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真是不想在掺和创文的任何事了,奈何可怜的昆明市总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每周负面舆情不上一次新浪首页怕是过不去。8年来最长的降雨让无数人心烦,但估计有一群人却高兴,那就是派出所的警察蜀黍们,毕竟谁也没心肠大下麻雨还出来招猫逗狗。昨天雨才停了一天,不就出事了么,今早四点起床一看,舆情扑面而来。
祸起珥季路
完整版事情大致如下,昨晚时分世纪城珥季路开火锅店的重庆老板罗某,发现店门前被两个昆明婆娘停了车,于是上前阻止,让婆娘们停到后面停车场,婆娘们不肯,于是发生口角之争,话赶话说着说着罗某就讲出两句老实杠耳朵呢话了“我最瞧不起云南人”“我们外省人走了你们云南呢人吃屎去”。本来此话放到前后语境中,虽然非常令人不满,但也还算有前因铺垫,问题是,有人将单单仅有这两句话的9秒小视频截下并将该火锅店详细地址发到各种群中,舆情被点燃了。
大钞刷耳光
可以想象,在没有看到前因后果的烧烤摊上,久违晴夜的云南各路社会淫正在酣畅豪饮,看到如此辱滇门,作为有着民族脾气和杀人指标高原汉子,怕不能就这种算了,于是各路大神豪强在午夜从昆明各烧烤摊、夜总会、酒吧出发,不约而同到了火锅店。
从目前所能看到的视频资料看,首先由大致3、4党人先后出现在火锅店,一开始是停车视频,目测7、8张车,旁白有“今晚要血雨腥风”等话语,然后是火锅店内已经由花衬衣换成蓝色篮球服(想必是已经准备睡了)的罗某道歉的视频,罗某刷了自己一耳光,而这样显然并不令他们满意,有人有一叠百元大钞刷罗某耳光,并说“云南人用钱刷死你”等,紧接着是火锅店外罗某被要求下跪道歉,并被肢体接触(可以理解为殴打)的视频,然后又坐在椅子上接受“教育”。其间还有几位未露面人士用滇东北口音共同喊出“按他”的视频。最后的视频是警灯闪烁,应该是警察到场控制局面了。
人人都错了
从舆情发展来看,直到今天早上,9秒辱滇视频还在不断在各种群内转发,还不断有人群情激奋要去教罗某做人。相信根据舆情规律,今天将会形成一个高峰。
事情表完,这就是一个正在花重金积极创文的城市,这就是一个天天梦想改变旅游污名化的城市,罗某错了么,错了,你门口的车位就不能停车么?婆娘错了么,错了,几十米处就是停车场,何苦要挡人生意,何况这几天交警蜀黍天天日夜游荡,你也不怕被150?编辑视频者错了么,错了,事情是事出有因,但9秒视频完全曲解,变为简单辱滇话语,意图是为婆娘出头还是想引发围观?社会大哥错了么,错了,实在气不过,过去口舌教育一下让他知道错也就得了,用钱刷脸就过了,反显得云南人太low了。逼罗某下跪和打人,就是触犯法律了,明显属于寻衅滋事,在现在公安零容忍的环境下,牢狱之灾怕是躲不脱了。
云南也有了地域歧视资本?
此事的起因,是外省人对云南人内斗、懒惰的地域歧视引发。而激起舆情的,也是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种体现。所谓“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带有负面色彩),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团体最简单的认识。刻板印象还往往导致误解,因为,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并非事实,有时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有时是以群体有某种特性(事实上群体并不具有这种特性)而推断个人也必然具有这种特性而形成的。
地域歧视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随着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被信息所包围。但是,在信息时代。前些时候媒体对流动人口犯罪个案的报道,就常常成为民众判断身边人的心理基础,并被夸大化和扩大化,从而轻易把某个群体符号化、标签化对待。这不能不说是产生地域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域歧视是“贱贫”心理的体现。因为社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在现在的昆明,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各阶层之间的鸿沟变得难以跨越。
地域歧视也是小农意识的反映。云南乃至西南在长期在农业社会,地域歧视表现为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发达地区的人瞧不起落后地区的人,但是在其骨子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小农心理在作怪。罗某一个小老板,靠起早贪黑挣了点钱,就看不起云南安逸的人了,就这道理。、
创文真的要创城市精神
这么一个人人都错了的事情还能发展成舆情,实在是给创文打了一记耳光,文明城市要改变的真的不是街头的栏杆和楼道里的单车,而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里生活的人的心态。从小以来,水木都以昆明和昆明人为荣,生于斯长于斯,只讲昆明话,喜吃昆明菜,爱读昆明史。家乡纵有再多的缺憾,向来只能我们自己说昆明不好,而如果是外地人有何对这个城市的抱怨,即便明知有理,也要忍不住胡搅蛮缠几句。 今天的辱滇门,让水木这个家乡宝细思极恐,并深深为这个城市感到无地自容。
以前的公号中说过,昆明市一个低素质城市,是昆明人没有高素质外来人员“带路”吗?怕不是,一百年前镇(滇)越铁路就通车了,二十年代就有咖啡厅,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国立艺专的诸位大师在这里影响了一代人,以石林为代表的昆明旅游业七十年代就接待着外国人了,目前昆明机场已超过深圳成为全国第五大航空港,以服务业为核心的旅游业在GDP的比重全国第一,应该见的够多了,可为什么,很多在外地温文尔雅的外地人,来到昆明也变得逐步自私而渣精。
所以说,昆明的城市总体形象的低素质并不是外来人口把风气带坏了,而是恰恰相反,几百年来昆明的地域特点把昆明的城市风格和昆明人的血脉性格都打造为高度自私、极端现实和欺怂怕恶。昆明这样一个高原盆地,既无法像平原地区一样有广袤的耕地,又不能像沿海有开放的海洋思维,还不会像成都一样有良好安逸的种植环境……所以,在农业时代,因为耕地的稀缺从而导致昆明坝子的人类社会将私有权看得无比重要,加之气候的干燥造就了性格中着火点极低,一年中几无变化的温度让无聊的性格日益滋生,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肯去做就是这样的心态。
整体素质源自城市管理的高素质强势以及长期以来城市性格的塑造,更让人无语的便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远低于一般国民素质的干部素质”(沙瑞金书记语)让这个原本需要提升素质的城市更加因为瞎折腾而弥漫着惊弓之鸟的气息,盲目自大,好高骛远成了从执政当局到普通市民的主流价值观。
康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我们对他了解得越多,他带给我们的无以复加的未知恐惧感就越来越强,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人类崇高的道德标准。运动式创文和其间发生的辱滇门,只会让云南和云南人,牢牢钉死在了低素质的教科书上。