不会理解,也总有一些事情我们只想独自品味,很多信息保密都涉及到自我保护。还有一种表里反差是自觉和不自觉欲望,人物自己可能都不清楚,意识和潜意识矛盾,具象化表现在对一个事件的表面反应和深层反应不统一。不自觉欲望才是真正的故事脊椎(贯穿线)。至于前后反差,勿需多言,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变得有趣有意义,就是创造者需要磨练的本领。
故事不是非得从头开始写,可以从中间或结尾写,反推回去。可以从确立好的中心思想写,中心思想包含价值和原因,顺着逻辑的藤蔓回溯故事的血肉。创作灵感总是那么珍贵,抓住他一定要不惜跳着写,而事后串联相比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我理解了这个态度的可贵,同时也开始审视内心的不安,我们仿佛被教条洗了脑,认着从头到尾的死理,好像穿插进行就是十恶不赦的旁门左道,发挥辩证性思维重新思考,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从头到尾的意义和适用场景,是的,我用的是产品设计经常提到的场景,世间所有的真理都是特定场景下的真理,绝对的不存在。从头到尾意味着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这种方式有利于全面系统的认识、完成一件事,毋庸置疑这点很重要,虎头蛇尾的故事举不胜举,学乐器、学课堂知识、看小说等,不由浅入深、从头往后容易事倍功半。但是世界是动态的,我们所经历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从头到尾有序开展的,且不同事物的进展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有时跳跃的做事反而更好,比如我为了搞清楚小儿夜哭不需要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从头到尾看,我应该通过目录跳着查阅;比如一本《心理学与生活》不用每次都从生物学基础开始看,因为每次都因看不进去而中止,应该跳着先看感兴趣的部分。灵活的跳跃反而更合时宜。至于什么情况适合跳跃穿插,笼统来说,前后关联越小、逻辑递进越松散的事情越适合跳跃,反之越适合按部就班的开展,再就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对待。总之,做事不随意乾坤颠倒,也不为固化的藩篱所困。
故事人物的设计有个技巧,如果两个人物反应每次都一样,要把他们合并或删除一个。每个反应都要把人物分为两组,然后根据情况再细分。现实世界高度相似的人物比比皆是,但是相似的人物在故事中是多余的,故事是浓缩的世界,我们不需要有两个人来呈现同一种反应和价值观,在这个层面上要重质而非量。
如果要打动观众,剧情就要真实可信。真实可信不代表一定会真实发生,而是要在作者设定的世界里合理,具备足够的驱动。真实不代表一定要和现实世界高度一致,比如性和暴力,真刀实枪的反而让人感到不适,人们也会怀疑“怎么能这样?”,它令人不舒适,真实更多的指逻辑自洽。
“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欲望没有尽头,所以冲突不会停止,这不是心态,是规律。即使所有的欲望都满足了,人又会无聊,失去欲望会产生一种缺乏感,这也是冲突冲突才是生命的基调,也是故事的基调,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解决好冲突才有可能得到人生的意义,有人处理好了,保持了合理而积极的追求,有人搞砸了,问题持续发酵,生活变得困难重重或者乏味。对冲突的理解意味着创作冲突的能力,更有价值的冲突不是无关痛痒的琐碎压力,也不是用核武器威胁世界的超级冲突,而是里外贯穿的面对终极问题,比如如何获得人生意义和爱,死亡的不可避免,时间的不可逆,寻找内心的平静,面对无处不在的社会不平……这些问题更有深度且接近实际生活,静水流深影响深远。
故事的物理结构由幕构成,幕由序列构成,序列由场景构成,场景由节拍构成。一般的故事都至少需要三幕,因为一个两幕的故事一般是不够的,缺乏深入的推进长度,当然也达不到足够的力度。穷举两幕无非是好转坏、坏转好、坏转更坏、好转更好,无论怎么配置结构,纵深总是不够的。而三幕或以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的推进故事,引起共情。三幕电影有更多的转折组合,有利于情节推进,更有表达力度,可以出现好转坏转好、好转好转坏、坏转坏转好等共8种组合,效果和两幕电影区别很大。 每一幕一般都有一个幕高潮,以实现重大转折。三幕电影中,一般包含激励事件的第一幕大概在三四十分钟结束,而最后一幕是整个故事高潮,需要提速,增强紧迫感,所以只需要二十分钟左右来表达。那么,中间大量的事件作为第二幕,情节处理不好容易乏味,感受不到进展。常用的方式会增加幕或次情节。增加幕只同一个故事情节增加转折,成为四幕、五幕、六幕甚至更多的情节,更细的段落划分规避某一幕篇幅过长、进展缓慢的情况。但是过多的转折也可能有重复拖沓感,观众也会厌倦,所以增加次情节是另一个思路。增加次情节是在主情节外增加一条线,为另一种方式或另一个目的表达,一般要和主情节形成矛盾对比或同质强化,次情节丰富了故事,也解决了很多衔接问题,不再有乏味的第二幕困扰。
小说能灵活的描写内心活动,用第一或第三人称传达更多的信息,相比而言电影的表达方式更具象化。电影往往要通过画面、表情、动作来传达一些信息,更间接,这是二者很大的区别。所以,当小说转化为剧本时常常需要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电影的需要,需要能被表演出来,被镜头表达出来。
好的伏笔是第一次看到它时,它是一种意义,随着剧情的推进展现出第二层意义,甚至第三层第四层。伏笔要牢固,且有适度的注意力吸引,太少容易被忽略,发现不了伏笔的精妙,太多容易被猜到,一英里外都看到了转折,显得拙劣。听蒋勋讲解的红楼梦,经常把曹雪芹的伏笔比喻为“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伏笔的设置、维护和挖掘是小说家很重要的技能。伏笔代表着因果,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可以从底层人性逻辑上触动人。
只有两方的故事很难讲,而三方或以上就有很多的可能性,能讲出更丰富的故事。有意义的选择都是涉及三方的。为什么三国的设局精妙,为什么斗地主要三个人,都是一个道理。三方能衍生出更多的选择,展现更多的人性,也更有利于情节推动。
简单的是非善恶对故事来说是肤浅的,难的是两难之选,是对模糊地带的探索。爆米花电影当然也有它的价值,它不费脑不动情,当人们极度疲惫需要点无脑的乐子时就是它的闪光之处,也仅限于此。经典总是在两难之间做痛苦的选择,发人深思,回味无穷,经常在某个犹豫的时刻给人启迪。
人物分为圆形和扁平的。圆形指人物有多维,多维让人物更有深度,且更受人喜爱。多维的核心关键词是“矛盾”,没有矛盾不存在多维,没有矛盾意味着从内到外从此到彼的统一,因为不真实所以不动人。而扁平的人物是单维的,相对简单,只表现出很少的侧面。主人公要多维,一定意义上说,配角和小角色都是用来为主人公塑造维的。越不重要的角色越要扁平,因为更多的维度预设和不足的戏份相比不协调,浪费观众更多的期待,落差影响体验。但是小角色最好也有个较鲜明的特征,有一个小记忆点,从电影角度也好让人有演绎空间。
喜剧有一个特质,人物要有执迷的点,不执迷就不会有喜剧效果。执迷其实是所有突出特质的前提,不执迷是平庸的,无主见、胆小,他总是随着事件改变自己的形状,他们没有人物特长,不讨喜且传达不出太多的意义。执迷的角色是讨人喜欢的,喜剧的人物因执迷而有趣,当然执迷不只是喜剧的唯一内核。
对白不是生活对话,生活中的对话充斥着笨拙的停顿、不规范的遣词造句、不合理的推理、无意义的重复,人们这样做是有深层原因的,一是简洁高效的对话对思维要求太高,人们习惯粗放的沟通交流信息,有利于理解;二是对话可能只是确认社会关系,说什么不重要,比如和老朋友聚会聊的通常都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在确认“我们依然是好朋友“这个关系。而如果小说或电影充斥着这样的对白就太啰嗦了,效率太低,对白需要提炼、简化对话,经过精密设计,每一句每一回合都要达到既定目标的,同时必须通俗化,听着像普通的对话,可谓“言如常人,思若智者”。
不同载体的对白有不同的要求,文学完全靠文字支撑,读者100%的心思都在字里行间,可以使用更复杂句子做对白;戏剧20%注意力分配在视觉上,80%在听觉中,可用稍复杂的句子做对白;电影80%的注意在视觉上,只有20%在听觉上,所以对白需简单而生活化。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在以上艺术形式中相对接近电影一些。
很多人害怕学习和研究,以为会伤害原始自然的创作力,影响了直觉。这种态度会把自己封闭在无意识的习惯中亦步亦趋,即使偶尔能创作优秀的作品也是碰运气,不知道规律,也不知道优秀应该具备的要素。而只有研究和总结能将事物认识的更透彻,学习已经得到验证的成功经验,辩证的吸收经验为知识,为灵感积累生长的土壤。对最初的发散的想象力确实会有影响,毕竟脑子里的概念多了,边界多了,但是危害远比不学习大,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让自己保持想象力就是要好好修炼的高级技能。
花了3个晚上终于整理完了这个笔记,每次都到深夜,因为能量秘籍总是舍不得结束,“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收获很多,读一遍留下来的毕竟有限,希望有时间能再重读,相信有了更多的经历在另一个心境下又会有新的收货。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直接关系。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