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但是我读的书不多,关于读书的感悟也不多,只有三点。
一、读在于精,杂而不乱
书,读不在多,在于精,但又要杂而不乱。书的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而不是包装的纸张,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偏偏有人着迷物中捧有的纸张数量,认为读书万卷,就学富五车了。
我看不然。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的确,许多人看了浩繁的一堆又一堆的书,但也怎么也“破”不了。读书破万卷的关键是“破”,而不是“万卷”,书能够给人作用与否就要看人是否能“破”了它,破了书中的道理,破了书中的思想。
比如小李飞刀,乍一看,书中就一些江湖中人打打杀杀,小李飞刀所向无敌的威力成了江湖中的传说。其实细看,字里行间藏着的不是小李飞刀,而是渗透着古龙的人生哲学。虽然里面杀人无数、仇恨不继,但小李飞刀系列小说谈的就是一个字:爱。
古龙认为,世上只有爱才是永恒的。一寸三分长的小李飞刀之所以能够在兵器谱中名列第一,不是因为它杀人如何干脆,而是因为它救人。一部武侠小说与一本哲学书往往只是语言外衣的不同,但道理却如出一辙。一个人能够领会到作者所传达的思想,那么他就算是“破”了“这本书”。所以,读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读到一本好书,读到一个好句子,读懂一种好思想。
另外,读书要杂而不乱。杂,说的是读的书的种类要丰富,不能专读古龙,还要读韩寒,不能只读报纸杂志,也要读电子书,不能只盯着文学的风花雪月,还要关注经济中的金融风暴。因为如果长久地读单一的书籍,非但于人无益,反而会让人头脑单一,陷于混沌。
书,影响的只是人的思维方式,假如长久地读一类书,会得不偿失。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曾很长一段时间阅读文学类的书籍,结果感情变得异常丰富了,细腻如女人的头发,成了名副其实的“性情中人”,其实就是滥情得可以,悲观得很。
在那段时光,我见到花落会想到生命的凋零,偶遇风雨也会联想到人生的沉浮,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会怀想曾经的不为人知的小巷,甚至听到《红豆》会黯然洒泪、面对臭水沟还能感伤人生几何……文学给予人的应是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但纳兰词、席慕容诗、张爱玲小说等等,皆是以情动人,情至极时,悽清的文学更易深入人心。
后来,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变着法子,换着书籍的类型间隔着阅读,先看一段时间的文学,再看一段英语,有时上午看武侠,下午研计算机,免得让自己再度踏入滥情的死胡同。
二、不可高估任何一本书的作用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不要高估任何一本书的作用。自古以来,书的作用或者地位,就一直被世人抬得高不可攀,被夸得无所不能,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君不见,现在中国价格涨得最狂的两样就是:房价和书价。
然而,我要说的是,任何一本书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作为读者的我们读书只是为了参考和借鉴,使自己以后能少走弯路,而不是全盘照搬,践行那些甚至连作者都未求证过的实验或言论。
我读书,不是因为我深爱着书,而是因为我需要书,离不开书。在生活中,人无贵贱之分,但一定有浅薄和睿智之别,这样就决定了有人需要读书,而有人则不需要,我就属于那种很需要读书的人。
正是因为读书有着某种意图,所以我很少有那种遨游宇宙的快感,且从来就没有醍醐灌顶的运气。久而久之,我便开始羡慕那样的读书人:他们读书总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天空为之湛蓝,海水为之澄澈;他们总能感到像鸟儿一样在蓝天翱翔,像鱼儿一样在清水里嬉戏,一切都焕然一新、沁人心脾。
我却从来没有那样身处天堂的感觉,我没有变成过鸟,也没变成过鱼儿,我只是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思考,而且头晕脑涨。要是在秋天,则会昏昏欲睡,面对书,我看不到天空,我看不到海洋,我只想往床上一躺,睡个痛快。
所以,当我再次看到有人用笔呐喊着“读书就是一种超级的享受”,我只能嗟叹我对高考作文早已失去了感情。书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有些书确实有定人心神、启人心智的作用,但作用被无限夸大总会令人有点反感。
我们不能将书一概而论,书有类别的差异,也有良莠之分,一本几何的数学书和一本医学类的书摆在面前,它们的作用就很难被定义。所以,读书就像吃鸡蛋,吃鸡蛋之前最好要看看生蛋的那只母鸡,判断鸡蛋含有的营养价值。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要看它的来源于谁,再选择去读。
三、读书,要进得去,出得来
读书,要进得去,出得来。道理很简单,读郭敬明的书就不能只是留恋“那一道明媚的忧伤”,读周国平的书就不能只抓住灵魂和爱苦苦不放,我们只是通过书来学习,学习生活,完善精神,而不是复制灵魂,克隆世界。
假若有一天,你觉得这个现实世界很残酷,除了要分析现实的情况之外,你也许还要思考一下,你是否停留在了你看过的某一本书里,还是只是生活在别人的口水里太久了。
书,有有形的书,也有无形的书,书只是一种思想,你如果持有一种思想太久了,感到无所适从,那就告诉自己:是时候要出来了。读书,要进得去,出得来。简言之,就是“活读书”,把书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