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阅读关于格拉德威尔的代表作之一,《异类》。最初只是由于逻辑思维罗胖的书鉴,寻着那成功的根源,只为洞见些许启示。恰逢2017年开年煞有介事地练习速读,仿照彼得·孔普的《如何高效阅读》,不到半天的时间也便读完整本书。还是9个故事,不得不说格拉德威尔是位会讲故事的怪才,整本书正如封底李开复先生及徐小平先生的评价,全文给出一个简单的关于成功的等式:才智+社会+环境+机遇+勤奋=成功。《异类》无疑给失意的人带来勇气,给得意的人带来启迪。
说到此,澄清一下本书并非励志类,也绝非洗脑,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最初我以为它是。并对洗脑类书籍起先是拒绝的。在道术器用四个维度,我更希望走捷径,偏重“干货”“硬货”,后听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开篇就讲洗脑的必要性,从而剔除不好的思维习惯,鉴于那是个人卫生最重要的环节,比洗手,洗脸重要的多。而到后来我真的愿意并非常期待给自己洗洗脑,也好留出一片空场便于日后的梳理时,不断读书这件事儿便有了。
文字输出是刻意练习的一种,也确实越来越感受到它的益,以下便是关于《异类》的读书分享,在此前也特意听了成甲读书,及樊登速读关于此书的大致讲解,如果对面的小伙伴你喜欢本书,也非常建议拿来读一读~
《异类》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异类本意是指各行各业在金字塔塔尖的那些人。好的机遇,好的出生条件,好的外部环境,好的社会变革,才能让他有了优势的积累,同时呢,他还是在一个恰当的文化背景下面,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一个“异类”。
本书共三个核心内容:
一:异类形成的第一个原因,是指优势积累的模式。成功并不取决于个人的天赋,而是取决于各种优势的积累成功,这种模式成就了“异类”。
1. 仅凭勤奋,很难成功。
例:加拿大冰球杰出的运动员,出生时机占据优势。
2.有没有条件进行1万小时的天才训练很重要,个人的努力也不是最核心的因素,要达到1万小时还必须有外部因素来帮助你。
例:你要处于第一梯队,要有恰当的契机,还有一定的家庭条件的。
3. 社会变革的力量,比努力更重要。
例:美国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为什么都是犹太人开的呢?不是犹太人比其他律师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多年磨练出来的专业技能,因为时局一变,反而从逆境变成了机遇。
例:中国的房价,70后买一套房相当于80后要工作十年甚至是一辈子。(此部分书中并没有提到,但此例在此最为80后感同身受。)
异类的形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成功者的优势,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后天养成的,有些真的就只是运气而已。就有种你要是站对了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的赶脚。
二:异类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文化背景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
文化背景也是决定在一个领域中能否成功能否成为异类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背景带来的思考模式,行为习惯等文化因素,还应该与你从事的事业相匹配,这样才有助于你成为一个顶级的人物。
1. 不同的群体文化,对成功的影响很大。
例:美国南部的荣誉文化。
2.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
例:韩国的大韩航空公司如何从安全记录糟糕的公司转变成为世界最好的航空公司呢?原因就是从文化入手去进行改变。
3. 文化背景因素和优势积累的不同。
优势积累是通过努力把握各种时机以后把成就提升到一个很大的高度,文化背景更像一个保障因素,即文化不契合你肯定不能成功,可是文化契合也不一定就能够成功。
三.异类给我们的启示
1. 如何在稳定的环境中出人头地
作者给我们的启示是,高质量的勤奋是和你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个观点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关键选择判断影响很大。加速积累一万小时训练的速度,从而大幅度领先于他人。
2. 如何在社会变革下出类拔萃
方向比努力重要,刻意练习耐住寂寞还要有点运气。
(后记:9个故事而已,没事摇一摇^_^ 刚没讲徐小平还说中国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