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袁世凯来到了南京,袁保庆在好友马新贻(千古奇案“刺马案”的受害者)的提拔下官至江宁盐法道,正二品大元。盐法道是个什么官呢?古代政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盐是官盐,私有企业是不能参与买卖的。袁保庆就是管盐的,这里面的油水可就大了去了。自古以来盐法道就是个肥差,是捞油水的好位置。
以袁家人的性格,袁保庆应该不会贪污,但是俸禄和平时下面人的孝敬应该是少不了的。所以袁世凯在南京的几年简直就是纨绔子弟,挥金如土。
袁保庆是个有危机意识的人,要想保老袁家基业长青就得读书。他花重金请来了江南名儒张曲沼来教授袁世凯,并且把袁世凯的兄弟世廉,世敦哥俩也接到了南京,让他们一块读书。袁世凯虽不喜读书,但是好兵书,立志要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也,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曲沼是个文武双全的老师,见世凯喜欢学武,也乐意教授他武艺,这也为后来袁世凯投笔从戎埋下了伏笔。
袁世凯在南京最喜欢干的就是骑马,旅游,射箭,喝酒,打拳,赌博。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即便是吃喝玩乐袁世凯也是带头大哥,组织能力很强。袁世凯还有另外一大嗜好就是搜集兵书,什么《孙子兵法》《黄太公兵法》《六韬》等,还喜欢搜罗报纸上有关西方军事的豆腐块,报纸上报道的都是些鸡零狗碎的西方军事学一点不成系统,但是袁世凯却能看的津津有味。这些爱好也为以后袁世凯出使朝鲜,天津小站练兵提供了理论基础。
袁世凯并非不愿意学习,只是不愿意墨守成规。南京名胜雨花台,世凯游玩的时候就成写下过一首诗
《雨花台怀古 》
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
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
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
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这是一个嘴上毛还没长齐的少年做的诗,虽然不讲究平仄和对仗,但是霸气和格局立见,看来袁世凯小时候就应该受嗣父影响很深,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匡时救世的大英雄。
袁世凯还做过另外一首诗也是霸气外漏: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千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这首诗更是写出了袁世凯的野心和欲望。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浩然正气不同,袁世凯诗里尽显的是个人野心和权力欲望。后人形容三国曹孟德常用“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来概括,这两句话同样适合袁世凯。他俩都是终结者,一个终结了东汉,一个灭亡了清朝。只不过曹操一辈子没称帝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魏国,而袁世凯称帝却被世人唾骂。同是三国时期的袁绍也是称帝最后被曹操打败。权力这个东西往往没有的人充满了羡慕,拥有的人却又被无休止的欲望遮住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